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虞和平,谢放 著洋务运动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最早尝试阶段。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些现代性因素:在军事方面,引进和生产新式军火装备,开展了新式军事训练,建立了新式海军;在外交方面,开始建立新式的外交制度,派遣驻外公使和领事;在经济方面,开始创办包括航运、保险、采矿、通信、纺织、造船、冶炼等行业的新式工厂和企业,并采用了官商合作的“官督商办”制度和股份制形式;在科学技术方面,开展了一些学习外国先进科技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活动,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科技人才,翻译出版了一些西方的科技书籍;在争取民族独立方面,开展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外国侵略的军事和外交较量;在政治改革方面,出现了一些早期的维新(改良)思想家,提出了诸如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思想和主张。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三大主体内容来看,洋务运动时期的尝试主要表现为包括军事工业在内的工业化方面,其他两个方面或显得软弱无力,或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无所建树。因此,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现代化尝试,主要是早期工业化的尝试,或称为早期工业化的开端,而且是一种缺乏前提条件的工业化尝试,是一种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现代化尝试。洋务运动以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而告终。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则证明洋务运动的“自强”目的不仅没有实现,甚至使中国更加贫弱,更加遭到列强的侵略和掠夺。洋务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积累和教训意义的。洋务运动中所创造和产生的一些现代性因素,为后来的历史继承和发展。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不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不取得民族的独立,单纯靠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要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是不可能的。此后,中国进入了以变革政治制度和争取民族独立为主流的早期现代化的新时期。
-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马勇 著本书为《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如书名所示,内容涵盖《马关条约》签订后至《辛丑条约》签订止。按照传统界定,这个时期是近代史上三大高潮中的两个高潮,也是八大事件中的两个事件即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这两个事件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一直受到学者重视,新资料的发现不能说没有,但基本上已经很难,各种观点也差不多被学者说尽。本卷能够做的,就是立足新时代新感受,重新体会那个时代,重新认识那些人,重新审视那些事,尽量减少非历史主义的干扰,尽量呈现历史细节。
-
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汪朝光 著《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叙述了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23年曹锟贿选告成、军阀争夺混战期间的中国历史。本卷叙述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北洋时期的中国历史由于军阀争夺与混战,本就处在无序状态中,牵涉的方面、派系、人物众多,梳理、研究、分析其间的种种矛盾关系甚为不易,而关于北洋时期历史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充分,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
庚子西狩丛谈吴永 口述,刘治襄 笔记,李益波 整理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被迫出逃。《庚予西狩丛谈》作者吴永,时任怀来知县,后为办理随扈前路粮台。《庚子西狩丛谈》记述的就是作者在怀来迎驾以及后来随扈西行过程中的亲历、亲见、亲为。其中涉及慈禧太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重要历史人物,情节真切细致,语言流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并向有“信史”之誉。《庚子西狩丛谈》既可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参考史料,也可供广大的历史爱好者阅读。
-
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王建明,曾景忠 著本卷对抗日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外交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在宏观上,注意把握抗战进程的主要脉络,展现出抗战发展的趋势;在微观上,重点研究了若千对抗日战争全局以及对战后政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点面结合,力求全面反映出抗日战争发展的全貌。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抗战时期都出现了若干新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力地支持着抗战的进行,并在相当程度上为战后的政局演变奠定了基础。
-
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汪朝光 著凤凰文库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立足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思潮,树立新观念,建设新学科,着力出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以及文学艺术的精品力作,同时也注重推出以新的形式、新的观念呈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优秀作品,从而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并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凤凰文库努力实现知识学术传播和思想理论创新的融合,以若干主题系列的形式呈现,并且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它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中国化、政治学、哲学、宗教、人文与社会、海外中国研究、外国现当代文学等领域设计规划主题系列,并不断在内容上加以充实;同时,文库还将围绕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领域的新问题、新动向,分批设计规划出新的主题系列,增强文库思想的活力和学术的丰富性。从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大视角出发,从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性出发,中国已经并将更加鲜明地表现自己特有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形成独特的学术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这是我们出版凤凰文库的信心之所在。因此,我们相信,在全国学术界、思想界、理论界的支持和参与下,在广大读者的帮助和关心下,凤凰文库一定会成为深为社会各界欢迎的大型丛书,在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实现凤凰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
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王奇生 著《中国近代通史》十卷中,以本卷时间最短,前后不过三年多的时间。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历史风云变幻之急剧,为百年中国所罕见。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老革命党国民党与成立仅三年的新革命党共产党,携手合作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与晚清由单一党派主导革命不同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激变为多个党派的共同诉求。革命由过去的“一党独革”发展成为“多党竞革”的局面。
-
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杨奎松 著本卷讲的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对外战争阶段前整整十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大陆学者基于中共党史的传统说法,习惯于称之为“(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时期”;台湾学者基于国民党史的传统说法,习惯于称之为“十年建设时期”,我这里用的书名是“内战与危机”。强调内战与危机,不是不重视南京国民政府这十年在经济建设,也包括政治、外交、军事、教育和法制等方面所进行的各种建设工作。事实上,我在本卷中对南京政府在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都尽可能给予了关注和介绍。我之所以用内战与危机作全书的主题,是因为在这十年中国民党各派势力之间、国共两党之间发生了太多的冲突与战争;而自1928年济南惨案开始,日本也一次又一次对中国实施了公开的外交压迫和军事入侵,并不止一次地在中国领土上引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案赵朝峰,周良书 编本书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公共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
近代史学刊第五辑章开沅,严昌洪 主编本书是“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专辑,具体内容涉及:民国时期上海的中西医论争、从天津脚行制度看近代搬运业、清末武汉展览会事业的兴起及发展、近代中国抵货运动研究综述、民初新式文化群体消费思想述论等专题文章、史实考证、学术综述与书评,可供广大史学爱好者或其研究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