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道与中华典籍外译
作者:包通法 著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01
ISBN:9787504747303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道与中华典籍外译》借鉴语言哲学“语言是存在之居所”之哲学命题与学理,以及“人活在语言中”“语言是人类的最后精神家园”的认识论范式,基于语言本体论义理,以人文语言观和后殖民主义语言行为理论,振起“文化平等对话”的文化自觉意识,践行语言本体论翻译观,回归文本自身,关注文本自身,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运用于典籍翻译的思辨、实践和评鉴,从而使我典籍翻译从关注“语言意义自主实体”走向关怀语言表征的汉典籍精神内敛和哲学形态,为实践异化、创化翻译我古典籍的核心思想,建构汉文化哲学形态的普遍意义的知性体系提供一种可资途径。
作者简介
包通法: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翻译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美语言与文学专业,2003年赴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访学。
多年来专注于本土译论的问题框架,浸淫于国学对外翻译研究,尤其专注于中国古代哲学、先秦典籍、传统诗学文论、西方现当代哲学、阐述学等,曾出版认知与翻译方面《共识与相异》专著一部,译著《中国酒大观》等,并在《外国语》《中国翻译》《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上海翻译》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相关译学、文化与诗学方面的论文近60篇。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江苏省教委资源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7项并获江苏省人文社科奖项2次。
多年来专注于本土译论的问题框架,浸淫于国学对外翻译研究,尤其专注于中国古代哲学、先秦典籍、传统诗学文论、西方现当代哲学、阐述学等,曾出版认知与翻译方面《共识与相异》专著一部,译著《中国酒大观》等,并在《外国语》《中国翻译》《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上海翻译》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相关译学、文化与诗学方面的论文近60篇。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江苏省教委资源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7项并获江苏省人文社科奖项2次。
目录
第一章 中华典籍外译语哲维度翻译范式研究
第二章 论汉典籍哲学形态身份标识跨文化传输
第三章 “象”“象思维”“道象互为”与《庄子》英译研究
第四章 语言哲学观照下《诗经》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第五章 语言哲学观照与《文心雕龙》英译研究
第六章 中国古诗意象翻译的可证性研究
第七章 “意境”的伪证性研究与文学诗歌翻译
第八章 论“景中情,情中景”思维样态——中国古诗词意境美学体认范式与跨文化传输研究
第九章 语言本体论与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英译研究
第十章 论王维诗歌中禅味的认知与翻译
第十一章 汉诗英译中的音韵美的认知共识与翻译
第十二章 宋诗学观与白诗“浅、清、切”诗性体认与翻译
第二章 论汉典籍哲学形态身份标识跨文化传输
第三章 “象”“象思维”“道象互为”与《庄子》英译研究
第四章 语言哲学观照下《诗经》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第五章 语言哲学观照与《文心雕龙》英译研究
第六章 中国古诗意象翻译的可证性研究
第七章 “意境”的伪证性研究与文学诗歌翻译
第八章 论“景中情,情中景”思维样态——中国古诗词意境美学体认范式与跨文化传输研究
第九章 语言本体论与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英译研究
第十章 论王维诗歌中禅味的认知与翻译
第十一章 汉诗英译中的音韵美的认知共识与翻译
第十二章 宋诗学观与白诗“浅、清、切”诗性体认与翻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