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民国文存陈懷 著《民国文存:清史要略》主要内容包括:崛兴时期、隆盛时期、衰弱时期、灭亡时期、清之兴,自满洲始。满洲建国,自古唐虞时,有肃惯氏者,来献弓矢;成周之初,敷入朝贡;后漠时,亦称挹娄;北魏之世,析为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湼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总谓之勿吉。而隋唐以来,称为棘辑,则南北方言译转之异也。七部之中,粟末、黑水为强。唐睿宗时,有大祚荣者,为粟末部长,国势大张,羁縻黑水以下诸鞣鞨部,受中国封为渤海郡工,后遂改刚号为渤海等。
-
洗冤与治吏崔岷 著在清朝入关后的十个皇帝中,嘉庆帝虽称不上雄才大略,但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他也曾想励精图治,在乾隆帝去世后的第五天,果断出手,粉碎了盘根错节的和坤贪腐集团。为了平反冤狱,了解地方吏治民情,他命令受理所有的京控案件。实行的结果,虽平反过一些冤假错案,但却遭到了官僚群体的层层抵制。官官相护的恶习往往将原告变成被告,变成诬告。怠惰偷安的官员可以将一件京控案的审结期限一拖再拖,甚至于导致上诉者财尽人亡。贪官污吏劣幕刁讼更乘办案的机会上下其手,敲诈勒索,往往使诉讼双方倾家荡产。旧的冤案未了,又滋生出大量新的冤狱。京控的失败打碎了人们对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迷信,从而产生可怕的后果。《洗冤与治吏:嘉庆皇帝与山东京控》探究清朝嘉庆时期京控案,嘉庆皇帝透过山东京控了解士民的诉讼蒙冤,也看到积重难返的地方吏治。
-
帝国暮色陈生玺 著这本《帝国暮色:张居正与万历新政》(作者陈生玺)是关于研究其政治思想史的专著。《帝国暮色:张居正与万历新政》分为张居正其人——外儒内法;考成法与万历初年的改革;考成法与万历初年的改革;打击反对派与夺情风波;张居正之死与人亡政息等数章内容。
-
东晋风云孙峰,孙艺真 著《东晋风云(第1卷)》是解读东晋十六国最详尽的著作;东晋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五胡乱华杀戮汉人无数,北方大片领土被胡人占据——其中很多并非与华夏同源,而是属于高加索、西亚人种,这些狼性种族异常残暴,行军打仗时不带军粮,杀汉人为食。如若不是东晋几代将军拼死抵抗,华夏文明甚至有可能被彻底消灭!东晋偏安一隅,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名士辈出。东晋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
诡诈三国刘不备 著遥想当年,各路人马以大地为砧板,以众生为鱼肉,肆意PK,轮番上阵,遵“天意”,逆“天道”,玩权术,玩权谋,为的是不做龙套帝,争当男一号,上演了史上最具娱乐精神的高清无码大片。刘不备编著的这本《诡诈三国》以史实为唯一依据,去伪存真,把英雄请下神坛,不再怪力乱神,不再状智成妖,不再天命攸归,使人物回归本色,让历史恢复原貌,读罢一部《诡诈三国》,悠然开悟:历史如晦,世事如棋,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永远不变的人性。
-
三国志陈寿 著《家藏四库系列:三国志(插图本)》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书中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深受后人推崇。
-
元史二种柯劭忞,屠寄撰 著《元史二种(套装全2册)》收《新元史》和《蒙兀儿史记》,这是两种可与《二十四史》中的《元史》并立的重要史籍。柯劭忞用了三十年时间,对《元史》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充实,终于在1922年完成了257卷150多万字的《新元史》。中外学术界对《新元史》作了很高评价,认为此书集500多年各家研究之大成,补充了许多新内容,纠正了不少错误,编纂严密。
-
非常规则任恒俊 著《非常规则:晚清社会的真实游戏》用当事人的第一手材料,史籍、笔书信、日记之类,揭示晚清官场腐败的细节,从一个侧面反映帝国夕阳官场政治的缕缕折光。作者指出,官场腐败除了官吏的道德败坏的原因,主要是封建政体自身的问题。
-
清史文苑薛瑞录 著《清史文苑》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评价了洪秀全的思想脉络和功过是非。对目前史学界在此领域争论颇激烈的诸多问题,也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譬如,有种观点认为,东王杨秀清代天父传言的举动在建都天京以前是革命的,主要是为了教育群众,拥护天王,同心协力,杀敌立功。只是到定都南京以后,传言才是针对天王和诸王的,内容突出了杨秀清自己的功劳和作用,以及权力的再分配等问题,因而消极作用十分明显。作者不同意这种观点,指出: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从来就不是什么革命行动,而是借机夺权的一种手段。
-
秦史求知录祝中熹 著 赵逵夫 编《秦史求知录(套装全2册)》分甲乙丙丁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秦人与西周王朝的关系、秦人远祖考、阳鸟崇拜与“西”邑的历史地位、春秋秦史三考、“废井田,开阡陌”刍议、战国秦汉新爵制的社会基础和历史作用、秦始皇与赘婚俗、青川秦牍田制考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