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结构与意义(增订版 上、下卷)
作者:李幼蒸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01
ISBN:9787300182629
定价:¥1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于1980年代以及2010年代两个时段发表的论文之合集,并纳入了新作导论及后记。论文内容涉及现当代西方哲学、跨学科-跨文化的人文理论以及从跨学科认识论角度创造性运用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综合方法论加以重新阐释的新仁学伦理学等。本论文集诸篇撰写和发表的年代,正好跨越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个新时期,因此可以概略反映作者据其五十余年连续坚持的古今中外文史哲理论研究之积累,呈现作者于世界人文科学知识发展的全球化新阶段,以及在学术百花齐放的中国新时期,对于中国人文科学理论之发展所进行的学术探索经历。作者根据现代世界新知新学与传统优秀中国学术,提出了新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理发展原则,以期促使中国人文理论未来能够对于世界人文科学理论新方向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李幼蒸,1936年11月11日生于北平。现为旅美独立学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00年至今),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副会长(2004-2014)。曾任职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978-1995)、德国鲁尔大学哲学所客座研究员(1990-1997)、法国高等社科院(EHESS)短期访问教授(1990),曾于1982-2004期间先后担任访问学者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弗吉尼亚大学比较文学中心、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所、柏林工大语言学所、法国人文科学基金会研究中心(MHS)、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符号学中心、日本成城大学文学院、东京大学英语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所、台湾大学哲学所、辅仁大学比较文学系、南华大学等。
目录
目录
代导言1
上卷(2010—2012)
第一部分中国符号学
前言科学理性与符号学
1仁学人本主义伦理学和人文科学的符号学方向
2符号学作为沟通东西文明理论对话的桥梁
3符号学理论的科学性标准与技术性标准的分离
4符号学与其双重制度性分析法
5“人能弘道”:谈中国学人应否有“治天下学”的抱负
6除夕感言:再谈“中国符号学”的意义
7中国符号学理论的方向和中国学者的仁学心志学
8符号学学术作风和职业化功利主义
9论跨文化的符号学转向
第二部分重读王阳明
10深秋故地两周行
11“21世纪阳明学的方向”:会前感言及会议发言
12从阳明心学到宗羲史学
13王阳明和胡塞尔的心学还原论
14“国学现代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15略谈佛学理论术语重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重读胡塞尔
16心理学和逻辑学的关系
17“重读胡塞尔”和主体性的重建
第四部分人文科学理论现代化
18人文科学理论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19实学和理论之间双重关系:伪论理因果性和真效用因果性
20警惕“理论话语”的伪论证性
21人文知识革新的时代呼唤:东方伦理学和西方知识论的有机汇通
22人生观与治学态度:2011岁末感言
23“中体西用”新解和人文科学前途
下卷(1980—1988)
自序
导论人文科学的跨学科方向
第一部分哲学
A现象学
1埃德蒙特?胡塞尔
2现象学评介
3胡塞尔思想的发展
B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4法国结构主义哲学的初步分析
5关于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辨析
6结构主义评介
7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8米歇尔?福柯
9雅克?拉康
C.解释学
10汉斯乔治?伽达默尔
11保罗?利科
12解释学和中国的解释学研究
D.其他
13维尔海姆?文德尔班
14乔治?爱德华?摩尔
15赫伯特?马尔库塞
第二部分美学和文艺理论
16罗曼?茵格尔顿的现象学美学
17罗兰?巴尔特的文学理论特征
18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电影美学概说
19略谈当代电影理论的理论化趋向
第三部分史学理论
20法国“年鉴派”的历史思想
21评伊格尔斯的《欧洲史学新方向》
22关于当代西方历史理论的几个问题
23国外历史研究的新发展和理论研究的分类
第四部分比较研究
24海意象和山意象的对比:西方和中国诗歌象征方式的一个比较
25茵格尔顿的“层次—结构”理论和中国昆曲的结构分析
26今日中国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
27文化理解中元理论方法的必要
附录论仁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第一信仰体系
著译书目
校后补叙:回顾父亲仁者风范对我的治学方向之影响
代导言1
上卷(2010—2012)
第一部分中国符号学
前言科学理性与符号学
1仁学人本主义伦理学和人文科学的符号学方向
2符号学作为沟通东西文明理论对话的桥梁
3符号学理论的科学性标准与技术性标准的分离
4符号学与其双重制度性分析法
5“人能弘道”:谈中国学人应否有“治天下学”的抱负
6除夕感言:再谈“中国符号学”的意义
7中国符号学理论的方向和中国学者的仁学心志学
8符号学学术作风和职业化功利主义
9论跨文化的符号学转向
第二部分重读王阳明
10深秋故地两周行
11“21世纪阳明学的方向”:会前感言及会议发言
12从阳明心学到宗羲史学
13王阳明和胡塞尔的心学还原论
14“国学现代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15略谈佛学理论术语重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重读胡塞尔
16心理学和逻辑学的关系
17“重读胡塞尔”和主体性的重建
第四部分人文科学理论现代化
18人文科学理论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19实学和理论之间双重关系:伪论理因果性和真效用因果性
20警惕“理论话语”的伪论证性
21人文知识革新的时代呼唤:东方伦理学和西方知识论的有机汇通
22人生观与治学态度:2011岁末感言
23“中体西用”新解和人文科学前途
下卷(1980—1988)
自序
导论人文科学的跨学科方向
第一部分哲学
A现象学
1埃德蒙特?胡塞尔
2现象学评介
3胡塞尔思想的发展
B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4法国结构主义哲学的初步分析
5关于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辨析
6结构主义评介
7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8米歇尔?福柯
9雅克?拉康
C.解释学
10汉斯乔治?伽达默尔
11保罗?利科
12解释学和中国的解释学研究
D.其他
13维尔海姆?文德尔班
14乔治?爱德华?摩尔
15赫伯特?马尔库塞
第二部分美学和文艺理论
16罗曼?茵格尔顿的现象学美学
17罗兰?巴尔特的文学理论特征
18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电影美学概说
19略谈当代电影理论的理论化趋向
第三部分史学理论
20法国“年鉴派”的历史思想
21评伊格尔斯的《欧洲史学新方向》
22关于当代西方历史理论的几个问题
23国外历史研究的新发展和理论研究的分类
第四部分比较研究
24海意象和山意象的对比:西方和中国诗歌象征方式的一个比较
25茵格尔顿的“层次—结构”理论和中国昆曲的结构分析
26今日中国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
27文化理解中元理论方法的必要
附录论仁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第一信仰体系
著译书目
校后补叙:回顾父亲仁者风范对我的治学方向之影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