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刺客季我努 著《刺客:民国刺杀大案》全面盘点了整个中华民国期间所有刺杀日酋和大汉奸的重大历史事件。季我努学社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将抗战期间被义士刺杀的大汉奸无一遗漏地收录在册,条分缕析地梳理了这些重大刺杀事件的来龙去脉、社会影响,以及对中日战局的影响。读罢此书,可以体会中华民族杀身成仁的浩然正气,亦可明了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败类绝不会有好下场!
-
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义和团研究会 编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大学、上海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0年10月18~19日在,山东大学举行。会后,与会部分代表赴沪,参加20~21日在上海大学举办的“东南互保”专题讨论会。本次会议有来自德国、英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及中国台湾、内地的90多位学者,提交论文60篇。《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收入50篇。
-
敌后传奇胡卓然 著《敌后传奇:中日稀见史料对照下的红色抗日传奇》以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展示一个个“游击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战斗;以中日双方的战史记录,讲述一部“悲壮激烈、可歌可泣”的敌后战场史诗。《敌后传奇:中日稀见史料对照下的红色抗日传奇》作者以近年来发掘的稀有中日史料和国内抗战史料为切入口,借助中日史料互证互照、敌我亲历者的回忆录,图文并茂,重新解读那些代代传颂的有关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民兵的敌后斗争传奇。以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展示一个个“游击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战斗,以中日双方的战史记录,讲述一部“悲壮激烈、可歌可泣”的敌后战场史诗。
-
一九四九国府垮台前夕龚选舞 著一九四六年五月五日,国府还都南京,蒋介石声望达到顶点,金陵一片歌舞升平,刚从大学毕业的龚选舞,阴差阳错进了首都第一大报《中央日报》,从一个四川的乡下土包子,成为见证诸多中外高官起落与重要事件的记者。龚选舞眼中,夏天的庐山牯岭简直是当时的小朝廷,蒋介石的行馆“美庐”所进行的装潢,仿若曹雪芹老家当时接驾盛况!连美国马歇尔特使与司徒雷登大使也跟着上庐山调停国共关系。此时的国民党一边与共产党周旋,一边肃清以往日人扶植的汪精卫伪政府势力,国府以军统局戴笠主导,大肆肃清汉奸,共抓了四千余人。龚选舞因习法被派往法院听审,采访过对周作人、周佛海、丁默邨与殷汝耕等的大审甚至行刑,也参与过制宪国民大会的报导。曾经以为国府与人生都将前途似锦的龚选舞,却在两年之中,亲眼见证国府急速由盛转衰,被经济拖垮、被共军打垮、也被学潮闹垮,一九四八年底来台接任特派员并着手进行《中央日报》迁台事宜,也预告一九四九年国府终将败退来台的结局。
-
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张宏卿 著,陈绵水 编在苏区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苏区精神:“坚定信念”,突出体现在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所在。“求真务实”,突出表现在“反对本本主义”,是苏区精神的核心内涵。“一心为民”,突出体现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是苏区精神的宗旨要求。“清正廉洁”,突出体现在践行“苏区干部好作风”,是苏区精神的本质特征。“艰苦奋斗”,突出表现在“创业艰难百战多”,是苏区精神的基本要求。“争创一流”,突出表现在创造“第一等的工作”,是苏区精神的显著特点。“无私奉献”,突出体现在“一切为了苏维埃”,是苏区精神的重要方面。
-
民国衣冠岱峻 著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故事为重点,对胡适、李济、傅斯年、董作宾、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寿、曾昭燏等学者作了深入细致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作者治学勤谨,爬梳史籍、钩沉史事、探访史迹,还原史实。材料丰赡,视角独特,往往从平凡琐事切入历史肌理,把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联起来,呈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本书行文平易,故事生动,并配有大量罕见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
关于浙赣地区日军细菌战的调查研究丁晓强 等著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且在战争中实施了细菌战,其罪恶令人发指。这是20世纪最为严重的历史事件,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帮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掩盖了这一罪行,躲过法庭审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关于浙赣地区日军细菌战的调查研究》作者在浙赣地区的宁波、温州、衢州、丽水、玉山等地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日军细菌战的资料,获得了大量受害者的口述经历和受灾事实等一手资料,用日军发动细菌战带给当地人各种病疫暴发灾难的事实和数据,全面揭露日军在浙赣地区的反人类罪恶的卑鄙行径,击破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势力甚嚣尘上的极力否认战争罪行的言论。
-
辛亥百年柯伟林,周言 编由哈佛大学中国学社(北岸学社)主办、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协办的辛亥百年论坛2011年10月2在哈佛大学召开。柯伟林、周言主编的《辛亥百年:回顾与反思》即是此次研讨会论文的集结,收录了中外著名学者杨天石、高全喜、朱英、马勇、张玉法、杨奎松等对晚清皇族与新政、清朝遗老、虚无主义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等问题向所做的深入探讨。本书论文的编排是从晚清新政清皇室的纠结,到立宪派与革命党合流;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并旋即取胜,到清帝逊位和清遗老的无所适从;从辛亥革命的终结,到其对近代民权政治、商会存废、民族国家兴起和民族意识增长的影响。
-
变化中的中国人(美)E·A·罗斯 著,李上 译《寻路中国系列:变化中的中国人》英文版本出版于19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之前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作。本书涉及的内容很丰富,从谈中国人的体格、民族精神,到描绘中国工业的前景、禁烟斗争,再到妇女的解放、当时的新式教育,等等。作者详细记录了东西方文化冲突在当时的中国所引起的变化。今天阅读此书,仍能感到作者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用西方人的眼睛回望一个东方大国在百余年前的社会百态。罗斯对中国当时各方面的状况进行了独到的观察,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见解。其对中国人口、环境以及禁烟等问题的讨论,极富预见性和史料价值。
-
微言大义纪陶然 著《微言大义:晚清民国留言簿》以语录为纲,运用《世说新语》式的笔记体,记述晚清、民国一百余年间遗闻轶事、趣谈佳话、掌故趣语。全书共三十九章,八百余则语录,以小见大、采野补正,以生动的语言引领读者走入尘封的历史,感悟沧桑、体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