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现代史论薛庆超 著《中国现代史论》总结、整合了作者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研究心得和研究体会,对中国现代史上若干重要历史、重要人物、重要史实的来龙去脉、理论与实践、探索与结果、曲折与辉煌进行了一些分析与评说。其主要特点是,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李延明 等 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社会的两种含义、社会形式系统的结构、社会形式系统的各个要素、社会形式系统各要素的层次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概念、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或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阶段的衔接——社会发展线索、社会发展的阶段、社会发展阶段的顺序及其共同性、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顺序是自然形成的、交往和同步效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汇流趋势、汇流中的分叉、超越原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晚清时期中国地社会形态等内容。
-
中国现代史论薛庆超 著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天安门。毛泽东访问苏联。解放海南,西藏和平解放,部署“解放台湾战役”。抗美援朝,恢复经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高岗、饶漱石事件。中共八大,刘少奇被确立为毛泽东的接班人,邓小平成为毛泽东的又一个接班人。庐山会议彭德怀上书毛泽东。 刘少奇主持中央第一线工作。“七千人大会”。中国形成战略核威慑力量。中、苏从结盟到破裂。历史的结论。
-
抗战文献类编·文艺卷孙照海,初小荣 选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面对凶残的侵略者和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赴国难,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通过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需要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深刻汲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穿越历史的忠奸之辨陆玉芹 著一九○○年,农历庚子年,中国北方大地上发生了一场义和团掀起的反帝运动。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列强武装干涉的形势将清政府卷入了剿与抚、和与战的两难抉择中,如何处理好义和团事件和避免列强的武装干涉并保全清朝统治,是摆在当时最高统治集团断前的严峻问题。以端郡王载漪、大学士徐桐、协办人学上刚毅为代表的顽固派官僚,坚持招抚义和团,进而鼓动西太后“以拳御洋”;以许景澄、袁昶、徐用仪、立山、联元五大臣为代表的一部分官僚则主张镇压义和团,建议“剿拳和洋”。在举国狂热的排外浪潮中,五大臣在御前会议上勇于直谏,反对攻打外国驻清使馆,反对对外开战,究竟出于何种动机?而清政府又为什么在败局将定时处死五大臣?五人臣的“冤案”又是如何平反的?五大臣死后的历史影响如何?《穿越历史的忠奸之辨:庚子事变中"五大臣"被杀研究》运用传统史学办法并结合政治学、战争学、国际法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将五人臣被杀放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采取个案和群体结合、叙述和议论结合的方法,对五人臣被杀现象作细致的分析,并对五大臣的行为作客观的评价。为在民族危机严重的形势下理性引导民众的排外情绪,避免民族灾难的发生提供一个视角。
-
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李小三 主编编写《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一书,就是为了全面落实中央对干部学院的办学要求,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革命史教育的指示精神。既名“简史”,顾名思义,就是希望能够简明扼要,以宏观的视野,从大的方面勾勒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尽艰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的历史轮廓。因此,我们在编写中没有着墨于历史的过程,而是力求突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中国社会的特点,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善于把党和人民取得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发展理论的创新精神;善于运用民族语言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回答和阐明中国革命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理论方法: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历史经验等重点。
-
历史见证中共上饶市委党史办 编日本兵驻在沙溪,常常到下塘来"扫荡",上午八九点钟来。下午三四点钟走。他们一进村,就抢米抓鸡。见人就打就杀。连墩有一个人逃走时。日本兵从背后一枪把他打死了。有一个妇女挑李子到集镇上卖,日本兵把她强拉到徐家太甲庙轮奸。她大喊大叫。日本兵几刺刀刺死了她。
-
中国近代史龚书铎 主编,方敏,马克锋,耿向东 编著学生爱国运动的发展,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日、美、英、法等国驻华公使联合向军阀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加紧镇压学生爱国运动。北洋军阀政府遂于6月1日连下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公然为三个卖国贼辩解,说这三个人在外交、财政任内,“各能尽维持补救之力,案牍俱在,无难复按”;第二道命令诬蔑学生爱国行动是“纵火伤人”、“举动越规”,宣布查禁学生联合会、义勇队,并令学生即日上课。军阀政府的压制并没有使学生屈服。6月3日,北京20余校数百名学生上街讲演,军阀政府派出大批军警驱散听众,逮捕学生178人。4日,学生更大规模出动讲演,又被捕去700多人。6月5日,更有5000多名学生上街讲演。
-
辛亥革命史章开沅,林增平 主编《辛亥革命史(套装全3册)》初版于1980年,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研究辛亥革命的通史性、综论性大型专著。力图按照唯物史观,客观全面地叙述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过程,阐明革命取得胜利及其失败的原委,显示这段错综复杂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全书取精用宏,材料丰富,充分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辛亥革命研究的观点、方法和水平,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高度赞誉,影响深远。此次出版经过了章开源先生的再次修订。《辛亥革命史(套装全3册)》使用的是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修订版。
-
占领历史研究胡焰初,胡德坤 等 著《占领历史研究(1931-1949)》是一本由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与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联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以“1931-1949占领历史研究”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与会专家围绕欧亚法西斯在占领区内实施的侵略与掠夺政策,以及“二战”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尤其是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等内容展开研讨。论文史料翔实,分析透彻,观点新颖,对国内外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战”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