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清史讲义孟森 著《传世经典文库: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本书科学考订了清代种族及世系,揭示了八旗制度的真实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诸多重要史实和核心问题。
-
明清史丛说汪荣祖 著《明清史丛说》收录了史学大家汪荣祖先生在明清史研究领域的文章共十三篇。专题论文九篇,涉及明清帝国的诸多重要议题,如明清帝国版图的变迁、生态危机、知识流通、英雄人物抉择的成败、秦淮河畔的文学想象与历史记忆、明清之际的大变局、满族汉化之争、晚清自强运动失败之因、慈禧历史形象的形成等。书评三篇,犀利地剖析了三部明清史研究的专著,直陈其得与失。另有一篇短文解读圆明园的西洋楼。《明清史丛说》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极其开阔的研究视野,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明清史的重要见解,也是作者在明清史坛辛苦耕耘的心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汉魏洛阳故城编年史桑永夫 著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始建于西周初年,废弃于唐初,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都城的遗址,都城历史长达330多年。《汉魏洛阳故城编年史(修订本)》以编年史的形式介绍了洛阳故城的起源、发展、高潮、衰落、灭亡全过程。汉魏洛阳故城编年史,将汉魏故城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以时间为顺序排列起来,历史与考古呼应,既是对历史的印证,也是对考古的研究。
-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汉王朝葛剑雄 主编《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中国历史上八个主要朝代(秦朝、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为宏大背景,从把握相关历史时期的脉动和发展入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各个朝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宗教、法制等领域的历史大事和兴亡嬗变,生动描写了发生在各个历史时期令英雄扼腕、催凡人掬泪的历史故事,将历史上那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治世的良策、祸乱的渊薮总结出来,结晶出可警醒后人、观照当今的历史启示。在中国历代的大一统王朝中,汉朝历时最久。本书从汉朝历史中选取了若干片断,如楚汉之争、西汉初的内外政策、汉与匈奴、汉武帝的晚年、空前的疆域、王莽、商人与商业、汉帝国与世界、东汉的党锢、汉魏禅让等,希望能从新的视角提供历史的启示。
-
清宫秘史郭文钠 编著《清宫秘史》由郭文钠编著,主要内容:数百年前,一群勇武的女真人,伴着金戈铁马从白山黑水间一路驰来,他们用与生俱来的豪放和骁勇,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是一个将皇权斗争、宫闱情仇演绎到极致的王朝,也是一个将官场倾轧、奇案冤狱浮沉于权势之内的王朝。不论是皇太极和海兰珠感天动地的旷世恋情,还是康熙帝削藩平叛定江山的文治武功,抑或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波诡云谲……一幕幕过往的传奇,就是一幅幅大清王朝发展的历史画卷。然而,美人迟暮,英雄白发,任曾经辉煌无数,最终只能换来一声叹息。《清宫秘史》适合历史爱好者阅读。
-
中华通史·第1册陈致平 著《中华通史》是一部普及性的通史巨著,其内容,据作者自言:“但求浅易,不求深入,只是将一部中华民族历史,平铺直叙,交代明白而已。其目的,一是希望能使读者,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活动,有一个通盘的概念。二是希望能使读者对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三是在文字组织方面,用讲话方式,原原本本说来,希望能给读者一个一气呵成、一目了然的印象。这样,庶几能达到一个“通”字,以企能符合一般常识性与普及性的要求。”全史之前有一“中华五千年历史要略总述”,以简洁的言语提纲挈领,厘清若干历史观念,之后寻迹探进,以朝代为单元分篇讲述。本册由史前讲至春秋战国时代。
-
清华元史·第2辑姚大力,刘迎胜 主编《清华元史(第2辑)》由清华大学国学院主办,收录元史研究文章17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是国内元史研究最新成果的集体显示。
-
《春秋》《左传》今读张惠民 著《春秋左传今读:人间一度春秋》是在课堂上领导学生阅读《左传》这部经典著作时用的讲稿,他用更接近“通史”的叙述方式将这部编年史的著作进行了重构,并用现代白话文的语言形式将其叙述出来,但保留了原作者的思想视角和具体观点,同时也将原作的整体思想面貌和丰富的具体内容全部包含在自己的这部学术著作中。
-
清史译丛第11辑董建中 主编本专辑“中国与17世纪危机”,选译的是与中国研究(但不限于中国)有关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四组。董建中编著的《清史译丛(第11辑中国与十七世纪危机)》收入的许多文章在探讨17世纪危机时,都提到了一个因素——气候。越来越多的学者同意这是17世纪普遍性危机的背后原因。第四组的一篇文章,即杰弗里·帕克的(《危机与灾难:17世纪全球危机的再思考》(2008),对17世纪气候灾难与危机的关系进行探讨。文章最后,作者的关怀指向了我们当下21世纪的气候现实,17世纪的历史直接与现实联通。
-
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张朋园 著《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叙述梁启超早期的思想及政治运动, 从他二十二岁开始关心国事起, 到三十九岁辛亥革命为止, 其目的是“说明任公在清末十八年间的行谊, 由求变的思想以至于与革命运动的合离, 并在合离的经过中检讨其对于清季革命的影响及其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