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心向受众: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作者:张志军 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ISBN:9787507837407
定价:¥3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心向受众: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是一部新闻传媒专著,共分四章,主要讲述了贴近受众需求、创新新闻表达、注重传播抵达、案例分析研究四方面的内容。这本专著非常切合新闻宣传“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现实命题,从受众需求出发,从受众角度思考新闻改革创新的方向和重点,紧紧贴近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去研究新闻表达和传播抵达的方法和路径,并以受众的评判作为主要依据检验新闻传播效果。体现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工作导向。《心向受众: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的另一特点是它的实用性,专门把“案例分析研究”列为重点章节,内容涉及很宽,也很丰富。
作者简介
张志军,男,山东省临清市人,高级编辑,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主要论著:《感悟广播》、《广播新闻策划手记》、《做理念媒体》。
16岁起当知青到农村劳动3年,期间选调公社广播站;返城后当过县农机保管员、办公室资料员,做了10年县委新闻报道工作;1988年初调入邯郸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新闻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副台长多岗位经历,做了9年台长;现为邯郸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主要论著:《感悟广播》、《广播新闻策划手记》、《做理念媒体》。
16岁起当知青到农村劳动3年,期间选调公社广播站;返城后当过县农机保管员、办公室资料员,做了10年县委新闻报道工作;1988年初调入邯郸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新闻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副台长多岗位经历,做了9年台长;现为邯郸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贴近受众需
求需求为王/
以听众所求为节目创优所向
——以评审2012年度河北广播电视社教作品为例/
增强受众观念满足受众需求/
大局站位受众需求平民视角
——试论新闻节目传播理念/
躬向人民融入生活/
听众是节目的生命之源
——写在邯郸广播节目直播暨《清晨热线》开播20周年之际/
我们怎样贴近“三贴近”
从普通受众角度考虑节目策划、节目编排/受众关注的就是我们节目要办的/
“破”开地皮办出地方台节目特色/
善于寻找当地受众关注的新闻/
假如我们遇上重大安全事故该怎么做
——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所想到的/
寻找失去受众回归平民视角
——由央视《新闻联播》播“寻母启事”引发的思考/
广电体制改革后市级学会如何“有为才有位”/
第二部分创新新闻表达
温家宝的交谈语言风格对新闻表达的启示/
善以新闻表达向受众传播党声政令/
历史题材更以现实表达
——广播专题《食堂不好就不办》创作体会/
附“食堂不好就不办”——追记周总理与河北伯延农民的四天四夜/
感情感动感人——在台新闻中心姚明河事迹报道研讨会上发言/
附系列报道《姚明河:用生命书写忠诚》/
晓之以理永远不如动之以情/
怎么走如何转改什么
——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一点认识/
用“心”走基层/
附久违的感觉不一样的收获——走基层采访日记/
让时政新闻与主题报道相得益彰/
同是主要领导的时政新闻,选择谁做头条/
“习近平排队买包子”传递出新闻改革信号/
愈是个性的愈具有魅力/
真情感人的内容才能吸引、打动受众
——从歌曲民工版《春天里》走红所想到的/
选择好角度表达/浅析央视新闻串联词/
聚焦普通百姓的“中国梦”/
高质量传播正能量/
第三部分注重传播抵达
传播有责传播有力传播有效/
搭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平台/
选好结合点策划传播力
——听中国之声直播温总理做客中央台直播节目有感/
用心传播比内容本身更重要
——从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心之谈”所悟到的/
采写新闻心中要有明确传播对象/好作品应追求好的传播效果
——从评审2011年度下半年好新闻中所想到的/时效是电视新闻的传播力所在/
不断创新、开发节目的传播力/
新闻抢报的前提应是真实、准确/典型贴近受众才能感染受众/自媒体时代广播魅力何在/
顺应“全民记者”时代集纳优化为我所有/让受众参与进来同节目互动/
让受众和节目黏在一起
——观湖南卫视周播剧《爱的妇产科》/
围绕周报特点做好互动文章/
记者要敢做“惊天动地”的新闻/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
研究领导人活动新闻如何吸引受众
——以《总理和小学生一起上体育课》为例/附总理和小学生一起上体育课/
勾起受众的“食”欲
——观《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理念/
保护好品牌栏目的优质“配方”
——写在《清晨热线》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10周年之际/
坚持品牌建设创新永葆节目传播活力/
附《清晨热线》简介/
新立意巧角度大主题/
附80后女儿眼中的王彦生/喜得大奖“双胞胎”后的感悟/
不断提高新闻精品的创作生产能力/
小剧何以蝉联大奖
——探究邯郸市广播剧连续三届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现象/
附1广播剧《王彦生》故事梗概/
附2广播剧《和梦一起飞》故事梗概/
附3广播剧《同一屋檐下》故事梗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兼析《寻找最亲帮扶人》的策划/
以主题活动提升温情表达/情到深处品自真/
附爱心照亮回家路/走出去蹲下来沉下心
——发现、采访邯郸市优秀农技干部段美生典型报道的感悟/
体验农村工作亲近基层一线
——“走基层?当回村干部”主题活动策划分析/
附1深入农村热土,丰富人生阅历/
附2田寨村的“牛”书记——“走基层?当回村干部”感言/
附3“小干部”的“大智慧”——“走基层?当回村干部”感受/
附4当好村干部实在不容易——“走基层?当回村干部”感悟/
附5干部有待遇村民无忧虑——到肥乡当回村官的感悟/
附6支书老蔡的冷与热/
附7主题报道中应让“体验式采访”唱主角/
附8为群众办实事才是好村干部——“走基层?当回村干部”的感想/
附9葡萄熟了——“走基层?当回村干部”有感/
一部诠释责任、情感和幸福哲理的宏作
——拜读李文海社长新著《报坛散论》/
首席意识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后记/
第一部分贴近受众需
求需求为王/
以听众所求为节目创优所向
——以评审2012年度河北广播电视社教作品为例/
增强受众观念满足受众需求/
大局站位受众需求平民视角
——试论新闻节目传播理念/
躬向人民融入生活/
听众是节目的生命之源
——写在邯郸广播节目直播暨《清晨热线》开播20周年之际/
我们怎样贴近“三贴近”
从普通受众角度考虑节目策划、节目编排/受众关注的就是我们节目要办的/
“破”开地皮办出地方台节目特色/
善于寻找当地受众关注的新闻/
假如我们遇上重大安全事故该怎么做
——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所想到的/
寻找失去受众回归平民视角
——由央视《新闻联播》播“寻母启事”引发的思考/
广电体制改革后市级学会如何“有为才有位”/
第二部分创新新闻表达
温家宝的交谈语言风格对新闻表达的启示/
善以新闻表达向受众传播党声政令/
历史题材更以现实表达
——广播专题《食堂不好就不办》创作体会/
附“食堂不好就不办”——追记周总理与河北伯延农民的四天四夜/
感情感动感人——在台新闻中心姚明河事迹报道研讨会上发言/
附系列报道《姚明河:用生命书写忠诚》/
晓之以理永远不如动之以情/
怎么走如何转改什么
——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一点认识/
用“心”走基层/
附久违的感觉不一样的收获——走基层采访日记/
让时政新闻与主题报道相得益彰/
同是主要领导的时政新闻,选择谁做头条/
“习近平排队买包子”传递出新闻改革信号/
愈是个性的愈具有魅力/
真情感人的内容才能吸引、打动受众
——从歌曲民工版《春天里》走红所想到的/
选择好角度表达/浅析央视新闻串联词/
聚焦普通百姓的“中国梦”/
高质量传播正能量/
第三部分注重传播抵达
传播有责传播有力传播有效/
搭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平台/
选好结合点策划传播力
——听中国之声直播温总理做客中央台直播节目有感/
用心传播比内容本身更重要
——从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心之谈”所悟到的/
采写新闻心中要有明确传播对象/好作品应追求好的传播效果
——从评审2011年度下半年好新闻中所想到的/时效是电视新闻的传播力所在/
不断创新、开发节目的传播力/
新闻抢报的前提应是真实、准确/典型贴近受众才能感染受众/自媒体时代广播魅力何在/
顺应“全民记者”时代集纳优化为我所有/让受众参与进来同节目互动/
让受众和节目黏在一起
——观湖南卫视周播剧《爱的妇产科》/
围绕周报特点做好互动文章/
记者要敢做“惊天动地”的新闻/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
研究领导人活动新闻如何吸引受众
——以《总理和小学生一起上体育课》为例/附总理和小学生一起上体育课/
勾起受众的“食”欲
——观《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理念/
保护好品牌栏目的优质“配方”
——写在《清晨热线》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10周年之际/
坚持品牌建设创新永葆节目传播活力/
附《清晨热线》简介/
新立意巧角度大主题/
附80后女儿眼中的王彦生/喜得大奖“双胞胎”后的感悟/
不断提高新闻精品的创作生产能力/
小剧何以蝉联大奖
——探究邯郸市广播剧连续三届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现象/
附1广播剧《王彦生》故事梗概/
附2广播剧《和梦一起飞》故事梗概/
附3广播剧《同一屋檐下》故事梗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兼析《寻找最亲帮扶人》的策划/
以主题活动提升温情表达/情到深处品自真/
附爱心照亮回家路/走出去蹲下来沉下心
——发现、采访邯郸市优秀农技干部段美生典型报道的感悟/
体验农村工作亲近基层一线
——“走基层?当回村干部”主题活动策划分析/
附1深入农村热土,丰富人生阅历/
附2田寨村的“牛”书记——“走基层?当回村干部”感言/
附3“小干部”的“大智慧”——“走基层?当回村干部”感受/
附4当好村干部实在不容易——“走基层?当回村干部”感悟/
附5干部有待遇村民无忧虑——到肥乡当回村官的感悟/
附6支书老蔡的冷与热/
附7主题报道中应让“体验式采访”唱主角/
附8为群众办实事才是好村干部——“走基层?当回村干部”的感想/
附9葡萄熟了——“走基层?当回村干部”有感/
一部诠释责任、情感和幸福哲理的宏作
——拜读李文海社长新著《报坛散论》/
首席意识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