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基督教与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卓新平,蔡葵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01
ISBN:9787516154908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基督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系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与北京燕京神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合作论坛的会议论文集。海内外基督教的著名学者围绕“和谐社会与基督教的理解”、“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宗教对话与经典研究”、“基督教对和谐社会的可能贡献”、“基督教的‘中国化’:实现和谐的努力”、“共在:生态与社会和谐”、“对和谐的神学理解”七个主题展开了深入且多元的讨论,集中探讨了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可能的贡献、应有的努力、已有的资源等问题,是新时期基督教适应社会的有益探索。
作者简介
卓新平,1955年3月生,湖南慈利人,土家族。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1988年当选为德国(欧洲)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1996年当选为欧洲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2000年至2004年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自2003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评审组组长,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08年任国务院学位办哲学组成员,2011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兼任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个人学术著作25部,合著及主编著作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是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蔡葵,现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同时还担任北京市政协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
蔡葵,现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同时还担任北京市政协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
目录
序
一、领导致辞
“基督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论坛致辞
发挥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几点思考
“基督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
二、和谐社会与基督教的理解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文化挑战
倡导构建一种中国特色的和谐神学
“公民基督徒”与基督教中国化问题
基督教生根中国的研究——从神学的非希腊化、中国化到天国实践在中华
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关于佛教与基督教中国化历程的简要比较
诸子心愿的高峰
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关连化或脉络化之必要性与可行性——从中国教会历史发展观点检讨之
《资政新篇》来源考
四、宗教对话与经典研究
梵二会议关于非基督教宗教的教导
宽恕不可宽恕的——十字架的和好与和平
社会公义的承载者是有信仰的个人——以500年前的德国社会为例
五、基督教对和谐社会的可能贡献
中国社会与殷切款待
从和谐的视角看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试论中国特色基督教理论和实践
持久的训导主题:追求和平与正义——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和他的《地上和平》通谕
六、基督教的“中国化”:实现和谐的努力
基督教差异性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一经济人与德兰修女
丁光训“三自观”再诠
七、共在:生态与社会和谐
基督教生态伦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和谐与本色: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本色策略之研究
诺斯替主义、混合主义和宗教共同体——试论宗教间关系范式的演进及其政治含义
一、领导致辞
“基督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论坛致辞
发挥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几点思考
“基督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
二、和谐社会与基督教的理解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文化挑战
倡导构建一种中国特色的和谐神学
“公民基督徒”与基督教中国化问题
基督教生根中国的研究——从神学的非希腊化、中国化到天国实践在中华
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关于佛教与基督教中国化历程的简要比较
诸子心愿的高峰
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关连化或脉络化之必要性与可行性——从中国教会历史发展观点检讨之
《资政新篇》来源考
四、宗教对话与经典研究
梵二会议关于非基督教宗教的教导
宽恕不可宽恕的——十字架的和好与和平
社会公义的承载者是有信仰的个人——以500年前的德国社会为例
五、基督教对和谐社会的可能贡献
中国社会与殷切款待
从和谐的视角看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试论中国特色基督教理论和实践
持久的训导主题:追求和平与正义——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和他的《地上和平》通谕
六、基督教的“中国化”:实现和谐的努力
基督教差异性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一经济人与德兰修女
丁光训“三自观”再诠
七、共在:生态与社会和谐
基督教生态伦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和谐与本色: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本色策略之研究
诺斯替主义、混合主义和宗教共同体——试论宗教间关系范式的演进及其政治含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