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蒋介石官场术易阳著《蒋介石官场术》共分10章,其内容主要以民国历史为背景,以蒋介石几十年军法统治的具体事例为依据,研究蒋氏的政治权谋,揭示旧时代的官场黑暗和独裁、专制的反动,对于研究民国历史和传统官场社会,促进现实政治和吏治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性格决定命运,蒋介石一生成败都与他的性格有关,平心而论,蒋介石在旧时代的军阀混战中获得某种成功,与他性格中行事坚韧、决策果断、倔强不服输等某些因素有是分不开,但他更突出的性格特征,如专横独断、急躁偏激等副面因素,这是他在政坛失败之重要诱因,从政治行为的源头上看,蒋介石在政治手段上很少有现代的配方的东西,他十分注意从中国古代官场社会中吸取对他有用的东西,这是他作为旧时代的代表者本质所决定……
-
文武北洋李洁著你知道中国到底是怎样"走向共和"的吗?你知道在这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上,前人留下了怎样的足迹吗?你知道在中华民国肇始的那几年里,中国到底处于怎样的状态吗?本书将要给你讲述的正是那一段日子里中国的几位举足轻重的传奇人物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这部作品是以游记形式写的一部历史散文集。综而言之,作者在这里作的主要是翻案文章:为民初年军阀混战时期的那些北洋军首领所作的翻案文章。此外还披露了一些鲜有人知的史实,记叙了当时某些闻人志士的事迹。该书共包括九篇文章:《漳洹犹觉浅:袁世凯遗址畅想》、《东厂胡同有遗德:对黎元洪故居的寻访》、《凄雨中的末路英雄:段祺瑞旧居及其他》、《茫茫烟蔓寻何处:吴佩孚遗迹考》、《草莽元帅林:张作霖的空穴与故宅》、《市井有谁知国土:沪上"遇"杨度》、《常青的孤桐:章士钊京华故居行》、《失去了的灰墙:李大钊殉难地寻觅记》、《蒙尘独秀峰:祭陈独秀》。在前几篇文章中,作者给我们描述的那些北洋军阀首领的面貌与传统教科书中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大相径庭。在这里,他们不再是一群愚顽落后的颟顸武夫,而是些有勇有谋、有过也有功的血肉丰满的人物。他们曾经叱咤风云,却也会黯然失落。在后几篇文章中,作者介绍的是杨度、章士钊等几位生活在北洋年代的文人。该书以叙述者的足迹串起历史,娓娓道来,偶尔还有一些图片穿插其中,在不经意间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雄才辈出的年代。然而作者所讲的这些故事并非闭门造车,空发议论,而是佐以丰富的史料为证,言之有据,令人信服,发人深思。
-
战天京谭伯牛著读史是有益的,却未必有味,读小说是有味的,却不一定有益。所以,愿意并能够读完二十四史的人,恐怕千万人中难遇其一,终身在小说世界里徜徉的人,也许更少。 这不是读者的责任。真正有责任感和有才华的作家,永远都不会苛求读者,而只会随时接受读者的检验。因为,阅读上的有益而有味,使读者合情合理的追求,过去、现在、将来,永远如此。 作为一名惯于苛求的读者,我刚刚完成对一部作品的检验,同时,也享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朵颐之快。《战天京》从内容上看,无异于一部晚清军政档案,却很难在体例上定位,它几乎融合了中国文化写作中所有的体例。这是一个大胆而高明的创意,因为,一种文体带给作者的自由程度越高,带给读者的阅读快感就会越强烈。因此,《战天京》带给我们的,时而是宏大的历史摄像,时而是精密的逻辑分析,时而是谐谑的调侃,时而是苍凉的咏叹……体例的卓尔不凡,已成夺人的先声,而史料的翔实则使人眼服心服。很难想象,作者收集、整理并使用这些史料,要花多少心血!最见才情功力的是,所有史料的运用,都是为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一件具体的事、每一种具体的观点而设,旁征博引而又剪裁得当,加上作者俏伎而中肯的评译,那些原本可能枯燥的资料,便成了色香味俱全的肴点。这个特点,在中国文化史上,似无先例。《战天京》在语言的风格与质量上,亦有其独具的优势。凝练而优雅的文言语精当而活泼的语体文相糅合,使全书流淌出一种流水行云般的语言韵味,时尚语言与经典语言的有机结合,常使人产生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联想。语言到这种境界,与功力相关,亦当与天赋有关。用董桥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真正的造诣。本书的男主角分别是曾、李、左,他们组成了晚清军政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三人行,一个多世纪以来,对此三人的评说,一直是学界的热门话题。本书作者对此三人的评述,颇不乏慧心妙笔,远非那些学究或学霸们所能企及。史笔见其真,诗笔见其美,画笔见其巧。有此三笔,可以传世矣。
-
尘埃(俄)D.马克戈万原著;脱启明翻译这是一部曾在19世纪末震撼俄罗斯,并迅速在整个西方世界刮起一股“中国热”的神奇著作,人们对此书关注的热情丝毫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UFO的探索,本书作者也因此获得“中国问题专家”的美誉。 作者D·马克戈万是俄裔英国人,生于19世纪中期,自小便对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充满了向往,少年时便参加了伦敦一家中文培训班的学习。1872年,他先是到香港的英华书院继续学习和深造中文,随后便踏上了中国大陆,先是在驻华英国东印度公司担任汉语翻译,后受雇于俄国政府,供职于俄驻华使馆,成为一名正式的外交官。 借助外交官的便利条件,马克戈万在工作余暇,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问题的探索中,他走访各地,访查民风民俗,最终写成了《尘埃》一书,深入细致而且全面地描绘了晚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使得我们在今天犹有可能通过一名外国人的眼睛去回顾那一段不堪回首却又必须牢记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便把本书作为研究晚清时期中国的一部重要文献也是很适当的。
-
1901年王树增著重大历史事件中所有深藏不露的细微之处一旦被揭开,其震撼力远非虚构的想象所能及。因此,历史事件在《1901年》中并非叙述的主体,而是所有历史人物心灵“出卖”的背景,连贯的不是频发的历史事件,而是中国人纷乱的心绪历程。这部《1901年》气魄更宏大,笔意更纵横,作者用开阔的视野赋予了那段几乎人人熟知的历史以崭新的生命。这是一部既让人感到热血沸腾,痛心疾首,又妙趣横生的书。中国最好的历史著作往往不是历史学家所撰,本书就是一例。《1901年》叙事的规模宏大,时间上溯明朝,是对明以来痛史的一个总结,对国人实有振聋发聩之效。
-
清宫档案揭秘李国荣主编幽深禁秘的清宫档案,久存大内,秘不示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学者潜心挖掘,透过翔实可靠的皇宫秘档,解析种种民间传闻,破解桩桩清宫疑案。尘封百年的原始秘档,鲜为人知的珍贵图片,清新鲜活的灵动笔触,定会让你轻松感悟神秘而真实的宫廷文化。最近几年,对清代历史发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取材于清代历史,而这些取材于清代历史的影视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大多数观众并不善于区别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是毫无根据的传闻之辞,哪些情节哪些人物是虚构的,哪些是史学界还在争论的问题。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们组织编写了一套有关清代历史的知识性读物——《清宫档案揭秘》。该书在充分挖掘清代宫廷档案的基础上,配以相当数量的珍贵插图,选题都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清代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各行各业人们最希望知道的,或已从屏幕上知道一些但又不能确信是真是假。每个选题,都相对独立。我觉得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对广大干部、广大青年提高文化素养,增长历史知识,促进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它的趣味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用清宫档案告诉你真实的历史。对学术界尚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也尽可能地向读者客观介绍。《清宫档案揭秘》是一套雅俗共赏的有关清代历史的社会科学普及作品。一般民众可以从中增长知识,提高文化情趣;影视界的朋友也许可以从中获得创作灵感,找到一些能够使自己的创作走向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和谐统一;就是专业的史学工作者也可从中找到“他山之石”,我读过后就知道了许多过去不知道或不准确知道的内容。
-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李春光纂轶事,或称轶闻遗事,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事迹和传说,多为野史、杂记、稗官笔记等非正规史书所记载。轶事又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史家所注重。本书从近千种清代野史、杂录及文集中辑录了清代很有影响的各类人物的遗闻轶事,计有四百余人,包括皇帝、后妃(附太监)、亲王、名臣、名将、维新派及革命党人、科学家、文艺家、侠客和名女。以人系事,以时代为序编排,涉及清代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和文化诸方面。<br>
-
大历史不会萎缩(美)黄仁宇著简介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康梁百日维新、民国肇建、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抗日……在这一连串长久远大的过程中,旧体制已经瓦解。过去的农业体制往往成为改革的障碍,所以要加以改造。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立”字:以“立”字下端的一长横,代表社会低层结构,“立”字上端的一点和一横,代表创建的国家与社会的高层结构,眼前的工作即加入当中的两点,此即执行商业往来时,在法律面前厘定个人的权利与义务。 本书是作者历次精彩演讲、访问及评论的结集。对作者所有著作中的观点提出补充,并且对读者有疑虑的地方,也加以解说,为其所有著作的精华解释。 作者简介黄仁字,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逝世于美国。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 主要著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 编辑推荐伴随着美国中层理论的兴起和翻译引入,历史研究已经越来越社会科学化了。这由当前社会史研究的盛极一时可以得到证明。如果历史研究不是建立于微观的经验研究基础之上,从而内在生长出一种比如公共领域概念式的分析框架,那么这种历史研究就容易被学界诟病为一种“宏大叙事”,意谓其是一种空洞无物的甚至意识形态性的历史书写。 相对于这种主流的史学研究趋势,黄仁宇无疑是一个“异端”。新近出版的《大历史不会萎缩》就是一种“拨乱反正”的声音。针对学界对他的“大历史观”的批评,黄仁宇没有轻易地就缴械投降,放弃自己观察历史的独特视野。在我看来,黄的主张是:作为观者的历史研究者,应该更多地“介入”当时的历史性进程之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爬梳甚至是“神游八极”式的勾连,尽可能把历史作为一种相互关联的空间和时间元素的再生产过程来看待,从而有效地揭示繁复的历史表象背后的“真实故事”,而与此同时,历史学者应该尽量摈弃从一种后设的立场出发,把单个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从它的语境中“拎”出来,粗率地对之作出道德或者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苛求于前人,用俗语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而黄仁宇在他的文章中就直言不讳地批评道:“中国人重褒贬,写历史时动辄把笔下之人讲解成为至善与极恶。这样容易把写历史当作一种抒情的工具。”中国是有史官传统的,而史官的职责就是记录历史的同时作道德判断。而史官对历史的书写往往又是与意识形态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最后往往是采取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意识形态主导了历史的书写。这种历史书写由于忽视了关系千万重的历史面相,而主题先行地把一个已经设计好的标签强加给历史,最后不是削足适履就是挂一漏万。也许正如黄仁宇所云,写历史的人应该重视事情的因果关系,而不是私人情绪上的好恶,只有这样,历史学才能正本清源,关注历史何以如是展开,而不是去谴责历史的如是展开。换言之,历史学家才能真正地如钱穆所讲的那样,对历史抱持一种适度的温情与敬意,到达一种“同情性的理解”,而不至于粗暴而荒唐地针砭历史。这点,在黄仁宇对中国近代史的积极评价和对毛泽东、蒋介石的评述中可以得到印证。 黄仁宇研究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中国历史缺乏数目字管理,即便在他对于近代史的研究中他仍然坚持这种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他虽然强调从技术、经济和法律的角度来认识历史,却从不主张把历史学彻底地实证主义化。历史是一种关系的建构,而这种建构与人性的复杂因素是共生性的关系。因而历史就成了一个生成性的具有巨大可能性的想像空间,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按照历史规律只能线性地展开。也许只有这样,作为历史书写者,才可能真正地抵达历史本身那些幽暗而歧异的空间,使历史成为一个具有包容差异性能力的超级文本。这当然是对意识形态宰制下的历史书写模式的一次颠覆和革命,同时也开辟了我们理解自己的历史记忆的另一种途径。 与别的历史学家不同的是,黄仁宇曾经有过当下级军官时“半像土匪,半像乞丐”的从军经历。这使他对中国社会的底层有一种深切的体察,可以说,他的历史书写是从日常生活中生长出来的,多了些人间烟火气和血肉感,而不像时下的一些历史书更像是“书斋里的革命”。如果说,黄仁宇的历史书写反抗了把历史研究毛细血管化的趋势,那么这种反叛导致的“宏大叙事”倒可能结出善果,那就是把亲历历史的日常叙事与反思历史的宏大想像结合起来,从而使历史学能够在故事的叙述中展现历史自身的脉络。 (转自唐小兵《东方早报》)
-
延安使命(美)卡萝尔·卡特(Carolle J.Carter)著;陈发兵译今天的大多数美国人都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经向中国陕西省的延安派遣了一支军事小分队,以加强与中国共产党人的联络。这一名为美军观察组(USAOG-U.S.Army Observer Group)的小分队建立于1944年,以"迪克西使团"而知名。"迪克西使团"在其存在时期内,进行了有价值的工作。其职责和成员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尤其是在魏德迈继任中国战区指挥官后。作为职责之一,使团收集天气信息,帮助援救坠落的美国飞机,并尽其所能地在前线的突破点上收集关于日本的军事政治得失的情报。使团成员还不时在中共军队的护送下,行进于日军封锁线后方,撰写关于军事和社会形势及医疗条件的报告。
-
解放日记陈虎著《解放日记:1949年的故事》是以长篇电视系列片《解放日记:1949年的故事》的文字台本为基础写成的。该电视系列片在北京及全国电视台播映后,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作者以日记的形式、翔实的史料、大量的影像资料、生动的文笔,真实展现了1949年这个决定中国命运的不平常年份的365个日日夜夜,讲述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动人故事,让读者再次倾听新中国即将诞听新中国即将诞生时萌动的胎音:追忆松林弹雨的峥嵘岁月;体验人民迎接光明的味喜悦心情。谨以此书献给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