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民国研究张宪文 主编《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现为CSsCI来源集刊。创办十余年来,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下,产生了良好的学术效应与社会影响。本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力争成为海内外民国史研究的窗口与园地。在求实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是本刊的一贯旨趣;文风朴实,论从史出,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引文准确,注释规范又是本刊对来稿的基本要求。本辑(15辑)主要刊载关于民国社会、宗教、经济、城市研究领域的论文及研究综述文章等共16篇,既有新视阈、新观点,亦有新史料,堪供学界参考。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优秀课例案例集屠静芬 主编本书结合我校国家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介绍、总结了我校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并选取了其中一部分教学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课例和教学案例,将之整理、集结成册,公开出版。意在促进与广大同行的交流和探讨。
-
五四运动画传丁晓平 著这是一部图文并茂地记录伟大的五四运动的著作。作品从历史的细节着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阐说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原因、经过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影响,用清新可读的文字,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史料图片,再现这段人们知道但却并不完全知道的历史,发掘历史真相,理性的将五四时代的那些人和事系统地还原到历史的现场。同时,以当下的语境集中五四时期的漫画、口号、传单、图书、对联、纪念章以及五四新文化的期刊、社团等历史元素,全面反映五四运动的历史风貌。理疗丰富,视角独特,思想深邃。
-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美)杜赞奇 著,王宪明 等译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五个倚重文本的个案研究,是杜赞奇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成果,目的是要在民族进化历史的范畴和框架笼罩的阴影下闪烁出一星亮光。《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筹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
一九四〇年代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上下卷)》讲述了1940年代的中国,可谓转折的年代。1940年代之始.中国集全国之力的抗战仍在艰苦卓绝地坚持;1940年代之中,抗战胜利的喜悦、大国崛起的憧憬与中国向何处去的追问同时弥漫在国人心间:1940年代之末,20世纪上半叶连续不断的中国革命,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集合在新民主主义旗帜下的革命胜利而暂告一段落。这10年的历史发展,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展现波澜壮阔的图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等领域,以“转折”言之都不为过。而且,这10年的历史演进.还深刻地塑造了其后中国历史演进的路向,并且令后人至今仍可感受到其影响力。
-
密档中的历史刘方富 辑,本社 编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了督战“剿共”的蒋介石及其随行的重要官员,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是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本书收辑了当年各大小媒体围绕此事进行的持续报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杨兵谏并不为当时大多数人所理解,自始至终,呼吁张学良放蒋拥蒋一直是主流声音。本书涵盖从事变发生至东北军、西北军被强行改编,以及张学良被扣押、杨虎城被迫出国,从高层决策到民众反响,许多罕见鲜闻的事实,在七十余年后读来,仍然如在现场。
-
密档中的历史卢勇 辑,本社 编《卢沟桥事变》辑录了事变发生后各大小媒体的持续报道。在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到坚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如何抗击日军,国民党政府如何与日方谈判,日军如何嚣张进逼,派飞机轰炸平汉铁路,持续往平津增兵运械。中日双方本土的舆论与民调,在《卢沟桥事变》中也有反映。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尔后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方拒绝后,遂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一手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
密档中的历史任学亮 辑,本社 编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算起,中日战争已经过去近七十年了。这场牵动两大民族恩怨是非的历史事件,至今在心理上也依然波涌不息。如今两边都在自说自话,难以走到一种对话状态中去。究其啄因,就是走不过心里的坎。要迈过这心里的坎,可能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历史。本书是“密档中的历史”之一,特按专题选辑若干制成简编本,以飨读者。选辑的原则,是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篇目中,选择信息最完整、线索最清晰、细节最丰富、史料最翔实者,汇成一帙,力求完整呈现专题所涉及事件的全貌。
-
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著本书自公元前三世纪中国与国外的交通谈起,简述闳放昂扬之盛世,如何被历史大势扒至“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进而用十九章,七十万言的篇幅,细述偌大一个中国,如何在内外交迫的情势之下,经历了百余年的震荡、动乱及嬗变。作者悉心描摹其间中外力量之角逐、中央和地方权力之消长,及权势人物和社会精英在政治、外交等领域的种种图存在之努力,为读者提供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完整图景。本书选取的历史事件和叙述结构,看似与市面上通行的近现代史教科书出入不大,但作者旁征博引,极严谨而客观。在少数客观。在少数流露个人喜好之处,聊聊数语,又极传神。
-
北平表情(荷兰)托尔贝克 摄,张远航 编译《北平表情》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的北平面孔和民国旧事,沉滞着中国的一个个缩影。时代的脚步徘徊不定,大舞台下挣扎着无所适从的芸芸众生太监、高僧、小妾、村童、医生、小贩、学生、士兵、难民、哲人、婆婆、儿媳、农妇、女仆、童养媳、工业家、赶驼人、算命先生、摩登女郎、剧院经理、音乐教授、满洲贵族、人力车夫、幸福的恋人、迷失的女孩、舢板船上的妇女、十三岁的小丈夫、葬礼上的喇叭手……他们都背负着沉重的文化传统,每一张面孔上都刻着几千年的沧桑。在新的苦难或喜悦来临之前,他们仍要用坚韧来面对尘世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