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西夏社会文书研究杜建录 等著《西夏文献研究丛刊:西夏社会文书研究(增订)》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收集整理国内外所藏西夏时期汉文和西夏文的社会文书,是迄今为止该主题最完整、规范和权威的整理项目。对于缺失于正史记载的西夏时期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活动提供了全面的、具体生动的资料。
-
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中国·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大东文化研究院 合编中韩交往忠实记录 汉字文化历史样相国际合作学术成果 域外汉籍珍本丛书2010年5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越南汉喃研究院合编的《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二十五册),该套丛书是中国周边国家所藏汉文历史文献资料在中国国内的首次大规模、原创性的出版,为学界提供了经由“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出版至今广受海内外各方好评。开展“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即发掘和利用中国周边国家所留存的文献资料,借助“他者”眼光考察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认可,而作为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支撑,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出版至为关键。因此,本着坚持学术、服务学术的一贯宗旨,在越南燕行文献成功出版时隔一年之后,复旦大学出版社又再次推出了这一套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合编的《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套装共30册)》。韩国汉文燕行文献,是指历史上朝鲜王朝的使节往来中国明清两朝而留下的有关中国的文字记载。这些文献因形成时代的不同,分别以“朝天录”(明代)或“燕行录”(清代)为题,而学界一般习惯将其统称为“燕行录”。它们几乎都用汉字书写,时间跨度从明初一直到清末,目前留存的文献数量大约有五百余种,其篇幅从数千字到数十万字不等;其作者群体构成广泛,既有朝鲜使团的正式使节如正使、副使、书状官,也有随行人员如子弟军官、通事(翻译)等。其记载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有对中国山川风貌的描写、风土民俗的记述,有对中国时事政治、经济、文化动态的记录,还有朝鲜人与中国士人的交流笔谈、诗文酬唱等等,总的来说这些都是与中国历史文化直接相关的资料,而且由于作者外来者的身份,其观察和记录往往比中国本土同时期的记载更为细致,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在韩国国内,将燕行文献视作国家重要的历史遗产,历来十分重视其整理出版。截至目前,已经出版的燕行文献主要有《燕行录选集》(两册)、《燕行录全集》(一百册)、《燕行录选集补遗》(三册)、《燕行录全集日本所藏编》(三册)等,几乎涵盖了现有的燕行文献。不仅如此,新的燕行文献的发掘和整理工作,还在不断延续。应该说,燕行文献的出版在韩国已经相当发达,但是对于这样一批对中国历史研究意义重大的文献材料,以往在中国国内却鲜见流传,更谈不上规模化的出版。许多早期研究燕行文献的中国学者,无一不是在韩国如获至宝后开始自己的研究,而直到今天,由于国内收藏有限,不少学者仍需假道国外,辗转利用,多有不便。目前,在学界和出版界的共同推动下,在中国国内系统性地出版韩国燕行文献的工作已经被提上日程,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这一套《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套装共30册)》的出版,可算是一个开创性的标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套文献的出版,并非对韩国已出版燕行文献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精挑细选、注重研究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次出版活动,更是中韩双方学界开展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套装共30册)》的编撰出版,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的一个学术合作项目,文史研究院与东亚学术院都是以东亚(亚洲)研究为旨趣的学术机构,双方因共同的关注走到一起,于2008年签署了全面学术合作协议,而在中国出版《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为中国学者提供研究材料的便利,成为双方合作框架下的第一项具体举措。整套丛书的编撰工作历时近三年,期间双方开展了频繁的双边交流,还专门召开了三次编撰讨论会,正是在中韩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今天这一重要学术成果的问世。《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套装共30册)》全书共收录韩国汉文燕行文献三十三种,在文献的选取上,中韩双方的学者进行了反复的磋商,既考虑文献的代表性和史料性,更注重文献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实际价值。就成书年代而言,选本最早为十五世纪末(明成化年间)的《飘海录》(崔溥),最晚为十九世纪末(清光绪年间)的《领选日记》(金允植),其中成书于明代的十二种,成书于清代的二十一种,既考虑明清两朝时段上的覆盖性,又考虑年代分布上的均衡性;就文献形式而言,选取的绝大多数为文字性材料,体裁主要为日记体,个别为诗歌体,同时也选取少量珍贵的图像性的材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朝天记地图》(郑斗源);而就具体篇目而言,一方面,既选取中国学者本已熟知的文献,如《飘海录》、《热河日记》(朴趾源)等;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选取以往中国学界关注不多但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献。这套文献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为每一种燕行文献所撰写的解题上。对于所选取的每一种文献,首先由韩国方面邀请本国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韩文解题,就文献版本、作者生平、出使背景以及记载内容等做概要性的阐述;然后,由复旦大学方面负责翻译成中文,并组织中国学者对解题进行补充修订,其核心的工作是添加关于该文献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参考价值的评述。如此一来,最后完成的解题是在综合了中韩双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的精确介绍和恰当评价,从而为文献的阅读者和利用者提供一个基本的知识背景。而解题撰写的过程本身,也是中韩两国学者间开展学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除了解题之外,全书末尾还附录了明清两代朝鲜王朝遣使中国一览表,这个数据表通过整理《朝鲜王朝实录》和《同文汇考》等文献而编成,亦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此外,《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套装共30册)》的出版方式是首先对原始文献进行高分辨率的影像采集,再进行影印出版。在韩国方面的大力帮助下,所收集到的提供拍摄的原始文献,绝大多数都是目前韩国国内所能找到的品相最好的版本,而这些影像的出版,也得到了相关图书收藏机构的版权授权。而这样一种出版方式,就和直接影印韩国已出版的燕行文献集的方式有了本质的区别,它更直观地展现了文献的原始面貌,从而也使得整套丛书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性和较高的收藏价值。正因为这套丛书具备珍贵的文献价值、重要的史料价值、极高的学术价值,所以在它编撰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关注,它相继得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并作为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的科研项目得到扶持。我们还看到,不少关注燕行文献的研究者,通过网络论坛、微博等途径,表达自己对文献出版的期许,并称此举有“造福学界”之利。如今这一套丛书终于得以出版发行,衷心希望这一合中韩双方之力的学术结晶,能够为中国学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为历史研究开拓更为广阔的视野,为中韩文化交流续写崭新的篇章。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雾满拦江 著《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是《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三部,描画了自康熙末年诸子争立至嘉庆初年平定白莲教约80年间的历史。其中以雍正、乾隆两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伐贯穿全篇,而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则是作者全力论述的重头戏。书中,雍正帝矫诏篡位,残杀兄弟,屠戮功臣,摧残士人及神秘被刺,乾隆帝两平准噶尔、大小金川之战、缅甸之役等丢人现眼的“十全武功”,惨烈的文字狱及各种宗教起义,都得到最优特色的体现。作者眼毒心明,无情地拆穿康雍乾三朝所谓盛世的谎言,将雍正、乾隆内心的阴暗与变态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足以令深受教科书毒害的读者大跌眼镜,脊背发凉。对战争的描写,尤其是岳钟琪、兆惠、福康安等名将的功业都有着非常精彩的体现。比之于前两部,本书的写作技法更为纯熟,勾画更为精巧,对人物的论述更为精辟,文字更为流畅生动,考证也更为翔实有力。老雾毕竟是老雾,每次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期待。
-
理说明朝朱晔 著《理说明朝》以明朝16个皇帝为主线系统地层现明朝历史的全貌,在皇帝的后面穿插当朝的典型人物以丰富明朝历史的内涵。《理说明朝》中蕴含着三个方面的“理”:一是梳理,即帮助读者梳理大明王朝的历史脉络;二是道理,通过阅读历史人物的经历,能归纳出其中的人生道理;三是明理,历史都是后来人写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可能完全不同,通过多个角度的阅读,帮助大家明晰历史事件的真相。《理说明朝》涉及的历史事件都源于正史的记述,作者希望通过连续地记录某个朝代或者某个人物的完整事迹,让这些“沉睡”的历史人物鲜活起来,让我们现代人感觉历史人物就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能“亲眼看到”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出演。
-
明清档案与史地探微郭美兰 著《满族(清代)历史文化研究文库:明清档案与史地探微》特色:一从内容看,主要围绕档案、边疆、民族及社会热点问题,而尤以卫拉特蒙古和新疆、北疆地区历史,西藏和藏族历史为主,也兼及清代宫廷史;二从形式看,可分为史地探微、档案评述、随笔杂谈;三从所利用史料看,大多以学界鲜见利用的满文档案为主,又兼及相关汉文档案和诸多文献。
-
郑天挺隋唐五代史讲义郑天挺 著,王力平 等整理《郑天挺隋唐五代史讲义》是根据已故郑天挺教授20世纪30—50年代先后在浙大文理学院、北大历史系、西南联大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系开设“隋唐五代史”课程,还曾在北大“文科研究所”与陈寅恪先生共同指导隋唐五代史研究生。在这些教学与科研实践中,郑先生留下了有关隋唐五代史教学和研究卡片600余张,这些卡片内容丰富,涉及广泛,不仅包括了隋唐五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的系统研究,还包括对边疆史地和民族关系的深入考察,以及史学方法的探讨等。本书即根据这些卡片整理而成。
-
炉边话明史金性尧 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明代的选秀女、明宰辅掇录、晚明的太监政治、明清的太监、明清的布政使、明太祖与孟子、明太祖文集、明成祖父子之成败等。
-
西夏学杜建录 主编《西夏学》第七辑是\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的第二部分,即\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专号\(上),收录国内外西夏学研究论文共42篇,内容包括了对西夏文献中西夏文文献、黑水城汉文文献等的考证,西夏碑文以及西夏文书的研究等。
-
西夏学杜建录 主编《第二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上):西夏学(第7辑)》主要内容包括:西夏时期的武威、西夏官式建筑再探、唐古特国的起源问题、细腰胡芦诸寨地望考辨、宋代大顺城址与大顺城防御系统、西夏河西地区基层社会考察、西夏建张掖龙王庙史迹考述等。
-
清史讲义孟森 著《国学基本文库:清史讲义》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通过对各种史料的考证,考订了清之先世源流,揭示了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核心问题。全书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等部分,特别肯定了康熙帝削平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收抚外蒙古、亲征噶尔丹的重大功绩,对雍正帝也作了“好名图治,于国有功”的评述。此书对清朝二百余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是有关清史问题的重要著作,为研究清史者必读之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