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血腥的皇权阮景东 著《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以明代政治斗争为主线,以明朝历代帝王为时间序列,重点讲述明代的君臣关系、政治博弈、朝局走向,以此展现明代的政治运行特点、帝王的心路历程、君臣关系的演进,以及臣子们为了维护儒家礼法所做的抗争,突出演示了大历史视角下的人物命运。
-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雷颐 著《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从李鸿章一生的重要奏折和信函切入,从“为官”、“外交”和“洋务”三个方面考察了李氏一生的为人和事功;既有对其官场老谋深算和打报告艺术的精微探析,更有对衰世忠臣在大变动时代里努力有所作为、又终不能有所大为的无奈与凄凉的同情与感叹,同时那个时代的政治与社会现况,在书中也有深刻的反映。《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对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重要奏折与信函进行了独到的解读,从中可以看出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也可以看出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李鸿章的官场心机、政治手段,尤其是其向“中央”打报告功夫堪称一绝。可以这么说,凡是有上下级关系存在的地方,本书都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
-
活在晚明3贼道三痴 著《活在晚明3:行乐直须少年时》接第二册,讲述了主人公张原赴松江为姐夫贺寿途中的故事。张原在杭州巧遇准备入京告御状的土司夫人秦良玉,张原通过与钟太监的交情巧施妙计,化解了秦良玉与太监邱乘云之间的矛盾。在松江,张原姐夫之弟觊觎张原婢女穆真真美色,妄图霸占,被张原狠狠教训。张原在松江文会中一鸣惊人,结识了很多朋友,因此有了结社的想法。回到绍兴后,张原参加府试,获得了童生资格。在杭州拜师之时,再次与董祖常起冲突,矛盾进一步激化。
-
活在晚明2贼道三痴 著《活在晚明2:如今却忆江南乐》接第一册,以主人公张原与讼棍姚秀才在省里的督学巡视绍兴时当堂比赛八股文开篇。这一比赛张原大胜,姚秀才颜面扫地,被剥夺秀才功名。就在张原去会稽与商小姐商议定婚之事当日,其师王思任也托侯县令来向张原提亲,阴差阳错,晚了一步,张原很为难。龙山灯会,张原与董其昌之子董祖常起了冲突,董祖常恨恨而去,埋下祸根。在此次灯会上,张原崭露才华,得到了杭州织造太监钟本华的赏识,随后在科举第一步童生试的县试中,张原名列第一。《活在晚明2:如今却忆江南乐》中,背景已拓展到绍兴山阴县之外,晚明时期的秀才、学人、宦官等依次登场,向读者展现了晚明时期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及充满矛盾的社会现实。
-
活在晚明1贼道三痴 著《活在晚明1:当时年少春衫薄》以大明万历四十年为历史背景,以绍兴山阴县读书人家少年张原立志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曲线救国为主线,描写了其在备考及考试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主人公张原的父亲在开封周王府为小吏,张原平日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奴张大春与当地讼棍姚秀才勾结欲图谋张家的田产,十五岁的张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挫败了这一图谋。为科举中第,张原拜会稽王思任为师勤学八股文。后在一次秋日游园时邂逅了美丽的官宦小姐商澹然,一见钟情,与其定亲。《活在晚明1:当时年少春衫薄》以悬念迭起又不失诙谐的情节向读者展现了晚明江南风物之美和少年张原求学的历程。晚明时期的饱学之士,如王思任、袁宏道、张岱等逐一登场,与故事情节形成浑然一体之势。
-
一入江湖岁月催秦江 著东晋末年,皇权式弱,群雄逐鹿,天下大乱。天师教被一些野心家利用,变得荒唐混乱。教徒们思想被控制,疯狂演绎一幕幕或血腥、或惨叹、或离奇的悲剧。小说悬念迭出,场面恢弘,介绍了诸多魏晋时期的人文知识,展现出一幅血雨腥风的历史画卷。
-
大国作手萨苏 雪珥 著清末社会大变局之下,从纠结于保江山还是政改的皇族贵胄,到曾经是天朝中流砥柱却最终倒向革命的北洋枭雄,从矢志改朝换代的革命党人,到各揣心思的投机分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都被时代的波涛裹挟着,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著名历史学者萨苏和雪珥首度联手,从晚清人物中选取40人重新解读,挖掘历史深处被忽略、被遮蔽的世态人心,透视面对政改困局与革命大潮时,朝野上下40个人的人生选择和真面目。《大国作手/清末政改与革命中的40人》中左右清末命运的这40张面孔,在政改中有着不同的利益述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也因政改得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如果你来扮演这40张面孔中的一个,你会成为哪一位?欢迎对号入座,欢迎拍砖。
-
唐代政治文明胡戟 ,刘后滨 编唐代,是我国封建时代政治高度文明的时代,《唐代政治文明》力图正面展示唐代政治文化,充分发掘其中蕴含着的许多高度文明的内涵,从唐代政体与吏治、法制与政德、帝制与礼仪和东宫与后宫四大方面系统的展现了作为政府最高领导人的皇帝的君权观和为君之道,行政体制、决策机制、官吏选拔、官员的考核以及官僚结构与官员的日常生活;唐代法制观念与立法原则、唐代的立法及法律体系、唐代的司法机构、唐代的诉讼审判制度、司法监督制度;皇帝制度、朝会礼仪、外交礼仪君臣的服饰;唐代东宫与后宫等等,深入的探研唐代政治文明。
-
顾诚著作全集顾诚 著“顾诚著作全集”汇集了已故历史学家顾诚先生毕生明清史研究的成果,包括《南明史》(上下册)、《明末农民战争史》、《明朝没有沈万三——顾诚文史札记》、《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李岩质疑——明清易代史事探微》。其中《南明史》和《明末农民战争史》是顾诚生前面世的两部专著,前者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后者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后三册主要收入他在明清易代史事、明代的疆土管理体制、卫所制度等领域的文章,以及在钩沉史料、严密考证的基础上所撰写的文史札记、随笔等。顾诚先生治学谨严,视学术为生命,是当代考实之学的杰出代表,其学术成果和历史结论在明清史学界具开创和奠基意义。
-
魏晋南朝宗王问题研究鲁力 著魏晋南北朝是宗王势力特别活跃的时期。唐长孺先生指出,像西晋那样重用宗室的情况,既不见于秦汉,也不见于唐以后,但却在不同程度上通行于南北朝,甚至延续到唐初,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政权结构有关。当时高踞于政权上层的是门阀贵族,西晋政权结构是以皇室司马氏为首的门阀贵族联合统治。皇室作为一个家族驾于其他家族之上,皇帝是这个第一家族的代表以君临天下,因而其家族成员有资格也有必要取得更大权势以保持其优越地位。西晋以后,除东晋皇室十分衰弱外,南北诸皇朝的政治结构依然没有变化,重用宗室的政策就得延续下去,这种情况与门阀统治共始终恐怕不是偶然。唐先生的这一结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魏晋南朝宗王问题研究》即是在这一认识的指引下,对与魏晋南朝宗王有关的若干问题所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