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清朝全史郑永安 编著《清朝全史》以宏阔的视角,科学的历史观述载历史,将中外历史汇聚成见微知著、借古鉴今的智库。讲述一段历史,阐释内蕴的智谋,融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引导读者阅读一幕幕生动的清朝历史风云,了解一位位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从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深入挖掘古人智慧精华,让读者轻松获取领悟历史智慧的捷径。《清朝全史》由郑永安编著。
-
太平天国史论王国平 著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从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到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前后历经十余年。在这短暂的十余年中太平天国革命建立了诸多辉煌的业绩,建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革命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鼓励发展农业、商业;派兵北伐、西征,与曾国藩、李鸿章领导的湘军、准军进行斗争,等等。《太平天国史论》收录了王国平有关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文章30篇,其中22篇曾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分别对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以及胡林翼与湘军展开了研究与探讨。
-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著《明朝那些事儿:典藏全集》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
纤微编王曾瑜 著治辽宋金史杂谈,回眸中国古代地方政治的贪腐与黑暗,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士风和名节浅谈……
-
清朝三百年史张杰 著本书自1583年清太祖努尔哈齐起兵,至1912年末帝溥仪退位,系统全面论述了有清一代300年的历史,再现清朝满族统治者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实事求是地反映清史真实面目。作者张杰依据近30年的清史研究成果,首次将清朝历史划分为“百年兴起”(1583—1683)、“百年盛世”(1684—1795)和“百年变革”(1796—1912)三个历史阶段,打破了通常朝代史分为“兴盛”、“衰亡”两分法的传统,并摆脱旧史学“满清”学术定性的束缚,具有学术创新精神。 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
汉朝其实很疯狂罗杰 著《汉朝其实很疯狂》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描写了汉高祖刘邦从一个秦朝小吏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的传奇历程,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用当下社会、网络的流行词语,结合时下热点事件、生动的描绘了汉代建国时间的诸多历史人物、风云事件,用新的视角如同描述身边故事一般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著名典故加以表述,借古喻今,让读者在充分体验阅读快感的同时轻松的了解历史,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
三国志(晋)陈寿 撰,(南朝宋)裴松之 注《三国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纪传体断代史。西晋陈寿撰,六十五卷,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全称前四史。分魏、蜀、吴三志,分别记载三国的历史。三志本独立。后世始全为一书。只有纪、传、无表、志,记述较为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引书一百五十六种,注文超出原书数倍,保存了不少史料。陈寿所撰的《三国志》作为较完整地记叙中国古代一个极有异采的历史时期的唯一存留至今的史著,在诸多的古史书中,确实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
三国CT古金海 著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屡败屡战的刘备而不是已经一统中原的曹操或稳据江东的孙权?曹操杀吴蜀无数英雄豪杰,更诛杀曹氏集团许多核心人物——谋士、导师、国医、统帅,甚至还有国母,为什么还能底定中原?刘备做人有一个特点,每投靠一个人,就背离一个人;刘备打仗也有一个特点,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败,败后再战。为什么麾下战将如云?谋士死力?孙权走过的是怎样的一条艰辛而羞涩的建国道路?孙权怎样在自己庄园的后院放了一把火?孙权的子孙们怎样把朝廷变成血淋淋的屠宰场。最后毁掉了自家的山水庄园?《三国CT》将一一为你解答!《三国CT》说三国,说三国的那些英雄们、狗熊们、可怜虫们,其实相当的成分,是在说自己,说自己的幼稚、短视,说自己的褊狭、浮躁,说自己的彷徨、苦闷。
-
三国志(晋)陈寿 撰,(南朝宋)裴松之 注《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
宋史瞥识罗炳良 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宋史瞥识》包含的内容,是我1987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至2010年7月病疗复出之后23年间撰写的有关两宋研究方面的文章。因为学识浅薄和其他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宋代问题作全面、深入、系统研究,只能围绕若干专题断续考察,犹如惊鸿一瞥,匆匆掠过,虽得到些肤浅的了解,但却没有全面认识,故取名为《宋史瞥识》,非尽为谦逊,亦记其实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史”字多种含义,其中史官、史书、史学、史事是几种主要的内涵。故《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宋史瞥识》的“宋史”也取广义,包含宋代历史、宋代史学、宋史学史或日宋史研究史3个部类的研究文章。大抵1995年9月以前,我的专业方向是研究宋代历史,所以前3编中的内容,除研究范仲淹的3篇文章是2006年12月中国范仲淹研究会成立前后撰写以外,其余全部完成于这个时期,属于宋代历史研究的范畴。1995年9月以后,我的专业方向改成中国史学史,其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就是两宋史学,遂由过去研究宋代历史问题转为研究宋代史学问题,故第四编和第五编内容是研究两宋时期宋人史学成就和文献学成就的文章,属于宋代史学研究的范畴;而第六编则是对元代至当代学者研究宋史所获成果的研究,即宋史研究之研究,属于宋史学史或日宋史研究史研究的范畴。这个过程,大致反映出我从研究宋代历史,到研究宋代史学,再到研究宋史学发展史的历程,是以用2002年12月17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的《研究历史应当兼顾史学史》一文作为本书序言,可以看出我的摸索过程和认识轨迹。鉴于国内宋史学界有把10世纪至13世纪宋、辽、夏、金民族政权鼎立时期的历史称作“大宋史”的习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宋史瞥识》也收入1篇研究辽代文献和1篇评论西夏史著作的文章,略述所本,以示有所依据,庶免为例不纯之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