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史
-
折戟沉沙温都尔汗王海光 著1971年9月,在共和国大地上传出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难以置信、目瞪口呆、惊愕愤怒,也令全世界震惊的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政党的副主席、写进党章的党中央主席毛泽东接班人林彪副统帅,妄图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谋害毛泽东主席。林彪阴谋败露后, 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人亡,史称“九·一三”事件。 林彪,这个被毛泽东中誉为“一代天才”的传奇名将,曾参加过北伐、八一南昌起义、红军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因平型关战斗大捷而蜚声中外;在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是指挥三大战役的主将。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最后登上副统帅宝座,成为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写入党章。 林彪表面极力扩大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背地里却工于心术,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最后阴谋破产,慌乱中叛国出逃。本书第一次全面讲述和分析了九一三事件的来龙去脉。作为一个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显赫功勋的军事将领,一个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共和国元帅,怎样走上副统帅的宝座,成为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又为什么要谋害他吹捧最力、跟随最紧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林彪的阴谋是怎样破产的?为什么要叛国出逃?中央党校党史研究专家王海光教授,收集详实的材料,在本书中对上述问题的来龙去脉作出了详尽可靠的阐述,对建国后与林彪相关的党内斗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力求还原历史的真相。
-
延安曾经是天堂朱鸿召 著天堂,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个时代社会的精神高地。有天堂的人生是幸福的,有天堂的时代社会肯定有其崇高伟大之处。 延安十年(1937—1947)。曾经有过天堂般的岁月。把此十年放置到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此前一百余年是连续战败,无数屈辱;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我们终于告別了“挨打”的命迭;此后六十余竿是发愤图强。改革开放。我们基本解决了“挨饿”的问题。在跨越“挨打”、“挨饿”的历史坎坷后,我们如何在世界面前拥有体面和尊严。避免“挨骂”的、运,延安的天堂般岁月及其沉痛的侧面,是一份极具典型意义的历史标本。
-
中国共产党图史郭德宏 主编本书分上、中、下三卷,系统而又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90年曲折而又辉煌的伟大历程。书稿几经研读修改,持论谨慎稳妥,文字洗练流畅,内容准确科学,表述通俗生动。其所编配的2500张左右历史文物图片,许多是首次披露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党的历史文献以及形象生动的历史场景图片,具有很强的历史说明作用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本书以文叙事,以图证史,图文互证,相得益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是一部选题独特、内容厚重、形象生动、立体全景地反映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的大型图文书。
-
邓小平在重大历史关头宫力,周敬青,张曙 著本书记述了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历史转折点上,邓小平高屋建瓴,总能在复杂的形势下,做出正确的抉择。挺近大西南,和平解放西藏;拨乱反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经济面临“左”的压力时,南方讲话,又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此书原原本本地还原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如何思考和决策的。这是研究领袖决策艺术的最新专著。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
暴风雨的记忆北岛,曹一凡,维一 编北京四中是全国的重点中学,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校史。这所学校的特殊不仅建立在其高超的教学质量上,通过本书还可以看到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半叶更为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四中以拥有大批党政军高级干部子弟而闻名,由于他们家庭地位的特殊和特定时期社会对“革命后代”的期许以及“阶级斗争”理论的盛行,四中的学校风气和环境气氛也就大不同于其他中学。《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就是当年那个特殊中学的学生对“文革”山雨欲来之际和暴风雨高潮时期的翔实记述:关于“血统论”、“出身论”的争议,曾经是当时的一个重要争论的中心,而一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如遇罗克和他的对立者的故事、“家庭问题研究小组”和《中学文革报》的内幕——却是第一次向公众披露;关于“破四旧”和抄家,“黑五类”和“红五类”在这个时候相见,其中的微妙,只有当事人才说得清楚;关于大串联,的确让参与者“经风雨、见世面”,过程之混乱、“革命形势”之匪夷所思,读起来就像编造的小说,但那都是真的……正如北岛在序中所说,记忆往往具有模糊性、选择性及排他性。但是,“历史的真实”就存在于不同的记忆的重合错位与对立中。这些曾经在“文革”暴风雨中心经过的人,用这种方式,将暴风雨中的记忆留下,或许这是对那个疯狂时代的细节的补充,从而为重新认识那个时代,提供线索和史料。通过这本书,可以对那个年代有更为切近和深入的认知及理解。那是整整一代人终生难忘而又不堪回首的青春年代,事实上也是对衍生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的那个“六十年代”的追溯。
-
谈往阅今杨奎松 著杨奎松的著述历来以史料发掘和实证研究见长,但《谈往阅今》展现的,却是他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特别是对中共党史的一些宏观思考。从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看似通俗的访谈和演讲的文字中,读者会看到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个性解读。
-
在时代洪流中孙忠焕 著暂缺简介...
-
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细峪公社四清运动代表会记录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 编《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8)·细峪公社“四清”运动代表会记录:生产科长的“四清”材料》。这是从旧货市场收购的民间资料,为驻细峪公社“四清”工作队记录,时间为l966年。资料已经装订成一册,为十六开信纸,手写体。从资料判断,细峪公社有细峪、太山、杨湾、杨坪、西埝几个大队。资料内容有工作队负责人在群众会议的讲话记录、公社贫下中农代表会总结、公社干部集训会情况、各大队代表会议报告或总结、运动的工作计划、运动的阶段小结、战备教育情况报告、向上级的汇报和报告等。由于是1966年的资料,它提供了“四清”运动尾声底层农村的运动情况。本辑书名为原始资料名称。《生产科长的“四清”材料》。这是从旧货市场收购的民间资料,装订成一册,均为十六开白纸,钢板刻字油印件,时间为l966年。原始整理者不详。从资料判断,杨根清是一家国营工厂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属企业中层干部。资料是“文化大革命”初期,该厂干部、职工给杨张贴的大字报,包括对杨的检举揭发和批判,也有少量批判会的记录。资料显示,这些大字报主要揭发和批判了杨作为中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方面的错误。也有少量内容涉及其政治表现和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初期企业的运动状况和底层干部的政治境遇。
-
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 编《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6):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套装上下册)》是作者之女张海荣提供给本中心的民间史料,时间从1967年至1992年,一共35本,时跨25年,均为六十四开笔记本,手写体。作者从1965年起担任河北省赤城县茨营子乡苏寺村中共支部书记,直至l992年,其间除两年在公社工作外,在村任职25年。从1967年开始记工作笔记,从未间断,直至卸任。这套资料所含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运动、农业生产、乡村生活诸多方面,是这二十五年间中国北方乡村生活的私人记录,反映了二十五年间乡村底层的社会变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铁道学院三反快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 编《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9)·铁道学院“三反”快报(套装共2册)》是从旧货市场收购的民间资料,为铁道学院节约检查委员会宣传组编印,时间从P952年5月至8月.为八开白纸,钢板刻字油印件。这套小报一般为四版,也有零星的二版,创刊和终刊时间不详。从JJ~}E判断.出刊周期一般为每周两期。本中心所收并不完整,只有第四期和第二十一至七十五期。小报包括消息报道、通讯、文章、评论,并设有副刊.内容比较丰富。虽不完整,还是反映出1952年“三反”运动在一所高等院校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