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
作者:李云新 著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01
ISBN:9787216084246
定价:¥2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大规模集聚流动,城乡利益网络关联区域深度扩展,社会摩擦和利益冲突呈现显性化趋势,存在着社会冲突加剧的巨大风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文库: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于社会冲突成因的分析试图采用制度分析的交易解释,认为社会冲突的本质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而不是系统或者个体的特性,从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分配地位和谈判轨迹来解释社会冲突。
新古典主义理论关于渐进、和谐的城市化发展过程的描述仅是一种理想状态,城市化与社会冲突如影随形。城市化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绩效,而且同时鼓励了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争相参与到城市化进程中来。在很大程度上,城市化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城市化进程中由利益分配引发的社会冲突本质上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其发生、扩散、消解与政治、制度、市场等因素息息相关,应该被定位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这样一个连接界面上。
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大跃进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断裂与发展结构失衡是社会冲突频发的外部环境。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主要表现为资源征用冲突、经济机会与利益获取冲突、外部性转嫁冲突、内部性转嫁冲突等诸多类型。社会冲突发生频率高、强度高、烈度大。呈现出边界敏感性、社会敏感性、相互关联性与高度扩散性等特征。
制度规则的模糊化为政府和强势集团对城市化利益进行策略性分配提供了行为空间,成为城市化利益分配冲突发生的制度根源。在城市化进程中,作为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具有强烈地追求应获利机会进行城市化运动的动机,成为积极谋取城市化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由于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中央政府对城市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利益诉求都会落空。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资本投资者等利益主体有着采取策略性行为的动机和能力。由于它们在城市化运动中存在着狭隘的共容利益,因此,它们更容易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形成非正式的利益联盟,来谋取城市化收益而转嫁成本。
制度规则的模糊化使得其未能及时有效调整以及反映新的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才导致为了争夺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而发生的社会冲突,而地方政府的介入及其凭借强制力对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进行的策略性分配使得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与剧烈。通过利用制度规则模糊性提供的机会,关键行为者为获得城市化利益而展开争夺,他们围绕城市化利益分配存在着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和强势利益团体,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日益严重地侵犯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权利边界,利益攫取和成本转嫁越来越厉害。在城市化的利益分割严重不对等和公共权利非均等覆盖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也并不愿意忍气吞声,运用“弱者的武器”进行抗争成为他们的理性选择。
社会冲突的有效治理需要清除与更新其发生的社会土壤,祛除策略性分配城市化利益的行为空间,公平分摊成本与分配收益.激励与约束相关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等多个方面的政策响应与激励联结路径:减少对城市化的过度干预,促进城乡社会的自然融合;公共政策响应:科学规划、恰当监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晰制度规则,压缩策略性分配城市化利益的行为空间;建立社会安全阀制度,实现社会冲突的动态治理。
新古典主义理论关于渐进、和谐的城市化发展过程的描述仅是一种理想状态,城市化与社会冲突如影随形。城市化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绩效,而且同时鼓励了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争相参与到城市化进程中来。在很大程度上,城市化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城市化进程中由利益分配引发的社会冲突本质上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其发生、扩散、消解与政治、制度、市场等因素息息相关,应该被定位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这样一个连接界面上。
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大跃进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断裂与发展结构失衡是社会冲突频发的外部环境。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主要表现为资源征用冲突、经济机会与利益获取冲突、外部性转嫁冲突、内部性转嫁冲突等诸多类型。社会冲突发生频率高、强度高、烈度大。呈现出边界敏感性、社会敏感性、相互关联性与高度扩散性等特征。
制度规则的模糊化为政府和强势集团对城市化利益进行策略性分配提供了行为空间,成为城市化利益分配冲突发生的制度根源。在城市化进程中,作为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具有强烈地追求应获利机会进行城市化运动的动机,成为积极谋取城市化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由于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中央政府对城市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利益诉求都会落空。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资本投资者等利益主体有着采取策略性行为的动机和能力。由于它们在城市化运动中存在着狭隘的共容利益,因此,它们更容易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形成非正式的利益联盟,来谋取城市化收益而转嫁成本。
制度规则的模糊化使得其未能及时有效调整以及反映新的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才导致为了争夺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而发生的社会冲突,而地方政府的介入及其凭借强制力对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进行的策略性分配使得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与剧烈。通过利用制度规则模糊性提供的机会,关键行为者为获得城市化利益而展开争夺,他们围绕城市化利益分配存在着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和强势利益团体,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日益严重地侵犯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权利边界,利益攫取和成本转嫁越来越厉害。在城市化的利益分割严重不对等和公共权利非均等覆盖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也并不愿意忍气吞声,运用“弱者的武器”进行抗争成为他们的理性选择。
社会冲突的有效治理需要清除与更新其发生的社会土壤,祛除策略性分配城市化利益的行为空间,公平分摊成本与分配收益.激励与约束相关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等多个方面的政策响应与激励联结路径:减少对城市化的过度干预,促进城乡社会的自然融合;公共政策响应:科学规划、恰当监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晰制度规则,压缩策略性分配城市化利益的行为空间;建立社会安全阀制度,实现社会冲突的动态治理。
作者简介
李云新,男,管理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城市化与农村发展。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等各类课题1O余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关于社会冲突起因和根源的研究
二、国外学者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的研究
三、国外学者对欠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问题的研究
四、国内学者对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冲突问题的研究
五、国内学者对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
二、现实意义
第二章 城市化与社会冲突: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是否会自发形成——对新古典主义城市化理论的回顾
一、新古典主义城市化发展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
二、新古典主义发展观:渐进、和谐的城市化发展过程
第二节 超越新古典:制度框架和政治因素的不可忽视
一、适宜制度的重要性
二、政治因素的不可或缺
第三节 城市化的收益与成本:分配冲突的至关重要性
一、制度与权力的分配效应
二、社会冲突本质上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类型与特征:社会冲突发生的真实图景
第一节 社会冲突的类型与表现
一、资源征用冲突
二、经济机会与利益获取冲突
三、成本转嫁冲突
第二节 典型案例描述:H省L市资源非农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
一、由征地拆迁补偿引发的利益冲突
二、由征地拆迁安置引发的利益冲突
三、“三违”建设和清理中的利益冲突
第三节 社会冲突的主要特征
一、社会冲突发生的边界敏感性
二、社会冲突发生的社会敏感性
三、社会冲突的关联性和高扩散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化大跃进:社会冲突发生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 从分割到融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回顾
一、城乡二元分割下城市化停滞、徘徊阶段(1949-1978年
二、小城镇和沿海城市发展为主导的城市化缓慢起步阶段(1979-1995年
三、城乡互动频繁的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
第二节 城乡断裂与结构失衡:地方理性下的城市化大跃进
一、城乡系统断裂
二、发展结构失衡
第三节 系统失调与功能异化:城乡加速拼合中的社会系统失范
一、城乡加速拼合中的系统失调与功能异化
二、无组织力量的发育与社会系统失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与策略性分配:社会冲突发生的根源追溯
第一节 制度规则的模糊化:策略性分配城市化利益的行为空间
一、城乡边界的行政设置与二元分割制度的形成
二、城乡边界松动与制度规则的模糊化
第二节 并行授权与信息成本:地方代理机制下国家目标的落空
一、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分野
二、地方代理机制下的政府组织失灵
第三节 非正式联盟与利益共谋:强势集团的利益俘获与成本转嫁
一、非正式联盟的产生及其有效性
二、非正式联盟主导下的城市化利益共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规则边界与分配效应:社会冲突发生的机理阐释
第一节 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边界变动与利益冲突的显性化
一、资源价值的结构变动与价值提升
二、经济机会的增多和城乡利益关联区域的深度扩展
第二节 规则边界与利益分配:“公共领域”中的博弈与冲突
一、制度规则模糊化下的城市化利益“公共领域”
二、城市化利益“公共领域”中的博弈与冲突
第三节 利益分割与谈判破裂:公共权利非均等覆盖下的理性抗争
一、城市化利益分割的非对等博弈
二、谈判破裂与弱势群体的理性抗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稳定与变迁:社会冲突治理的政策响应与激励联结
第一节 减少对城市化的过度干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有机融合
一、明晰政府、市场和社会边界,减少对城市化的过度干预
二、发挥市场作用,走空间集聚与融合的高效城市化之路
第二节 公共政策响应:科学规划、恰当监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发挥政府的公共理性,科学把握城市化发展方向
二、进行恰当监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权利均等与成果分享
第三节 明晰制度规则,压缩策略性分配城市化利益的行为空间
一、加速制度变迁,促进制度系统与城市化进程的有效调适
二、清晰界定权利边界,规避城市化利益分配的“公地悲剧”
三、做出可信承诺与威胁,增强制度规则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第四节 构建社会安全阀制度,实现社会冲突的动态治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观点
第二节 政策含义
第三节 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关于社会冲突起因和根源的研究
二、国外学者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的研究
三、国外学者对欠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问题的研究
四、国内学者对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冲突问题的研究
五、国内学者对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
二、现实意义
第二章 城市化与社会冲突: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是否会自发形成——对新古典主义城市化理论的回顾
一、新古典主义城市化发展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
二、新古典主义发展观:渐进、和谐的城市化发展过程
第二节 超越新古典:制度框架和政治因素的不可忽视
一、适宜制度的重要性
二、政治因素的不可或缺
第三节 城市化的收益与成本:分配冲突的至关重要性
一、制度与权力的分配效应
二、社会冲突本质上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类型与特征:社会冲突发生的真实图景
第一节 社会冲突的类型与表现
一、资源征用冲突
二、经济机会与利益获取冲突
三、成本转嫁冲突
第二节 典型案例描述:H省L市资源非农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
一、由征地拆迁补偿引发的利益冲突
二、由征地拆迁安置引发的利益冲突
三、“三违”建设和清理中的利益冲突
第三节 社会冲突的主要特征
一、社会冲突发生的边界敏感性
二、社会冲突发生的社会敏感性
三、社会冲突的关联性和高扩散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化大跃进:社会冲突发生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 从分割到融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回顾
一、城乡二元分割下城市化停滞、徘徊阶段(1949-1978年
二、小城镇和沿海城市发展为主导的城市化缓慢起步阶段(1979-1995年
三、城乡互动频繁的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
第二节 城乡断裂与结构失衡:地方理性下的城市化大跃进
一、城乡系统断裂
二、发展结构失衡
第三节 系统失调与功能异化:城乡加速拼合中的社会系统失范
一、城乡加速拼合中的系统失调与功能异化
二、无组织力量的发育与社会系统失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与策略性分配:社会冲突发生的根源追溯
第一节 制度规则的模糊化:策略性分配城市化利益的行为空间
一、城乡边界的行政设置与二元分割制度的形成
二、城乡边界松动与制度规则的模糊化
第二节 并行授权与信息成本:地方代理机制下国家目标的落空
一、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分野
二、地方代理机制下的政府组织失灵
第三节 非正式联盟与利益共谋:强势集团的利益俘获与成本转嫁
一、非正式联盟的产生及其有效性
二、非正式联盟主导下的城市化利益共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规则边界与分配效应:社会冲突发生的机理阐释
第一节 资源价值和经济机会:边界变动与利益冲突的显性化
一、资源价值的结构变动与价值提升
二、经济机会的增多和城乡利益关联区域的深度扩展
第二节 规则边界与利益分配:“公共领域”中的博弈与冲突
一、制度规则模糊化下的城市化利益“公共领域”
二、城市化利益“公共领域”中的博弈与冲突
第三节 利益分割与谈判破裂:公共权利非均等覆盖下的理性抗争
一、城市化利益分割的非对等博弈
二、谈判破裂与弱势群体的理性抗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稳定与变迁:社会冲突治理的政策响应与激励联结
第一节 减少对城市化的过度干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有机融合
一、明晰政府、市场和社会边界,减少对城市化的过度干预
二、发挥市场作用,走空间集聚与融合的高效城市化之路
第二节 公共政策响应:科学规划、恰当监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发挥政府的公共理性,科学把握城市化发展方向
二、进行恰当监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权利均等与成果分享
第三节 明晰制度规则,压缩策略性分配城市化利益的行为空间
一、加速制度变迁,促进制度系统与城市化进程的有效调适
二、清晰界定权利边界,规避城市化利益分配的“公地悲剧”
三、做出可信承诺与威胁,增强制度规则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第四节 构建社会安全阀制度,实现社会冲突的动态治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观点
第二节 政策含义
第三节 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