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孙中山研究林家有 主编《孙中山研究(第3辑)》在坚持阶级分析方法的原则下,借鉴了西方综合研究的理论,将孙中山的思想和实践作为整体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更加彰显了孙中山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从而加深了对孙中山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位伟大改革家的认识,恢复和显示了孙中山作为中华民族伟大代表和时代巨人的形象。这是孙中山研究的巨大发展和超越。
-
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徐秀丽 主编《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是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于2009年10月召开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学术研讨会论文的结集。《近代史研究》创刊于1979年,她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中国历史发展新时期的一个宁馨儿,携带着这个时代的强烈气息,因此,这次学术会议,是对这个时代和这个刊物的双重纪念。
-
这个天国不太平陶短房 著距今160年前,中国这片土地上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落第者洪秀全带着他的队伍席卷半个中国,使得清廷统治摇摇欲坠。14年后,天国运动失败。160以来,对这场运动中的人物、事件等诸多历史问题众说纷纭,贬斥者有之,推崇者有之,往往模糊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学者陶短房先生浸淫太平天国史料十多年,以其冷静的思维、生动的文笔一一细说当年历史风云,展示历史人物的原貌,回归历史的细节,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
被误解的中国梁柏力 著在近三十年中国再次崛起的同时,新一代史学家对明清经济和社会的研究,也出现很多新发展。这些史学家提出不少崭新的见解,反驳许多关于中国明清时代的传统观点——像闭关锁国、重农轻商、抑制市场、轻视科技、缺乏产权保障及法治精神等,都被他们质疑或否定,然后对明清历史作出了新的评价。这些新经济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对我们了解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有很大帮助。……可惜的是,中国新经济社会史的观点,仅于大学学术界中流传,或者应该说是部分大学学术界中流传。再加上很多中国新经济社会史的著作,都是英文写,只有部分被翻译成中文。因此一般人对中国新经济社会史都不大认识,而中小学的中史教科书,也没有提及这些新观点。本书的目的,就是把新一代中国史学家近二、三十年的研究硕果,综合起来介绍给大众读者,也即是所有关心中国的过去和将来的读者们,包括学术界和非学术界的人士,希望大家能够用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来看中国。
-
天下大案吴金良 编著1930-1950年是段非常的历史,段剧烈变迁的历史,各种新思潮百花齐放,人才辈出,举国上下都为国恨家仇而惯怒,有识之土为振兴中华而不懈斗争。但光辉后面总有阴影,复杂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复杂的人性和罪行,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大案、悬案在这一持殊的历史时期浮出水面,案中隐情悬浮,震慑世人。直至今日,案中未解之谜仍然令人不断揣测。《天下大案:1930-1950年中国著名历史悬案解密》解密的案件都是名噪一时的传奇案件,历史上曾震惊全国,乃至世界。如燕子李三行窃始末、孙传芳血溅佛堂、火烧白云观、清东陵两次盗宝等。案件中涉及的主人公也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如因为追求真理被关到集中营的经济学家马寅初、越剧皇后筱丹桂、让蒋介石闻风丧胆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等。《天下大案:1930-1950年中国著名历史悬案解密》以细腻、详实的笔触描述了那些让人怵目惊心、难以释怀的历史悬案,重启那段神秘的历史,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当年的血雨腥风,更能感悟今日的和谐与美好。
-
民国扬州旧事宗金林 主编《民国扬州旧事》共收录了民国年间反映扬州社会生活的文章近五十篇,约23万字,图片70多帧,同时还选录了民国期间《芜城怀旧录》《自勉斋随笔》等书籍中的相关资料,是反映民国年间扬州社会生活较为全面的一本地情书。
-
辛壬春秋尚秉和 撰《辛壬春秋》分辛壬大政记、各省记事、民党死事记、清臣殉难记、袁大总统事略等四十八篇,详细记录辛亥、壬子两年,即一九一一、一九二一年全国各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反映了清室覆灭、民国建立之际的社会变动,为这段历史留下重要而详实的历史资料。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 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书约70万字。1981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然后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了字体较大(4号字)的版本,不久红旗出版社还出了这部书的简本。这三个本子都经过多次重印。据我掌握的情况,它们的印数累计共300余万册。在屡次重印的过程中,曾经对个别字句作了修改,其中有的还是比较重要的修改。例如,在最初的印本中提到尼布楚条约中规定的中俄边界线时本应该写“外兴安岭”,错成了“大兴安岭”。这个错误在后来的印本中已经改正了。根据出版社的规定,改正个别字眼,虽然重印也不叫新的一版。所以至今出的书还是初版本,只是有第几次印本的不同。这次通读中,不免做了较多的修改。因此,我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书的第二版,并且请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红旗出版社在未做相应的修改以前不再出版这书的大字本和简本。这次虽然作了比较多的修改,但毕竟不是大改。这是因为:第一,这《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套装全2册)》的基本论点和总的体系我现在还不觉得有修改的必要。第二,如果现在来写这《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套装全2册)》,当然全书的面貌包括材料的取舍和论述的详略会有很大不同。但是我不能把1981年以前写的书改成1995年写的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理论与实践问题析微徐奉臻 等著由于历史一向偏爱统治者和胜利者,留存的史料必然带有某种选择性、主观性和相对性,从而呈现出不完整性和不真实性,而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也常常给历史蒙上层层迷雾,遮挡学者的视线,影响人们的分析力和判断力。史学功能的发挥,以对历史全面、客观的认识为前提。假如随意忽视,甚至损伤过去,假如在与政治的调情中将史学作为斗争的手段,势必导致知识依附于权力,使史学成为政治的附庸,史学的功能也会随之人为化与工具化,史学主体自然难逃思想奴化和人格丧失这一命运怪圈。于是,“假历史”遮蔽“真历史”,“片面历史”取代“全面历史”。而要克服解释历史的主观性与片面性,使史学走上打假的健全之路,则既有赖于史学主体智识水平及操作技术的提高,更有赖于政治文明的长足发展和史学工作者独立人格的形成。
-
北京地区抗日运动史料汇编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