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资治通鉴的现场解说张瑞元解说中国人权力游戏的巅峰之作汲取古代人生存智慧的不老之泉说故事,论人物,侃八卦,纵论古今,参破《资治通鉴》的珍珑棋局.是非纷纭,和司马光一起看一出跳脱飞扬、热闹非凡的历史大戏。司马光和他的助理们以渊博的学识和风流的文采将1300多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写得条分缕析、异彩纷呈,然而,今天的菜乌们却在看到满篇的之乎者也时却步不前。本书变文为白,举重若轻,将一部《资治通鉴》变成一本穿越历史迷雾的闯关秘笈,处处有景致,处处是故事。在这里,历史不再仅仅是隔岸观火的铁马冰河、杀戮遍地。不论是你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还是雾里看花怎么也看不透的小小阴谋,作者都为它找到了就在你身边的生活细节。于是历史的黑洞在现实的观照下,变成一条任你来去自如的时光隧道。在你为历史的诡谲和作者非凡的洞察力拍案时,不禁也会为生活的巧合和作者嘻哈俏皮的语言会心一笑。
-
趣读史记2许晖、郭灿金一部史家之绝唱,一曲无韵之离骚。《史记》作为我国史学的典范之作和不朽的文学经典,一直被后世所欣赏、阅读和研究。本书作者是两位年轻的学者,他们以新奇、别致的现代观念和现代视野,对《史记》所涉及众多人物逐一品评。论古而鉴今,深刻、犀利;品人解事,妙语迭出,让人捧腹。饿死的不是当官的就是有钱的,小人物不得好活,大人物不得好死。史记中著名的饭局,牛吹得大当皇帝,牛吹得小被杀头,秦末汉初杰出人物的出身分析。灿金,人如其名,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河大校报上登过他采访我的文章,文采斐然,时有经典之句,特别是标题《归光配制的一坛琼浆》,于我印象极深,它道出了时间对我解读《史记》的巨大影响。事实的确如此,不是我因读书读懂了《史记》,而是六十年酸甜苦辣的人生让我理解了《史记》。对于我的解读,灿金是第一个发表如此看法的采访者,后来者无出其右。他的文章使我看到一个充满智慧的郭灿金。——河南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十大名嘴” 王立群“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被后世人们反复品读。 本书作者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以现代观念洞察历史玄机,对《史记》做出了新奇、别致的解读。深刻,犀利,谈古鉴今,痛快淋漓;风趣,幽默,新编妙解,让人捧腹。
-
秦风Ⅰ淹死的鱼有多少悲哀与苦楚的灵魂在古秦的残垣边徘徊?旷古烁今的情仇爱恨,史上最凄美的爱情小说。草长鸢飞,爱恨情仇化作情风,在金戈铁马的年代演绎的一曲婉转回肠的挽歌。身逢乱世的倾国佳人,拥有不世军功的骁勇将军,成就千秋霸业的千古一帝,驰骋于大漠的匈奴可汗……,让秦风带您追忆那段倾城之恋伊人自泣,恍如隔世的情仇;帝王一剑,绝似未眠的浓殇;秋风吹散她倾城的宿命, 落日照着她化蝶的眼睛, 情丝挥斩千次却断不了。一世情缘几度春风,不过是一城飞絮,长恨亦无用。[人物简介]阿犁:匈奴草原上最美丽的公主,却一生颠沛流离,能爱却不能爱,能恨却不能恨。蒙恬:秦国大将,即使遍体鳞伤,也要将阿犁拥在怀中。赢政:千古一帝,有着一统流过的霸气,却无法将最爱的人留在身边。冒顿:匈奴太子,纵有举兵迎回阿犁的能力,却无法得到渴望的爱情。蒙毅:爱着,痛着,护着,却始终未将爱意告诉阿犁。[内容简介]拥有绿色眼珠的匈奴与赵国的混血公主阿犁,被匈奴侧妃阏氏流放中原。在秦国时,被秦国大将蒙武的儿子蒙恬收留。在朝夕相处中,培养出青梅竹马的感情。然而因为阿犁的异族血统和低下身份,蒙氏主母田夫人从中阻挠,趁蒙恬出征时企图杀死阿犁,当阿犁再次被秦王赢政救起时,却丧失了所有记忆,并被秦王带入皇宫,赐名芷阳。当蒙恬再度找到阿犁的时候,她已贵为秦王的宠姬。爱人相见却不能相认,备尝咫尺天涯之苦。善良的阿犁无心与秦王的妃嫔争宠,但却因为秦王对她的宠爱而招来杀身之祸。为了救被困在火场中的阿犁,蒙恬奋不顾身冲进火海中。而阿犁,也在这场大火过后恢复了记忆。但回忆并未给她带来幸福,面对两个同样爱她的男人,阿犁陷入痛苦中。而此时,秦国统一列国的战争已经拉开帷幕,内宫斗争也风生水起,阿犁深陷嬴政与蒙恬的爱恨中,终被卷入朝堂、内宫势力之争中。另一方面,远在匈奴的太子哥哥冒顿,为了寻找挚爱的阿犁,只身前往中原找寻,到底4个人的感情在金戈铁马的年代将如何发展?本文文风绚烂,语言清新,笔触细腻,加上作者的文化历史底蕴相当浓厚,情节设置高潮叠起,紧紧扣住读者的心,让人有一气读完的冲动。是目前市面上众多描写古代宫廷言情小说中出类拔萃的作品。把现代的言情剧放在古代宫廷的场景中去讲述,再加上一些历史英雄人物等来烘托出爱情的凄美,是目前较受读者追捧的一种小说模式。作者的小说在网上连载后,收到众多读者的追捧,三个月创下近57万的点击率。
-
中国简史吕思勉《中国简史》(上下)是民国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历史教科书,是中国史学大师最优秀的历史普及读物,由中国卓越的史学大师、杰出的历史普及作家吕思勉所作。 中国人都知道韦尔斯和《世界史纲》,知道房龙和《人类的故事》;更应该知道自己的韦尔斯、房龙;自己的《世界史纲》和《人类的故事》。
-
说史记王肖杰《史记》里记载的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有将相、文臣、帝王、侯爷、英雄人物等。本书以普通老百姓平常说话的语气,娓娓道出该伟著中的这些历史名人的那些事儿。
-
半夏读《史记》半夏本书关注《史记》中的几个点,通过作者颇具特色的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向你展现他对《史记》读后的感想。该书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几个人读《史记》就会有几个人的读法。本书作者阅读的关注点也确实颇具特色,语言也蛮富现代感,通俗易懂,有些与你面对面交谈的意味。全书图文并茂,有史有据,可读性、趣味性很强。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罗文兴 主编揭开误读的面纱 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本书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三国”是文学的“三国”,也是历史的“三国”;“论语”是哲学的“论语”,也是政治的“论语”。当“三国”遇上“论语”,当易中天遇上了于丹,就会擦出智慧的火花,点燃文化的火炬。易中天和于丹同台对谈,妙语如珠,古今交汇,把古典信手拈来,将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领悟融入当下生活。书中还收录于丹、易中天的数篇演讲纪实,风趣中见智慧,谈笑中有见识,带领读者从经典中体悟人生,从古典中学习生活,用整个生命去感受中国经典的温度。作者简介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作为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于丹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2006年10月以来,于丹教授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解读《论语》和《庄子》,社会反响强烈,据演讲稿整理而成的《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书累计销售量超过600万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易中天,湖南长沙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学术著作;出版“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销售量都多达数十万册。 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成了“学者明星”,在荧屏上引经据典,风趣幽默地讲述“三国”,颠覆荧屏原有的历史人物。其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一度掀起民间“汉风”热潮。《易中天品三国》播出之后,创造了《百家讲坛》的收视高峰,同时带动了《品三国》一书的热销。编辑推荐百家讲坛当家明星首次联手著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品人生苦短,品历史绵长,品心灵幽微,品宇宙浩瀚……易中天于丹同台对谈,共品人生,妙语如珠,古今交汇,将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领悟融入当下生活。书中还收录于丹、易中天数篇演讲纪实,风趣中见智慧,谈笑中有见识,带领读者从经典中体悟人生,从经典中学习生活,用生命去感受中国经典的温度。易中天和于丹,都是经典灵感海洋中的探索者,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为经典作出更丰富﹑更多采多姿的诠释,提供更多的“附加值”,也刺激更多人去拥抱经典。让这些被重新发现的经典,成为我们生活中一座又一座的心灵发动机。书摘认认真真活在当下司马牛去问孔子,什么叫君子,孔子的解释特别简单,就四个字,叫“不忧不惧”,就是内心不忧思,不恐惧。学生不以为然,说:“不忧不惧,斯为之君子已乎?”好像太简单了吧。于是老师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叩问自己的心灵去反省的时候,上不愧苍天,下不愧子女,那么他内心有什么忧、有什么惧呢?也就是说,一个真君子,他的内心坦坦荡荡,没有戚戚之怀,认认真真活在当下,尽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此而已。君子和恐怖分子只有一步之遥我发现社会中有一些以君子自居的人,老要对别人进行道德谴责。他以道德高尚者自居,自称是有道德洁癖的人,自称是道德完美的人。其实跟恐怖分子只有一步之遥。你自律是可以的,但是你要知道大多数人是做小人,就是做一个普通人。罗贯中不够八卦历史有很多八卦的东西。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他的忠奸思想太重了,不会去八卦。如果让周星驰来整的话,周星驰演关公肯定演的是一个八卦的关公,不定是什么模样呢。罗贯中非此即彼的观念太重了,他老是忠啊奸啊,正啊邪啊,君子啊小人啊,红脸啊白脸啊,他非得这样。历史上其实很多很生动的东西就没有了。心灵的搜索引擎今天的高科技,什么字我们用GOOGLE一搜,几万条就出来了。但我们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心灵的搜索引擎,不知道就在当下,就在此际,我们最真心想要的是什么,不要说相比于二千五百年以前,就仅仅相比于半个世纪之前,我们的物质选择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但是丰富一定能导致幸福吗?可以说对于有准则的内心来讲,丰富的选择可以是奢侈,但是对于没有准则的内心来讲,越是丰富就越是灾难,因为人会陷入为选择而选择、不断的忙碌中,但最终是没有目标的。《西游记》才是大话的祖宗《品三国》讲的就是历史,但是有时候我会把它与《三国演义》作一番比较,以便告诉观众和读者,哪些是历史,准确地说哪些是史书上的记载,哪些是作家的艺术想象,是艺术创造。《大话西游》就更没有问题了。《西游记》已经大话了《大唐西域记》,《西游记》才是大话的祖宗。玄装法师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取经也是真实的事情,但绝没有带一个猴子悟空、带一个猪八戒,还带一个沙和尚。谁都知道这不是历史真实的,但绝对不会有问题。于丹:我喜欢周杰伦和他的“中国风”其实周杰伦的歌我非常喜欢,从最早的时候我就喜欢。周杰伦的歌我都很熟悉,大家可以看到2006年的乐坛,那是一个网络音乐的天下,专业歌手里面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第一就是《依然范特西》,在这张碟里面,就收了他很多很中国风的曲子,比如说大家很熟悉的《菊花台》,整个他的造型,他的词,包括前面的《东风破》、《发如雪》,方文山整个的创作,我觉得都是很中国意象的。但这种中国意象是非常时尚、非常前沿的。它其实是完成了对中国诗词意象的解构,而不是结构。我们去写格律诗的时候,是从那样的一个平仄格局里面去一点一点地完成一种七宝楼台的堆砌,但在周杰伦的歌里面,在方文山的词里面,是做了一种情趣的解构,最后总会放上一点点中国音乐的造型元素。于丹:我只是个正常而健康的女人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从小是个偏科的孩子,当我语文作文从小就写得好得不得了的时候,我的数学就一塌糊涂,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算错应用题,不光是数学题,还有政治,我经常算出地主欠张大爷多少多少斤粮食,张大爷反过来剥削地主了,因为乘和除多了,弄不清楚。实际上我可以很坦然地看到我缺乏数理逻辑,我缺乏方向感,我生活中有很多缺憾,这样我觉得真实,这才会让我觉得说,一个人生活必须要看到它最朴素的东西是什么。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不用想说“我是完美的”,完美太累了。我觉得最好的标准就是正常而健康。所以关于家庭,关于自己,我都告诉大家一个判断,正常而健康。于丹:生活中的“非爱行为”过去说到中国的劳动妇女,一直都把奉献、牺牲作为传统美德,我对这种话很抱质疑,因为我不喜欢牺牲这个概念。什么叫做牺牲?根据《词海》的解释,是那种被剥夺生命、奉上祭坛的生物才叫牺牲。牺牲就意味着你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当女人觉得她为家庭、事业做出了牺牲,这就给她的抱怨找到了最佳理由。她就会跟孩子说,妈妈就是为了你才弄得蓬头垢面,你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吗?然后对老公说,我就是为了这个家才操劳成这样,你还不好好爱我,你还对得起我吗?当一个人总是这样抱怨的时候,这在心理学上叫“非爱行为”,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亲情之间的绑架。对一个女人来讲,你爱一切,你付出,你享受,这是一个很幸福的过程。能够爱与被爱,这是生命的幸福与奢侈。所以我觉得,谁都不要说牺牲,我们自己付出了,我们的收获更多。于丹:我的朋友圈我有形形色色的朋友,我的一个朋友圈子跟另一个朋友圈子完全不交叉。我有一批特别文人气的朋友,是把酒临风、赋诗作画的老先生,我跟他们在一起,可以完成一种文化飞扬的穿越。我还有另一批玩行为艺术、特别酷的年轻朋友,我们可能今天去听爵士,明天去看展览,后天去飙车。另外,我还有一批特别女人气的朋友,今天去泡吧,明天去做SPA,后天去逛小店。当然,我的学生都是我的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得非常疯。我觉得,人生就是因为拥有不同的朋友,你在这个社交角色中,生命的各种潜质都可以被启动,他们可以激发你的活力,所以对朋友要永远感恩。于丹:孔子说的不是废话那个12岁的小女孩说:“阿姨,我看完你的书,才知道孔子说的不是废话。”我当时很想抱抱她,十二三岁的孩子,当他们打着游戏机、吃着麦当劳、听着流行曲的时候,她还能知道孔子说的不是废话,已经足够了。我们不需要她了解多少,不需要她系统地诵读——诵读也不一定就是唯一的形式。其实只要抛开成见,我们会知道,各种文化在生命中的激活都是需要的。她只要觉得这不是废话,值得她去关注,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于丹:你成就世界,世界才会成就你我们今天的社会,有太多太多的不尽如人意,但恰好是这些地方需要我们去做。心怀梦想,有快乐飞扬的力量,才能从困难中超越而去。也许因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太沉重了,我才不愿意我们的心困顿于此。我们正需要用这种乐观的精神与达观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世界,所以我们的自我才必须坚强。我想,一个现实主义者去做事,他可能会被现实中太多的困难击垮而妥协;而一个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者,他行走于现实之中,也许正是由于他的坚忍,再坚忍一点,下一步就是奇迹的发生。从这一点来说,如果我们真正对家国有所忧患,我希望在忧患之外,我们能以一种坚强、理想的态度去改变这个社会,在完成这个社会使命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命宽度能够因此扩大。于丹:像李白同志学习李白终其一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到老了,杜甫去看他,问他你这一辈子还有什么遗憾啊?总归人生要有点遗憾吧?他想了想说,我看晋代葛洪写的《抱扑子》,都是那些求仙求道炼丹的事,可我这一生啊,怎么就没炼成丹呢?我很对不住这个葛神仙啊!在杜甫这样一个“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人来看,这个观点太不着调了。但杜甫的心眼儿很好,他能理解朋友,他俩只差11岁,两个人一直非常好,所以杜甫最后就给李白写了一首小诗,说人生晚秋,我来看你,你还像蓬草一样飘零,问你有什么遗憾,你就说你对不起葛洪。你这样的一个人在我看来是什么人呢?所以他的诗说:“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我自痛饮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也就是说,李白这一生傲慢,飞扬跋扈,无所羁绊,是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独立天地间的英雄,不为其主,这才是真正的生命。易中天: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像我这样一个“真小人”,我就特别能自得其乐,做一点我喜欢、我能做的事而已。阅读经典就是一件兴之所至的事情。什么时候想读什么时候读,从你想读的那天开始。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读,如果你作为一个母亲或父亲感觉不干点什么就没有尽责的话,那我给你一个建议,从怀孕那天开始读。准爸爸在准妈妈耳朵旁边读《论语》好了呀。我教育孩子很简单,从他自己想读的那天开始。易中天:嫁人要嫁易中天嘛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密集的图像、简洁的内容,喜欢上网查资料,不喜欢读书,所以有人问我,怎样才能让年轻人爱上读书?全民阅读,先要让大家爱读书。怎么做到呢,我问你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能做到让一个男人爱上你?可爱的人被爱,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是可爱的,就肯定会被人爱上,挡都挡不住。不是有不少网民说,嫁人要嫁易中天嘛。要让大家爱上一个人,就是要让这个人可爱。如果要让全民爱上读书,只有一条出路,就是书要可爱。没有别的办法。你板着一个面孔,拉着一张教师爷的脸,开口就训人,或者写的谁都看不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傻子,就是你最聪明,你写出来的书有人读吗?没人读,活该;卖不掉,活该。易中天:三分还是七分?应该说,人们还是明白的,历史是历史,小说是小说,电视剧是电视剧,唯独在一段历史上有问题的就是三国。把《三国演义》当作历史的人太多了。因为《三国演义》在创作时,大量材料直接来自《三国志》,甚至原文照抄。传统的说法是七分实三分虚,即七分是真实历史,三分作了加工,这就相当接近历史了。可惜“七实三虚”的评价未必准确,比方说,“赤壁之战”这一章节,恰恰倒了过来,是“三实七虚”,大部分是虚构的。我觉得,反倒是香港的古装戏挺好,只要认准了是古装戏而不是历史剧就没有问题,不会有误解的。《品三国》讲的就是历史,但是有时候我会把它与《三国演义》作一番比较,以便告诉观众和读者哪些是历史,准确地说,哪些是史书上的记载,哪些是作家的艺术想象、艺术创造。易中天:别给观众和读者作道德秀在我的《帝国的惆怅》那本书中,讲了严嵩,他是公认的奸臣,是没有争议的,他干了很多坏事,但我觉得他很可怜,我给予他同情。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为了拍皇帝的马屁,他做到什么程度呢,充当皇帝实验室的小白鼠。皇帝喜欢炼丹,炼那长生不老药,丹炼成了,是不是有问题,需要人试验,严嵩就去试验,先吃一粒,而后写试验报告,你说他是奸臣?我看是忠臣!最后被皇帝说抛弃就抛弃,难道他没有值得人同情之处吗?这样的眼光看历史难道不对吗?非要提到某个奸臣时,咬牙切齿,义愤填膺,表现出你的道德感?我看,很多人是在作道德秀。
-
俗眼看《史记》雷雯在《俗眼看史记》中,我们选取了《史记》中二十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人物。严格遵照《史记》中“不虚美、不隐恶”的忠实记录,试图将古文给普通读 者所造成阅读障碍的语言外壳给剥离掉,小心翼翼地保存其完整的精神内核 ,然后通过现代汉语的表述来铺展叙说。与此同时,我们也还适当地引用了 一些口语和谚语,力求做到生动鲜活,以图能给读者一个亲切的,没有任何隔膜的《史记》,让读者非常容易地就能够接受。
-
传统中国的偏头痛胡星斗所谓“偏头痛”,“问题”也。《传统中国的偏头痛》是中国问题学创始人、经济学家胡星斗探讨中国问题的学术文论集。书中,作者虚构了数十名已故的中外文化名人和当代人物言行,如鲁迅、孔子、老子、梁启超、徐志摩等,完成了对中国思维、哲学、文化、社会、谋略、文艺等九领域问题的解读与批判。同时,作者继承鲁迅之 精神,借鉴《庄子》之风格,尝试以现代主义小说、散文的写作手法,阐述严肃的学术主题,妙趣横生,以理服人,可读性强。中国人不喜欢抽象论证,也不太相信奇迹,而更重视非理性的顿悟、直觉、体验和感性,重视生机勃勃的自然和生活。中国近代以来落伍了,其实,从思维模式上来说,从几百年前甚至于上千年前就开始落后于人了。中国人善于利用相对化手段化劣势为优势,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也。因此,也往往欺软怕硬,并以此作为精神补偿。诗歌的形象思维方式非常适合于在抽象思维方面比较笨拙的中国人,这可能就是中国成为“诗国”的原因。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力耗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儒、道、佛的钻研上,二是对方术、神秘学的推究上。作为西方医学的补充,中医可以继续存在下去。不过,中医必须结合现代科技才有发展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