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雍正篡位说驳难杨启樵 著旅日清史学家杨启樵先生以自抒心机的雍正研究驰名学林,《雍正篡位说驳难》为这一方面最新成果的结集。撰写方法为“破”与“立”并行:所谓“破”,是对主张雍正继位出自篡夺的代表性观点,分题驳难,其对象包括清史研究巨擘孟森,前辈王钟翰,异军突起的海外清史学者金承艺,当今清史界重镇许曾重和杨镇,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诸贤俊,以及独树一帜的康熙八世孙金恒源。所谓“立”,特以《为隆科多湔雪篡位帮凶污名》《年羹尧与雍正的恩怨轇轕》两篇,发掘旧史料,提出新观点,以先贤时彦尚未尝试过的方法,为隆、年二人实未帮助雍正“篡位”提供佐证,值得特别关注。作者除了为其文精选秘档影像以佐文字外,还依据史料制成雍正即位后诸弟处遇编年表等,简明扼要,梳理清晰,可供广大对此历史悬案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
正儿八经说隋唐王玉伟 著那是一个带着一丝血腥的时代,但那也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如果不想被别人统治,唯一的选择就是统治别人。生于一个那样的时代,他们必须义无反顾地把时代当作自己的舞台。于是,顶盔贯甲的武将来了,他们在万马军中拼死冲杀,哪怕到头来身首异处,马革裹尸。摇着鹅毛扇的阴谋家来了,他们在庙堂之上设谋划策,滔滔雄辩,哪怕到头来家国俱碎,只是画饼。许多人不喜欢做历史研究,但历史本身却以无可阻挡的魅力让我们沉迷在了他的怀抱。
-
天衡顾宏义 著第一部全面观照宋朝与辽、夏、金、元四大政权和战消长的纪史宏构拨开金庸射雕三部曲的传奇迷雾为你展开公元十世至十三世纪中华疆离乱分合悲壮斑斓的历史长卷《天衡:十世纪后期宋辽和战实录》为“两宋烽烟录”丛书之一。作者依托翔实的史料,对公元十世纪北宋王朝完成中原统一之后,与北方民族契丹所建立的辽王朝相互间的关系变动,作全方位的观照。书稿共分《城头大王旗》《画策收南北》《呜咽高梁河》《拉锯战未休》《澶渊订和约》五章,加上一个追叙源流的“楔子”和一个总括大略的“尾声”。全书体例严谨,叙述流畅,形象可感,以其层次分明的叙述,独出机杼的见解,加上描绘清晰的地图配置,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本生动可读的通俗性学术著作。
-
天倾顾宏义 著本书为“两宋烽烟录”丛书之一。作者(顾宏义)依托翔实的史料,对公元十一世纪后期宋王朝与党项族所建立的夏王朝相互间长达百年的和战关系,以及辽、宋、夏鼎足而三的势力消长,作全方位的观照。书稿分《大漠落日远》《狼啸贺兰阙》《烽烟将军泪》《碧血铸吴钩》《边塞胡笳残》五章,加上一个追叙源流的“楔子”和一个总括大略的“尾声”。全书体例严谨,叙述流畅,文风洗练,以其层次分明的叙述,独出机杼的见解,加上描绘清晰的地图配置,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本生动可读的通俗性学术著作。
-
南明陆沉山高月阔 著《南明陆沉》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为我们讲述了南明这一段充满血与火,泪与罪的民族苦难史。作者围绕着政治和军事两条主线,深入探讨南明灭亡的原因。政治上重点深挖了这一时期的党争,从崇祯朝埋下祸根谈起,讲述了弘光朝的政治斗争,鲁王政权与唐王政权的矛盾,唐王政权和郑氏集团的矛盾、永历朝与绍武政权的矛盾,永历朝吴党和楚党之争,大西军、大顺军与永历朝的矛盾,大西军内部孙可望和李定国之争等等矛盾冲突,讲述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矛盾冲突及其导致政权灭亡的过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军事上讲述了弘光政权偏安一隅的思想以及借虏平寇、藩镇、求和等战略思想的错误及其导致失败的过程,并深挖了政治对军事的祸害,向读者分析了为什么说南明亡于汉族自己人的道理。
-
清史镜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等编《清史镜鉴:部级领导干部清史读本(第5辑)》收录清史研究论文44篇,分编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文物六部分,从不同侧面研究清代历史问题,反映清史纂修工作中形成的部分成果,为领导干部提供参考,并有益于学术研究。
-
读一点清史李洪峰 编2006年7月,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始编发内部刊物《清史参考》,每周一期,读者是部分中央领导及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全国各省区市有关领导同志。该刊择要刊发在清史纂修及研究工作中形成的科研成果,如实反映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情况,以期充分发挥清史纂修在资政、存史、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洪峰同志从2006-2011年间《清史参考》所刊发的244篇文章中进行精选,优中选优,以《读一点清史》为题结集出版。收入《读一点清史》中的67篇文章,都是在清史学界较有影响的专家所撰写,在篇目的选择上尽量做到涵盖有清一代历史的各个主要领域,以便能够对清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和历史发展过程提供一个概括的线索,有助于人们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和思考。
-
教坊记(唐)崔令欽 撰,吴企明 点校新唐书艺文志「乐类」著录崔令钦教坊记一卷。崔令钦自序云:「开元中,余为左金吾仓曹,武官十三二是坊中人。每请禄俸,每加访问,尽焉余说之。」他是很熟悉唐教坊中的人与事。天宝末,安史乱起,他与当时许多士人一样,避地江南,到达润州(今江苏镇江),「今中原有事,漂寓江表,追思旧游,不可复得,粗有所识,即复疏之,作教坊记」。可见,教坊记记事真切可信,与一般仅靠传闻的记载迥然不同,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
中国史前史读本石朝江,杨时兰 编著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爱我中华必须知我中华。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人们已经熟知。在《中国史前史读本》里,让我们沿着作者石朝江、杨时兰的思路去探讨中华民族的源头,探索中华文明的起始。
-
乾隆身世之谜于采采 编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公元1711年9月25日),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公元1799年)。他在位六十年,仅次于其祖父康熙皇帝,而其执政时间长达六十三年,年寿八十有九,堪称中国历史之最。 他少年时为祖父康熙皇帝爱重,青年时顺顺利利登基为君,开疆扩土,文治武功。在他的手中,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以巩固,社会经济文化亦进一步发展,大清的统治达到极盛。 乾隆皇帝的盛世功业为后世赞誉,然而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更有那说不尽的逸事、传闻、野史、秘辛。比如,他究竟出生在哪里?他的生母是谁?甚至,他是雍正皇帝的亲生骨肉吗?他是不是海宁陈家的孩子,被雍正用女孩调了包?一代雄主的身世之谜,引发后世众说纷纭。事实究竟如何?请看本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