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国史唯疑(明)黄景昉著;陈士楷,熊德基点校暂缺简介...
-
虎口余生记(明)边大绶等著本书收录了守郧纪略、汴围湿襟录、客滇述、平吴事略、攻渝纪事、平蜀纪事、平回纪略等十一部明代野史。
-
王夫之易学汪学群著从学术思想史与社会史结合角度研究王夫之学术,在学术界虽不占主流,但一些专家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开个好头。而以此方法研究王夫之的易学,这样的成果至少目前还未见到。本书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力图把社会史、学术思想史、易学史结合起来,把王夫之的易学置于清初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本书探讨了王夫之治《易》的时代,由引出发提示其治《易》的特色和思想历程;把王夫之的易学放在易学史当中,与历史上其他易学家进行比较,发掘他对《周易》原典诠释的新义;又结合明清之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学术变化,指出其易学别开生面之处。总之,证订词:《王夫之易学研究——以清初学术为视角》是一部从清初学术角度研究王夫之易学的专著。本书的特点在于把王夫之的易学置于清初的时代背景中,从社会史、学术思想史、易学史结合角度提示王夫之易学的特色及其别开生面之处。主要有三部分:第一探讨王夫之治《易》的时代及其特色和历程,第二发掘王夫之对《周易》原典解析的新义,第三,指出其易学思想上的贡献。本书旨在突出他在易学史上,尤其是宋易以来集大成的历史地位。
-
先秦诸子系年钱穆著《先秦诸子系年》是钱穆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包括考辨专文四卷,计160余篇,通表四篇,附表三张。前人考证诸子年世,多依据《史记》中的《六国年表》,然《六国年表》颇多缺失。钱穆通过研究得而复失的汲冢之《竹书纪年》,厘订其今传世本的错讹,然后以此来订正《史记》中的伪误和注释的抵牾,同时又遍考诸子之书,参证诸子之行谊及六国政事、年代、山川地理等,参伍以求,错综以验,定世排年,疏证细密。本书原名《先秦诸子系年考辨》。《考辨》四卷与《通表》四篇一一相应,第一卷考订孔子行迹与相关人物,第二卷考墨子、子思、吴起等,并辨老子其人其书,第三卷考晋、楚、魏、齐列国诸子,第四卷考春申、平原二君和荀子,至韩非、吕不韦。作者依次将先秦学术思想发展分为“初萌”、“酝酿”、“磅礴”、“归宿”四期。全书自孔子至吕氏,各家排比联络,一以贯之,对先秦诸子的生平事迹、学术渊源、各家思想流变辙迹一一加以考定,持论有据,资料翔实。<
-
二十世纪唐研究胡戟[等]主编<br>本书是对20世纪唐研究的百年回顾,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卷,共32章,四卷并各有概论,作系统的学术史式总结。评介内容以中、日学者的论著为主,兼及亚洲其他国家和欧美的学术成果。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采译,谨慎地对学术环境和学术成果作学术批评,并努力提供前瞻性的意见。以期一册在手,能通览20世纪的唐研究情况,方便掌握国内外学术信息,引为借鉴,避免重复劳动的浪费,扼制拼合抄袭作业,有裨益于21世纪学术的健康发展和进步。<br>本书是罗杰伟(Roger E.Covey)先生的唐研究基金会支持下举办的中国唐史高级研究班集体撰写的,各章作者均是该学术领域内研究有素的优秀中年专家,经过个人报名,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会遴选推荐,唐研究基金会确定的。国外研究情况得到多位外国唐史学者提供系统资料的帮助。自1996年起,历时五年,四次讨论,一再易稿才完成。内容涉及3900位中外学者的约12000条学术成果信息,相信应是每一位在新世纪里从事唐代学术文化工作的教师、学生、科研和编辑人员案头必备之书。<br>
-
激扬文字蔡庆新,姚勇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本书分为“少年篇”和“青年篇”两部分,共收入任弼时青少年时期的文章113篇,展示了任弼时青少年的心路历程。
-
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李申著编辑推荐:本书从哲学思想的发生、发展着眼,探讨了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时间上迄原始思维的发生发展,下至明清。内容涉及古代天文、数学、化学、医学、农学等主要学科和主要社会思潮。作者的考察表明,自然科学,也是中国哲学的基础。本书加重了现代思考的分量,就古代人对哲学人生的思考如何奠基于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潜在影响,作了深刻的发掘。本书以作者独到的观点,对哲学、自然科学、中西思维的异同都提出了不同于时贤的看法,从文字到内容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
盟水斋存牍(明)颜俊彦著;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标点《盟水斋存牍》是明崇祯末年广州府推官颜俊彦于任职期间所撰判语及公牍专集。
-
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葛兆光著:葛兆光在这本书里面讲到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还从家庭和仪式讲起,说到儒家和古代中国政治学说的形成;也简单地从老子到庄子,讨论道家的思想和影响,还讨论了古代中国和外部世界交往的途径,当然主要是从佛教进入中国的途径说起的……最后,特别介绍了古代中国的两个信仰世界,因为和其他文化圈比较起来,可能这种宗教界限相当模糊而文化层次相当清晰的信仰情况,在中国特别突出。::::::::::::::::::::请读片断:“亲迎”(男方到女方家去迎娶)到这个时候,算是记??礼仪完成,然后就是新媳妇拜见舅姑,行合卺礼――结成夫妇。有了夫妇,延续了血脉,和合了二姓。可是,原本同一的亲族扩大了,一姓成了二姓,那么如何处理这里边的相互关系,建立一个共同相处的秩序?正是在这种夫妇关系上,展开的一种异常复杂但又非常严格的家庭、家族、亲族共同体的关系,才显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特点:就是“内”与“外”的区分,即父母两族之间的差异。如:站在男性中心立场,妻子的父母即岳父母与自己的父母,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表兄弟与兄弟是不同的,姨与姑是不同的,舅舅与伯伯叔叔是不同的,外甥与侄儿也是不同的,外公外婆与爷爷奶奶是不同的……。在古代中国,凡是属于“同姓”,也就是父系一族的亲族,其亲疏地位都要高于母系一族亲族,这是没有疑问的一个原则。虽然说传统中国是“男主外、女主内”,但是在分别亲族的时候,男性一系的亲人,也就是父党这边的是“内”,而女性一系的亲人是“外”,俗话说,“胳膊肘子不能向外拐”,就是说,古代中国的感情和价值,是要尊重和偏向自己一姓的。有一句老话叫“女生外向”,就是说女子以后终究要嫁人,要到其他“姓”那里,站在外姓的立场上去,因为她们出嫁生子以后,最重要的亲人已经不再是她们自己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而是他们的丈夫和儿子了。这种男女、内外之分,在古代中国是很清楚的,也是很严厉的。要想消泯这种由“内/外”、不同姓之间的界限,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婚姻”,以前婚姻也叫“合两姓之好”。可是一家中间有了两姓,两家构成了一个族群,那么就有一个和谁亲,和谁疏,什么是主,什么是次的问题,否则就会大乱了。于是,围绕着婚姻关系,展开了家族内与外/亲与疏的秩序。第二个重要的原则,是长幼的分别。什么是长幼之别?很简单,比如说,在同一个brother下面,要区分的是兄和弟,在兄弟中间,要有排行,兄弟的配偶,要区分是嫂,还是弟妹,在同一个sister下面,要区分是姐、妹,姐姐的配偶要分出姐夫、妹夫,在同一个uncle下面,要分出伯、仲、叔、季,伯、叔的配偶,也要分清伯母、婶等等。更不要说同一系统下面,各种隔了一层的叔伯兄弟姐妹,更要用排行分清大小,以建立一个长幼次序来安排尊卑的秩序。此外,在过去一夫多妻制时代,还必须区别嫡和庶,也就是正房、偏房,“嫡”之外,“庶”还分姨太太、通房“/头的次第,她们所生的于女,还要按照母亲的身份,区别是嫡出,还是庶出,这里的区别就很大了。无论是国还是家,在过去的中国,直接继承权规定是给长子(嫡长子)的,从殷商以后,“兄终弟及”的传统结束,大概渐渐就形成了这样的规定。这种规定是为了保证传续的秩序不乱,血缘继承的统系不断。古代说“孝、。涕”,“孝”是指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忠诚与服从,这是天经地义的,孔子再三强调“孝”,是为了保证家族秩序中的辈分等级不要紊乱;“梯”是指同一代人中间,小的对大的的尊重与服从,按中国古代人的观念,这也是天经地义的。“兄弟问于墙”,就会被人笑话,而老话说“长兄为父”,则是说“梯”在某种时候,就转为了“孝”――都是长幼有序的意思依靠这种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建立起来的秩序,古代中国的家庭、家族、宗族,一层一层地放大和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个大的宗族组织,他们常常是居住在一个共同的区域,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有一个共同的词堂,有一份共同的宗谱。在古代中国,官府的实际管辖常常只到县这一级,而再下面则往往由家族、家族的共同体维持社会的生活秩序。在一个家族里,一些曾经中过举、人过学的人,或年龄与辈分较长的人,通常比较有威信,因而成为领袖式的人物。他们掌握一定的公产,对同姓的亲族关系进行协调,也通过他们与官方的特殊关系,保护他们的家族利益,维持这一居住空间里的权力,还要用家谱、族谱维持这群人的互相认同的亲密关系,特别是要用“乡约”、“族规”等等来确立这一居住空间的秩序。而使同一家族里的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们可以互相协调的,主要就是依靠“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观念、制度和仪式,这些观念、制度和仪式维持着大家族内部的团结和延续。::::::::::::::::::::目录:第一讲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一天圆与地方:天下、中国与四夷二古代中国对“天下”的怀疑与幻想三一个插曲:佛教传人中国与中国的“世界”观四利玛窦《山海舆地图》之后:中国世界观的转变第二件家族与仪式一从一百多年前的一次葬礼说起二称谓:汉族人的亲族分别三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四葬礼:亲族秩序的制度化与仪式化小结:中国家族与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第三讲国家与儒家学说一古代中国的秩序:从家庭、宗族到国家二儒学的起源三儒学是一种关于秩序的学问小结: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第四讲佛教传来的途径:以及关于古代中国交通渠道的猜想一西域丝绸之路的再发现二佛教自西来:传统的说法三疑问的提出:伯希和、梁启超与胡适的意见四有关西南通道与南海通路的猜测小结: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多元渠道第五讲佛教的东传及其对中国人的影响一关于印度佛教的传说二佛教对人世的基本判断:十二因缘与苦难人生三解脱之道:四谛、三学及其他四佛教传人中国及其在民众中的普遍影响小结:佛教思想的意义第六讲坛经与禅宗的故事一禅宗史上的一个著名传说及其象征的思想史意义二《坛经》本身的故事三《坛经》中的若干关键词第七讲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说到佛教中国化一佛教经典里的观音菩萨二观世音菩萨的各种形象及其故事三古代中国关于观音菩萨的另类想象四观音故事中的文化接触问题第八讲古代中国的道家:从老子到庄子一战国时代的道家二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道论二从老子到庄子四庄子论精神的自由与超越第九讲追求永生和幸福:古代中国的道教一外丹及其依据一内丹与养生三道教的神鬼谱系四沟通神鬼人的仪式五解决世俗困厄:道教的法术小结:道教是一种宗教,是一种中国的宗教第十讲古代中国的两个信仰世界一大传统与小传统二儒、道、佛以及其他各种宗教在民众生活中的混融三民众宗教信仰的基本观念四民众宗教观念的传播途径结语理解现代中国的途径一中国:从“古代”走到“现代”二中国(汉族)文化的若干侧面三中国(汉族)文化的若干侧面(续)四中国(汉族)文化的若于侧面(再续)五究竟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后记
-
世袭与禅让(美)艾兰(Sarah Allan)著;孙心菲,周言译艾兰教授是一位思想特异、独辟蹊径的学者,她在早年曾深受古史辨派的影响并醉心于结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本书是在其七十年代于伯克利加州大学东方语言系师从著名华裔学者陈世骧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的处女作。在这本著作中,她虽然和古史辨派的学者一样,抱着大胆怀疑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先秦时期和古史传说,但她并未停留在简单的证实或证伪上,而是出色地借鉴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与方法,把中国古典文献中有关尧、舜、禹、启直至商、周王朝的建立的历史传说当作一种观念运动所产生出来的历史来作全新的考察,从而揭示出隐藏在传说背后的深层结构,显示出历史的本业面目。美国达慕思大学的艾兰教授是与我相识多年的好友。在西方汉学界她已享有盛名,前几年由于她的《龟之谜》被汪涛博士译介到国内,随后又在国内出版过有关甲骨文和青铜器著录书,中国学术界对她也日渐熟悉,但对她最为学术界称道的有磁历史传说的研究著述却仍较生疏。蒙她相瞩,我请内子孙心菲女士和门人周言博士合作翻译了她根据博士论文改写的《世袭与禅让: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代说》一书,译稿审订已华,行将会梓,她要我在书前写几句话,我是颇感欣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