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史
-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沈志华 著为什么1956年的希望和期待会转变成1957年的失望和消沉;为什么中共八大在1956年确定了扩大民主、加强法制、集中精力搞建设的方针路线,到1957年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毛泽东已经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到头来还要重蹈斯大林的覆辙,为什么中共一代精英百般思索却做出了如此选择,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波兰、匈牙利危机中,中国充当了什么角色?《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试图利用目前所能看到的文献史料,描述这一历史过程。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朱佳木 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当代中国史研究(第2辑·2012)(创新工程)》主要收录2011年度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表的当代中国史研究方面最具代表性、水平最高的文章。按专题分为国史理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党和国家领导人研究、国史重大事件研究、国史不同领域研究等五个部分,反映了该年度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基本面貌和总体水平。
-
亲历香港回归梁新春 著从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路。1992年,香港回归进入后过渡期。《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作者梁新春——原香港《大公报》副社长以亲历者的视角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回顾和评说了中华民族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英国政府背信弃诺,派出强硬的总督彭定康来香港与中国政府对抗,通过大改政制和法律,加紧组建一套亲英班子,企图使其闯过九七,争夺对未来香港的“治权”,这遭到中方和港人的强烈谴责,中英双方开始了一场场激烈的交锋。其后,英方又采取多种手段干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筹组工作,特别是对要害机构特区预委会和临时立法会不断发起攻击,中方对此采取了种种反制策略—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5年间,作者逐日记录了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并及时撰文评说,揭示事实的真相、问题的实质和英方的图谋,反映党中央保障香港顺利回归的智慧、决心和广大港人的爱国爱港精神。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当代中国研究所 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五卷本)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到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这35年的历史。《国史稿》共分五卷。第一卷(1949—1956)讲述从新中国开国奠基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第二卷(1956—1966)讲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艰辛探索发展道路的历史,第三卷(1966—1976)讲述“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第四卷(1976—1984)讲述从“文革”结束到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八年历史。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由来,在第一卷之前设立序卷,概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国家的伟大征程。本书2010年—2012年经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30个国家机关、部委和研究机构专家三次审稿。2012年9月,中宣部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经中央批准的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问世了。这是继大型丛书《当代中国》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又一部重要成果,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的一个创新成果。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赞颂和讴歌了这一段辉煌的历史,深刻地揭示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为党和国家写史,为人民立传。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传之于世,是史学著述追求的最高境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全面客观地反映历史本来面目,深刻辩证地揭示历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和历史发展主线,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深入剖析这些矛盾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外交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深入阐述由这些矛盾决定的基本历史任务及其曲折复杂的实践过程,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全书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人民和代表人民意愿的国家政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遵循一条主线,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把握一个主流,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成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深刻揭示了党与人民群众在创造和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的地位、作用与联系。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主题鲜明,为学习、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部优秀历史教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回答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并取得伟大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35年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深入阐述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深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由来与优越性;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向世人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图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画卷。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彰显民族精神,为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部优秀历史读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共同意志。它蕴涵于中华儿女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政治民主、强国富民的艰辛探索与奋斗之中。“历史是启发爱国心的一门科学”。一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和升华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贯穿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全书既体现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又深刻揭示了在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保家卫国、勤俭建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友爱、互助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中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反分裂斗争精神……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精神财富,不仅具有深邃的历史内涵,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凝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端正历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和实践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出版,对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启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前提。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进思想武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和贯彻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仅能够科学地认识历史、研究现实,而且能够科学地预见历史发展大势,并找到解决人类社会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思路与对策。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首要的任务是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牢固地树立唯物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其他错误思潮。只有这样,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不断涌现符合中国国情、能够解决中国问题并贡献于世界的科学研究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践素材和思想养料。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进一步将哲学社会科学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还启示我们,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动力,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之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各种挑战。我们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
-
毛泽东重整旧河山李蒙,侯波 著吃过早饭,毛泽东率中央机关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上车前他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一一握手,想起刚才睡觉的事,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了:“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语气中带着自信:“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白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一起来翻阅《毛泽东重整旧河山》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当代中国研究所 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五卷本)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到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这35年的历史。《国史稿》共分五卷。第一卷(1949—1956)讲述从新中国开国奠基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第二卷(1956—1966)讲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艰辛探索发展道路的历史,第三卷(1966—1976)讲述“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第四卷(1976—1984)讲述从“文革”结束到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八年历史。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由来,在第一卷之前设立序卷,概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国家的伟大征程。本书2010年—2012年经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30个国家机关、部委和研究机构专家三次审稿。2012年9月,中宣部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经中央批准的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问世了。这是继大型丛书《当代中国》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又一部重要成果,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的一个创新成果。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赞颂和讴歌了这一段辉煌的历史,深刻地揭示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为党和国家写史,为人民立传。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传之于世,是史学著述追求的最高境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全面客观地反映历史本来面目,深刻辩证地揭示历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和历史发展主线,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深入剖析这些矛盾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外交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深入阐述由这些矛盾决定的基本历史任务及其曲折复杂的实践过程,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全书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人民和代表人民意愿的国家政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遵循一条主线,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把握一个主流,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成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深刻揭示了党与人民群众在创造和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的地位、作用与联系。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主题鲜明,为学习、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部优秀历史教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回答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并取得伟大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35年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深入阐述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深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由来与优越性;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向世人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图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画卷。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彰显民族精神,为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部优秀历史读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共同意志。它蕴涵于中华儿女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政治民主、强国富民的艰辛探索与奋斗之中。“历史是启发爱国心的一门科学”。一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和升华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贯穿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全书既体现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又深刻揭示了在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保家卫国、勤俭建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友爱、互助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中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反分裂斗争精神……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精神财富,不仅具有深邃的历史内涵,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凝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端正历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和实践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出版,对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启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前提。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进思想武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和贯彻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仅能够科学地认识历史、研究现实,而且能够科学地预见历史发展大势,并找到解决人类社会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思路与对策。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首要的任务是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牢固地树立唯物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其他错误思潮。只有这样,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不断涌现符合中国国情、能够解决中国问题并贡献于世界的科学研究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践素材和思想养料。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进一步将哲学社会科学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还启示我们,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动力,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出版之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各种挑战。我们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
-
粉墨江湖陆明 编卞先生一生除了唱戏,还癖好养蟋蟀、养鸟。他喂养的秋虫可以过冬。寒暄之下,卞先生说他已经八十岁了,活多久,无所谓。他的心境还是达观的。我望望卞先生,不觉有所思。其实,我早就已经在反思:嘉兴的两位文化耆宿庄一拂先生、吴藕汀先生,生前都没有留下一个口述文本,这是很可惜的。我与两先生都熟,本可以做这个事却没有做。庄先生二〇〇一年去世,得寿九十四;吴先生二〇〇六年归返道山,已是九三老人。两先生都有著作可传世,人生经历亦大可以圈点。口述文本比较日记、书信、传主亲撰的自传、回忆录等,更为优胜的是它甚少掩饰,在讲述时往往情之所致,无暇去作损益的考虑。要言之,口述文本在细节方面更具真实。当然,口述难免也有记忆的失误,这就需要注释来辨析和纠谬。口述文本向为治史者看重。我非治史者也,只是有些兴趣罢了。于是,在一个欲雨还阴的养花天气里,我叩开了干河滩那一间陋之又陋的租屋的门。卞先生和金老师,记性好,口才也好,善说。我笔记,稍加整理便能成文。三个月后,得九万字。我估摸这本小书成矣,于地方文化也是有些意思的吧。二〇〇九年孟冬,卞韵良先生作别人生戏台。和他一起化于火的,是一顶亲制的盔帽(盔上缀大红绒球)、几只鸟笼以及手绘的脸谱。卞先生未及见到《粉墨江湖:卞家班暨杭嘉湖水路京班纪略》,这是件憾事。所幸金艳霞老师健在,她性格开朗,诸事放下,克享遐年。
-
追忆百业方砚 著“古都遗韵”丛书系北京老画家历时数年、倾注大量心血的精品力作,图文并茂,适宜欣赏、借鉴和收藏。丛书分四本:《回望古城》,再现清末和民国年代老北京四九城、城内牌楼和街道;《追忆百业》,画说老北京商铺、老字号的形象;《逝水胡同》,追忆北京老胡同原始风貌、市井生活、悠闲时光;《流年市井》,讲述老北京人的市井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本书是其中的《追忆百业》,由方砚编绘。
-
革命样板戏师永刚 等著还原1967年被命名为“样板戏”的八个剧种。把每一出戏具体的背景和详情进行配图讲解,全文又穿插了戏外一些虚构的场景,用一种历史与现代结合的手法讲解这种风靡一时的艺术形式。图片还原的严格模式足以使不熟悉那个年代的人感到震惊,也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某个标版,因为这样的“样板”对于80后甚至更年轻的新锐群体来说是陌生的、不可思议的体验。这些曾在回忆中成为某种盛典的戏剧,汇集了最多的批评与喜爱。批评样板戏与喜欢样板戏的人正在成为一个有趣的群体。批评者一直警惕样板戏的政治属性,喜欢者则把样板戏当成某种经典。而这些争议似乎只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或者某些特指的世界。关于样板戏的记忆正在成为中国人无法回避的话题。在今天,那熟悉的旋律仍间或回响在我们的耳边:或在官方的庆典舞台上,或在民间无意的哼唱中。毫无疑问,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生活仍然与“样板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意义错综复杂,让人一时难以索解。我们无法证明那些批评者,就是某些知识分子对待“样板戏”的真实态度,但从表面上来看,他们(与官方和一般民众相比)似乎更倾向于否定。在某些知识分子看来,“样板戏”往往就代表产生它的那个年代,对“样板戏”的否定也就意味着对那个年代的否定。《革命样板戏:1960年代的红色歌剧》还原它,把每一出戏具体的背景和详情进行讲解,为现代人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提供某个角度。《革命样板戏:1960年代的红色歌剧》充斥着一种怀旧的情绪,配合大量的史料性的图片,勾起现代人对于那个充斥着“革命”一词的60年代的回忆和重拾。
-
共和国震撼瞬间孟昭瑞 著《共和国震撼瞬间》以共和国发展历程为轴线,通过作者孟昭瑞精彩绝伦的摄影作品和珍贵鲜活的回忆文字,立体再现了解放军入城、开国大典、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朝鲜战争、两弹一星发射、“文化大革命”期间八次接见红卫兵、“四人帮”受审、建国二十五周年庆典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点滴;同时,也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一批知识分子的动人风采。此书大十六开本,书中三百幅图片分黑白彩色两种,均严格依据原始照片高清印制,近百分之七十为首度公开,(尤其“文革”及 “四人帮”部分),具有极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其文字内容亦生动翔实,从作者独特的视角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总之,此书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资料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绝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