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姜良芹,孙扬 等编著《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历史学类)》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中外关系和研究方法与史料六章,分别选引中外著名学者的相关论述,由编撰者撰写导言,着重对文章的论点进行阐释,对文章的视角,行文,思路,价值和意义进行剖析,使学生不但从文章具体的学术观点中受益,还能学到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
-
浮华与苍凉邱尚周 著爱新觉罗·宪东是清朝最后一代肃亲王善耆最小的儿子,他出生在清王朝崩溃、战乱频仍的年代。自小受到父亲复辟思想的熏陶,父亲去世后和姐姐川岛芳子一起来到川岛浪速家接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教育。川岛芳子被川岛浪速欺凌愤而自杀的悲剧、“真龙天子”溥仪“在日本威逼下的傀儡真相、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的践踏与蹂躏,给他带来了强烈震撼。接触红色思潮后,加入抗日组织,成为隐蔽战线的光荣战士……宪东首次讲述了第一代肃清王豪格的憾恨人生,阿玛善耆的末世挣扎,大陆浪人川岛浪速的狂妄罪孽,姐姐川岛芳子的生死之谜。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疑难问题研究邱秀华 主编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哪些是疑难问题的定位,无论是史学专家还是思想政治课的专家对其都存在着不一样的解读。课题组认为,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研究,旨在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特别是要回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关联的六个“为什么”和“四个界限”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历史事件人物本身在特定背景下的历史疑难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不应完全等同。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侧重点还是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定位。
-
辛亥革命史话张海鹏,邓红洲 著全书共分八章——辛亥革命要革什么人的命、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形势、辛亥革命的推动力、有组织的反清武装起义的发动、保路运动和武昌首义、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临时政府、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纪念与评价。可以说,这本小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辛亥革命爆发的方方面面情况,通过这本书相信读者会对辛亥革命本身的历史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与认识。
-
炮楼里的女人张双兵 著一名退休的山村小学教师,用近30年时间关注70年前的日军性暴力受害妇女问题。他记录十多万文字,将编写成为中国第一部慰安妇口述史的书籍。《炮楼里的女人:山西日军性奴隶调查实录》以60余位慰安妇口述历史的方式,披露了70年前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发生在山西黄土村庄里的人间惨剧。近三十年来,作者张双兵先后多次到太原、盂县、阳曲、武乡等地调查,走访了120多位受害人、300位慰安妇问题相关联系人,并于1992年带领她们中的一些人向日本政府递交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第一份控诉书。虽然官司在日本一再败诉,但因此幸存的慰安妇们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尊重和关爱。《炮楼里的女人:山西日军性奴隶调查实录》包括孟县调查实录;阳曲县调查实录;沁县调查实录;武乡县调查实录。
-
汪伪政权史话闻少华 著《汪伪政权史话》内容简介: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的出台,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产物,是日本侵略者与汉奸亲日派相勾结而产生的历史怪胎。汪伪政权成立后,与日本侵略者亦步亦趋,对沦陷区人民实行血腥镇压和残酷统治。它推行以反共为目的的“清乡”政策;成立“中央储备银行”,设立众多税卡,对沦陷区人民横征暴敛;鼓吹“和平建国”论和东亚联盟,以及“新国民”等,妄图奴化中国人民。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系列破坏抗战大业、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最终遭到清算,汪伪政权的汉奸头目们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
西安事变史话李义彬 著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得寸进尺,步步进逼。继“九一八”侵占东三省后,1933年初又占领了山海关和热河。此后它的侵略魔爪进一步伸向华北,全中国逐渐陷入到亡国灭种的危险之中。而此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竟置全中国的安危于不顾,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中共领导的红军进行围剿,这种对日的不抵抗政策引起了所有爱国人士的不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36年12月12日闻名世界的西安事变爆发了,以张学良、杨虎城为代表的爱国将领在临潼华清池蒋介石下榻之所将其控制起来,对他进行“兵谏”,希望能以此迫使蒋介石与中共合作共同抗日。西安事变经过多方的积极努力,最终得到了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同时也迎来了全国人民一致抗日的大好局面。《西安事变史话》将为大家讲述西安事变事件中发生的故事。
-
通往立宪之路刘刚,李冬君 著本书共分13个部分(辑),包括:导论、近代史与近代性、白银流失的天下、走向世界的思想者、大用之人曾国藩、天国的堕落、汉人收复国权运动、国权与王权之争、立宪:皇帝的救赎、女子与小人的故事、立宪运动一分子、立宪:在党权与国权之间、文化个体性自觉,每辑之下按各自的侧重,细分篇目。“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本书写作的内核。在论及“自由”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时,作者举了孙猴子的例子:孙悟空,从自发的生而自由的猴子转变为自觉的自由主义战士,他在完成了西天取经后,仍会回到花果山那个自由的王国。花果山是孙猴子的必然归宿。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杰出人物的代表,又何尝不是一只只“孙猴子”呢?他们的思想绝无干涸,他们的斗志何其坚强,为了理想中充满大爱的自由江山,他们走上了同一条遍布荆棘的路。曾国藩在“刺马案”中小试牛刀,已使朝廷心惊胆战的他,却不愿把“圣人子弟兵”带入军队国家化,从而给中国近代史留下个莫大的遗憾。李鸿章这位硬脖子的中堂,竟敢在老佛爷面前自称“康党”。他创立了北洋“军事—工业复合体”,却在皇榻之下被“去李鸿章化”。他拒做总统,只因是个保皇死党。徐继畬,一个用古汉语说新世界的人。《瀛环志略》里,没有天朝架子,没有华夷对立,枯燥的世界地理在他笔下顿时生动鲜活起来。胡雪岩是唯一具有商战意识的红顶商人,他以一己之力搏帝国主义,而置生死安危于度外。既知有君臣大义,又知朝廷外尚有国家利益,仅其一人而已。“千古一帝”光绪,居然要在中世纪帝制的朽木上,开出近代宪政之花。他是家天下的逆子,却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是帝制的叛徒,却是祖国的忠仆。严修以教育独立的新思维,创私立新式小学及女学,亦是近代学潮的“第一推动者”。所上《奏请设经济专科折》被梁启超称作戊戌维新“变化之原点”,废科举制之先声。蔡锷,普天下的军阀没有一个像他那样,主张军队国家化;没有一个像那样,无比自豪地宣称“军人不党”。他率先喊出“国权至上”,他的南方军魂,为江山而立国体。地位卑微,却人格高贵——这就是民国女子赛金花,这个小女子的柔弱之躯,可以抵挡住八国联军的野蛮,却抵挡不住天朝臣民的践踏。……《通往立宪之路——告别晚清的近代史》带我们一步步重新发现近代史,重新学习近代史。它是一部英雄的赞歌,带着壮烈,带着激情。
-
中华民国史·1912~1949史鉴 著与以往的朝代变更不同,民国的建立不是打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这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可惜,这种“平静”并没能一直延续下去。民国建立后,要复辟封建君主制度的,想进一步推进民主共和的,都在中国的政治舞台跃跃欲试;再加上纷争割据的军阀,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国搞得三分五裂、分崩瓦解。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气象万千的历史时期,中国出现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人物,每年、每天也都在发生着各种不少风云激荡的事件。把这些历史时间连接起来,就筑成了?本书,写成了一段史,一段风起云涌的史。书中,作者每讲到一个人、每谈到一件事,都是用心在描述一个画面。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这是一幅描绘纷繁复杂的民国的图景,因为它非常立体地向读者展现了最生动、最真实的那段民国历史,让人度过之后会流连忘返的历史。
-
南京事件争论史(日)笠原十九司 著,罗萃萃,陈庆发,张连红 译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他们残害杀戮了无以计数的战败投降的中国士兵、俘虏以及普通市民。尽管历史资料已充分表明:“南京事件”是证据确凿的史实,然而在日本,竟然存在“南京事件”否定派,他们固执地为否定“南京事件”而“争论”至今。本书将严谨地追溯、考证“争论”事件的整个过程,指出“否定派”所持论据中的破绽、识破其花招,拷问滋生如此“争论”的日本人之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