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刘乃和 著研究历史,离不开时日的记载,时间、年代是历史记载中必要的构成部分,所以年代学的研究是历史文献学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中国历史几千年连绵不断,年代记载基本是清楚的,但几千年的纪年办法,也是非常复杂的。
-
廿二史劄记(清)赵翼 撰,曹光甫 校点《廿二史劄记》为作者读史之笔记,撰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与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齐名。《廿二史劄记》共36卷,补遗1卷,系对《史记》、《汉书》直至《明史》等历代正史进行考证之作。赵翼考史的重点,不只停留在对史书文字的校订,更侧重于对史书内容异同和得失的考订。他考史的资料来源,大多为正史,兼或引证杂乘稗史。其考证方法多以正史证正史,兼用本证、互证及理证等方法。在考史的基础上注重议论,是《廿二史劄记》的又一个特点。这里既有关于史学的评论,也有关于史事的评论。在史学评论中,赵翼对历代史书修撰的得失,分析周到,持论平实,其中不乏至今仍值得称道的重要史学见解。本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曹光甫先生校点。
-
纲鉴易知录精(清)吴乘权 等撰;刘韶军 等译本书,清代吴乘权编,是在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基础上加以简化,并且补充了《通鉴》所未载的战国以前和宋至明史事的编年体史书。吴乘权,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楚材。早年患有足疾,不能参加科举,他的伯父吴兴祚曾任督抚,吴乘权则跟随左右,后又到私人家塾中教书。吴乘权是一位著名的编书家,在编本书之前,曾与吴调侯合编《古文观止》,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刻,流传甚广。所编本书,同样极为流传,是当时人们用来读史的普及读物。本书编成于清康熙年间,书前有吴乘权的一篇“自序”,落款为康熙五十年(1711),可知此书初次刊刻于是年。之所以编纂此书,据吴乘权自序,他在童年就有志读史,但人到老年了仍不能把历代正史通读一遍,于是感慨要读中国古代史书,其方法只能是“宁简毋详”,人们才有可能通读。《资治通鉴》虽然已比各代正史简明,但“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要通读一遍仍嫌困难。这是因为中国的历史悠久,已有的正史或《通鉴》内容繁多,一般读者难以卒读,因此他想为一般读者编纂一部简明易读的通史。
-
古史讲义张政烺 著本书把各篇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文章按发表时间编排,虽然可以了解张政娘先生学术发展的历程,却难以清晰体现其学术特色和研究重点,且卷帙浩繁,不便读者研读,因此最终确定,将蒐集到的张先生存世的各类文字进行分类重编,成《张政娘文集》五卷。
-
资治通鉴司马光 编著《资治通鉴》是华夏先哲给我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最为辉煌的一部,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资治通鉴》的本意,也是司马光深感「历代史繁重,学者不能综,况于人主」的杰作。 在这独具匠心的巨著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发展的血脉,看到历史发展的趋势,了解治内攘外的权谋。该书问世后一直被推崇为中国史学的巨篇,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子都熟读此书。元世祖忽必烈重视《资治通鉴》,请儒士讲解其中的治国之道;设立蒙古国子学,用蒙古语译写的《通鉴节要》作为教材。明太祖朱元璋推崇《资治通鉴》,每日早晨进行研读,习闻咀知古代帝王之道,身体力行《通鉴》原则。清圣祖康熙迷恋《资治通鉴》,经常翻阅,说《通鉴》事关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伟人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的反复阅读圈点竟达十七遍之多,这也是他最喜欢阅读的书籍之一。
-
中国通史李伯钦 著古圣先贤之书,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华夏民族性格的内在成因。「国学经典藏书集成」囊括了经、史、子、集的各类精华,再现传统文化的博大厚重。丛书精选历代校注权威底本,集结当世国学大师之力,力文中古奥言辞注释,并用优美纡徐的白话文尽现古人言语风致,传统版画延展文章深远意境。期望本丛书成为文化崇尚者的典藏精品。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王承略,刘心明 主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补晋书艺文志(第10卷)(繁体版)》收录二十五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及其在宋代至民国间的考证、注释与补遣之作,收录清代至民国间补撰的各朝艺文志或经籍志,收录宋、明、清三朝的国史艺文志或经籍志,共计83种,每一种都作了标点、校勘,大致根据时代和篇幅分为27卷30册。这是史志目录首次大规模的汇辑和整理,显示了各代藏书与着述之盛,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家底,反映了各个时代各种学术的兴起、发展兴演变,体现了中国占代思想、文化兴科技的繁荣,为贯通考察典籍的成书,着者、卷帙、真伪、流传等情况,提供了最基本、最可信的依据。
-
中国通史简明读本何志虎 著《中国通史简明读本(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远古和上古时代、原始社会、夏代与商代、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中国的中古时代、秦汉时期、秦皇朝的建立、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战争、西汉皇朝的建立和巩固、西汉盛世和西汉的衰落与王莽篡汉。
-
中国通史吕思勉 著《中国通史(精装插图本)》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主讲文化现象,下编则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吕先生著此书时正值抗日战争,是为了满足当时大学教学的需求而编写,如今看来,这种特殊的体例对初学者系统掌握历史各个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本书从面世至今,不断再版,足以说明人们对吕先生和他以白话写通史的认可。对于这样一部经典之作,长处本无需赘述,可在此仍要强调一下本书的特点: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史学典籍本是不少,无奈笔墨宏大过于高深,将文言功底本就不深的初级读者挡在了门外,而吕先生这本书简明扼要,行文浅显,相对简单了不少。
-
中国通史刘鹏 主编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先秦、秦汉到晚清、民国期间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史籍丰富的民族。历朝历代都有官修史书,二十四史皇皇巨著,将五千年文明一一道来,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有人说历史上就是中国人的图腾,这话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