书籍详情

媒体平衡论

媒体平衡论

作者:曾庆江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ISBN:9787307139688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与之相应,媒体的失衡与错位也越来越严重。曾庆江编著的这本《媒体平衡论》着眼于中国当下的媒体实际,从媒体的本质、内容、形式、价值、理念等多角度出发,在25个方面探讨了媒体的平衡性问题。虽然没有刻意追求理论的创新性和言之凿凿的结论,但是由于紧跟媒体发展现状,以人文理念为基本前提,以终极关怀为出发点,因此处处显现思想的小火花,给新闻学界和业界以较大的启迪。
作者简介
暂缺《媒体平衡论》作者简介
目录
开篇 媒体·平衡·和谐
第一章 媒体本质平衡论
一、真实性/时效性
1.真实性:新闻的最本质规定
2.时效性:新闻性的自觉追求
3.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平衡
二、客观性/倾向性
1.客观性:新闻真实性的前提
2.倾向性:新闻主体性的呈现
3.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对立统一
三、精确性/模糊性
1.精确性:新闻的无限追求
2.模糊性:新闻的灵活体现
3.精确性与模糊性的辩证统一
四、“睛雨表”/“减震器”
1.“晴雨表”:舆论的客观反映
2.“减震器”:舆论的适时引导
3.正确发挥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五、新闻自由/媒体管理
1.新闻自由:媒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2.媒体管理:媒体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
3.用管理保障自由,以自由优化管理
第二章 媒体形式平衡论
六、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
1.各媒体样式的基本发展
2.各媒体样式的SWOT分析
3.各媒体之间的平衡发展
七、传者/受者
1.传者:传播活动的起点和内容的把关人
2.受者:传播活动的终点和内容的检测者
3.充分考虑传受关系,将传播效果发挥到最佳
八、公开报道/隐性采访
1.公开报道:媒体介入社会的主要方式
2.隐性采访:媒体获取信息的辅助手段
3.隐性采访应当有助于公开报道
九、全国影响/地方保护
1.全国影响:媒体市场的原动力
2.地方保护:舆论导向的封闭性
3.有效覆盖和舆论导向的平衡
十、新闻式广告/广告式新闻
1.新闻式广告:广告的新形式
2.广告式新闻:新闻的异化体现
3.新闻与广告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 媒体内容平衡论
十一、时新性/时宜性
1_时新性:新闻的“第一时间”
2.时宜性:传播效果的规定性
3.时新性与时宜性的平衡统一
十二、知情权/隐私权
1.知情权:老百姓基本的信息需求
2.隐私权:个人基本的人格权
3.在尽量满足知情权基础上最大限度保护隐私权
十三、正面宣传/负面曝光
1.正面宣传:媒体喉舌功能的体现
2.负面曝光:媒体监督功能的体现
3.维护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出发点
十四、硬新闻/软新闻
1.硬新闻:反映动态的事件性新闻
2.软新闻:具有贴近性的非事件性新闻
3.硬新闻软化,软新闻硬化
十五、规定动作/自选动作
1.规定动作:职能部门的硬性宣传
2.自选动作:媒体自身的价值选择
3.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做好自选动作
第四章 媒体价值平衡论
十六、新闻价值/新闻政策
1.新闻价值: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2.新闻政策:“从心所欲不逾矩”
3.用新闻政策更好地彰显新闻价值
十七、新闻策划/策划新闻
1.新闻策划:让新闻更有力量
2.策划新闻:新闻可以策划吗
3.如何把握好新闻报道的主动性
十八、新闻竞争/新闻合作
1.新闻竞争:媒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2.新闻合作:不是“冤家”不聚头
3.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十九、新闻监督/司法公正
1.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
2.司法公正: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3.合理规避“媒介审判”,维护司法公正
二十、有偿新闻/新闻的有偿性
1.有偿新闻:违背新闻价值的异化现象
2.新闻的有偿性:新闻商品性的重要体现
3.抵制有偿新闻,合理推进媒体产业化
第五章 媒体理念平衡论
二十一、知名度/美誉度
1.知名度:媒体大众化的首要特征
2.美誉度:媒体公信力的终极体现
3.在知名度的基础上提升美誉度
二十二、大众化/小众化
1.大众化:媒体的固有属性之一
2.小众化: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3.大众媒体与媒体市场的细分化
二十三、社会伦理/媒体伦理
1.社会伦理: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石
2.媒体伦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社会伦理和媒体伦理的结合
二十四、媒体生产/媒体消费
1.媒体生产: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传播
2.媒体消费:对信息的接受、利用和再传播
3.媒体生产与媒体消费之间的平衡
二十五、媒体教育/媒体实践
1.媒体教育:媒体工作者的摇篮
2.媒体实践:媒体工作者的熔炉
3.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发展
结语 将平衡进行到底
关键词索引
参考书目
后记不会平衡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