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国史十六讲樊树志[书摘:]唐朝后期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江浙一带是唐朝后期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地,当时人说:“国家用度尽仰江南。”过度的搜刮,激化了社会矛盾,859年浙东的裘甫起义是一个信号。868年爆发的庞勋起义虽然远在岭南,但它的根源却在连接洛阳与江淮财赋重地的运河——汴渠(即通济渠东段)流经的武宁。起义军北上切断了王朝的经济命脉——江淮漕运。起义虽然失败,却揭开了唐朝走向灭亡的序幕,《新唐书》说得好:“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指庞勋)。”给唐朝致命一击的无疑是875年爆发的王仙芝、黄巢起义。黄巢的军队驰骋中原,不仅四次横渡长江,两次横渡黄河,而且攻占了东都洛阳、西京长安,暴力扫荡了现有社会秩序,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遭到灭顶之灾,所谓“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就是写照。这场动乱随着黄巢的死亡而结束,唐朝的统治却一蹶不振了。在动乱中,涌现出一大批武装割据的军阀。他们互相火并的结果,形成了两个最有势力的集团:以开封为中心的朱温,以太原为中心的李克用。朱温是唐朝向五代转变的关键人物,出身很低贱。这个砀山人,小名朱三,父死家贫,随母帮佣于萧县刘家。据欧阳修《新五代史》说,此人“勇有力”,“尤凶悍”。这种人当然不会满足于“佣食”生活,黄巢起义后,他投身义军,由士卒、队长升为大将。后来见黄巢大势已去,摇身一变投降唐朝,被朝廷任命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朱全忠。此后,他出任宣武节度使,以开封为基地,兼并了割据许州与蔡州的秦宗权,割据郓州、曹州、齐州与濮州的朱碹,以及割据徐州、泗州的时溥,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军阀。唐昭宗很想重振朝廷的威权,然而空有抱负,无力回天。皇帝赐名他“全忠”,本想借重他的力量,岂料,唐昭宗竟然死在他的手上。907年,朱温废掉了名义上的唐哀宗,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因而成了五代史上第一个皇帝——粱太祖,为了和皇帝身份相匹配,他再次改名。
-
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史丁在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过程中,日本关东军可以称为其“形象大使”:它是日本侵华的急先锋。它是伪满洲国的“太上皇”;它是嗜血成性的“食人恶魔”,它是杀人如麻的“屠夫”;它是贪得无厌的财富掠夺者,它是笑里藏刀的精神奴役者!它缘起于“关东州”和“满铁线”,其触角延伸到了华北和西北。它与国民党的军队交过手。与共产党的军队打过仗,还与苏联红军进行过较量。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最终这个曾经不可一世四十年的历史丑角灭亡了。但是。它的余毒并未散尽,细菌战和化学战的恶果,仍在伤害着中国人民,破坏着自然环境。
-
历程·行者见证薛继军 主编有些历史让人想不明白。久远的历史和诡异的发现结合在一起,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心事的困惑:神秘。翻开《历程·行者见证》,跟随行者的脚步,看看史前喇家村遗址人恐怖的一幕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九连墩中的无头将军是不是真的和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有相同的经历?锡伯族悲壮地举族西迁究竟为哪般?
-
历史的坏脾气张鸣著此书勾勒晚近人物百般脸谱,检讨中国历史的劣根性。军阀有性格:思想家和知识界创造着历史,而军阀、土匪、帮会龙头以及各色乡村能人,也在创造历史。晚近人物脸谱:西太后的明白和服气,都是这老外的,而对中国人,她却墨索里尼,总是有理,镇压改革是对的,开历史倒车也没错,后来改革更是对的。历史的坏脾气: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成者王侯败者贼,其实帝王也是贼。不确定的道路:如果不算土匪流氓等“第三社会”中人,文人跟监狱的距离想必要比其它人近一点,越是有才华的人,危险似乎就越大。庶民的世界:花业民营了,游冶其间的名士和准名士们也就更自由了。浅斟低唱并肉帛相见之余,给小姐们打分品题成了文人墨客的千古雅事,因此有了“花榜”。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周云芳编著古今多少帝王将相,在太平与战乱、成败与兴衰中创造历史,忠奸善恶,功过是非,留下不朽的英名和万世的臭骂。他们毁誉参半,盖棺而论定,是可敬可爱,也是可憎可恶的争议人物。历史应当受到敬畏,为什么要敬?因为吸收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慧;为什么要畏?因为重蹈前人的错误要受到历史的惩罚。历代帝王为达到君临天下,满足权欲的目的,都采取了不可告人的手段或权谋。本书披露了五千年中国帝王波谲云诡的政治内幕,还对帝王的种种阴谋和权变进行了披露和剖析,为我们辨证地洞悉帝王的千秋功过,去粕纳精。
-
历史在这里哭泣熊飞骏著《历史在这里哭泣》是一部长达三十万言的人文历史通俗读物。它勇敢直面民族劣根性,试图唤醒国民理性!作者高屋建瓴,客观冷静地再现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悲剧性画面,深入民族文化的深层,探寻和清洗时刻危害民族健康的伤口,使今天的中国人能从历史悲剧中汲取教训,警惕日后犯同样的错误,使我们的民族在痛定思痛之余祛病强身,发奋自强,找回中华民族昔日的尊严。《历史在这里哭泣》分为十九个章节,每一章论述一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主题。前十个章节主要是再现历史的悲剧,后九个章节则侧重历史悲剧对中华文明的消极影响。前后因果相承各有侧重,从整体上对中华文明的“伤痕”进行了一次全面中肯的“会诊”。
-
中国帮会史刘联珂著“帮会”所为是一种革命,它无革命之名,但有革命之实。“帮会”中人虽也有渣滓,但有学识、有思想、有志气、有胆量的人也很多。他们“义”字当头,敢做敢为。中国社会的复杂,深不可测,读“帮会史”,也许可以帮我们找回那一段逝去的记忆……阅历不深或阅历深厚的人、最讲义气或最不讲义气的人、传统文化的倾慕者、想要了解或不想了解中国社会的人……“帮”也是行会上通用的一种名称,不过,在很多情况下,“帮”被用来指无须某种专门训练,单纯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组织,如挑夫、河工、码头工中的组织。换言之,“帮”往往与社会下层组织有关,也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帮”转义而指以社会下层人士为主要分子的秘密组织,因有“帮会”一词。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青帮”。据考,“青帮”的前身即是清代专门从事漕粮运输的水手行帮。康熙中叶,清代的漕运组织发生了重大变化,漕运水手的主要成分由军人变为雇佣劳动者,而其主要来源是社会游民。这种变化遂带来新的需求,如水手的雇佣、工价、福利以及各种利益的分配和协调等等,漕运水手中的行帮组织即因此而产生。最初,“青帮”只是漕运水手行帮中的一个组织,后则凭借其组织严密等优势而逐渐成为一种垄断势力。十九世纪中叶,漕运制度被取消,水手行帮亦随之瓦解,但是“青帮”依然延续下来,它重新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与其他帮会势力相结合,形成了著名的“青红帮”。《中国帮会史》的作者刘联珂先生,本身就是帮会中的一个“同志”,他有学识、有志气、有胆量、勇于任事,他对于帮会的一切,知道得太多。刘联柯加入帮会、追随“洪门”诸大哥三十余年后,摆脱一切,一心一意写这部“帮会史”,向我们揭开帮会长期鲜为人知神秘面纱……
-
历史趣读韩向东主编暂缺简介...
-
中国历史的后门许晖主编鲁迅先生说中国历史都是“瞒和骗”的历程。从孔子开始,中国历史就一直被有计划地篡改。统治者和统治者所依特的主流意识形态,出于一种莫名的恐惧,对典籍实行官方净化。净化的后果,即一部二十四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家谱。但是——正如阉割尚有不净,罗网尚有漏鱼,百密难免一疏。“官方净化”总会有形形色色的漏洞,刀笔吏的指缝间也常常汇露出有趣的消息。此之谓“历史的后门”。本书作者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或以嬉笑怒骂的解构风格,从中国典籍中寻绎历史的后门,揭开“瞒和骗”的历史中的真相。
-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王震中著本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本书通过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成果同古埃及、两河流域、中南美洲等古代文明形成过程比较,阐述中国文明生成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