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中国历史年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历史年表》课题组 编本表承载着十余位历史学者的艰辛劳动,与同类的工具书相比,该表呈现出如下的特点:一是新视野。《年表》除了收入对历史进程形成重大影响的大事外,还以更开放的视野,将经济、法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大事去芜存菁地收入其中,且增录很多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经学家等重要人物及其著作。二是新成果。《年表》非常关注学术新动态和考古新发现,将很多新成果收入其中。三是新体例。《年表》在编写体例上,既有对中国古代史书大事年表优良传统的绍继,也吸收了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大事年表的编撰优长。比如该书以表格呈现、按年编排重要史事,眉目清楚、形象直观,避免了每页之中公元纪年、年号、干支和大事内容交错其间、条理不够分明的弊端。总之,《年表》不仅是中国历史大事的“新编”,更是有实际用途的索引大全,书中集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民族、文化、思想、科技、音乐、美术等历史大事于一体,不仅能为读者提供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起到一目了然的“索引”作用。专家学者不可或缺,案头备查浏览,查证索引,可以收激发治学灵感之奇效;史学爱好者,可以从中觅幽寻胜,自得其乐。可以说《年表》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文、史、哲方面的工具书。
-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王震中 著《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增订本)》将聚落考古学和社会形态学相结合来研究中国文明的产生过程。认为中国文明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发展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含有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发展为城市国家的文明社会。书中对都城的起源、文字的起源、铜器的起源、阶级的起源、王权的产生进行了论述。书中还把中国文明的产生过程与西亚两河流域、古埃及、中美洲玛雅文明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
-
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编写组 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编写组编著的《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是与《简明中国历史读本》配套的工具书,以《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的知识体系为框架,收录相关基本历史知识,为读者提供一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中国历史知识手册。《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包括中国历史名词、中国历史大事记、夏商周纪年表、历代年号纪元表,共四部分。
-
无雨无风春亦归田东江 著《无雨无风春亦归:报人读史札记四集》为作者在《南方日报》评论版发表的120篇时评的结集,作者本着“知古鉴今”的理念,在评论当今某些不良社会现象时,从历史上找到相应的史料加以评述。每篇文章篇幅很短,一般不超过两千字,但是评论既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又有不同于一般时评的视角,而且文字轻松风趣,读过后让人产生“原来如此”、“早已如此”的恍然大悟的感受。
-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张宏杰 著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世界视野中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国民性演变过程的剖析,作者认为是落后的制度造成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近代以来,从梁启超、鲁迅到蒋介石、毛泽东,为改造国民性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其根源在于制度建设与国民性改造之不同步。中国人身上并没有“过滤性病菌”,要改造国民性,必须从制度方面去努力。
-
中国总论张西平,吴志良,陶德民 等编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当天,新落成的美国驻华使馆举行了剪彩仪式。美国国务院历史文献办公室为此发行了纪念图册,题为《共同走过的日子——美中交往两百年》,其中把1833年抵达广州的卫三畏(SamuelWellsWilliams,1812-1884)扬为美国“来华传教第一人”,虽然他并非是第一个来到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图册对卫三畏在促进美中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方面所作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概括和评价:“传教士成为介绍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重要信息来源,因为他们与大部分来华经商的外国人不一样,这些传教士学习了中文。例如,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就会说流利的广东话和日语。他曾参与编辑英文期刊《中国丛报》,供西方传教士及时了解中国的最新动态,方便在美国的读者了解中国人的生活。卫三畏还编辑出版了《汉英拼音字典》(即《汉英韵府》——序者)和分为上下两卷的历史巨著《中国总论》。时至今日,他依然被公认为对l9世纪的中国生活认识得最为精透的观察家。” 图册中也提到“蒲安臣于1862年成为第一个常驻北京的美国代表,在促进中国的国际关系上扮演了更为积极的角色。蒲安臣迅速结识了一批清政府的主要改革派官员,其中就包括咸丰皇帝的弟弟,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外务部(应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一序者)的恭亲王奕祈”,以及他1867年辞去驻华公使后作为清朝使节率团访问欧美,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签订《蒲安臣条约》一事。“该条约扩展了中美两国的往来领域。条约规定,两国人民享有在彼此国家游历、居住的互惠权,并可入对方官学;中国领事在美国口岸享有完全的外交权利;鼓励华工移民美国;美国政府支持中国的领土主权。”其实,蒲安臣的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及其维护正义的外交主张,与当时担任使馆秘书兼翻译的卫三畏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卫三畏的儿子卫斐列后来倾注极大热忱为蒲安臣撰写传记,其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此。
-
简明中国史李珊 著从距今170万年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元谋人”,到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一一秦,到威名远播的大汉,三分天下的三国,风度翩翩的魏晋,名扬天下的唐宋,软弱无能的清末,再到新中国的建立。纵观中华五千年,那些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那些影响历史演进方向的英雄人物,共同勾勒出了历史长河波折而又蜿蜒向前的轨迹。
-
读史有智慧李学诚 编《读史有智慧(中国卷)》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选择一些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历史事例,结合读者的工作实际,进行评析和解读。《读史有智慧(中国卷)》分为十章,分别叙述了提升境界的智慧、读懂他人的智慧、拓展胸襟的智慧、能屈能伸的智慧、权衡利弊的智慧、与上级相处的智慧、驾驭下级的智慧、获得好人缘的智慧、弱势变强势的智慧、化解对手的智慧,为读者借鉴历史智慧,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参考。
-
新编中国全史赖咏 编《新编中国全史(套装共12册)》编者倡导换个角度再看历史,力求以一种全新的观点切入,用更具可读性的方式,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正史中所未包含的社会发展史。《新编中国全史》以“中国通史”为主体,以“中华野史”、“华夏秘史”、“历代逸史”和“古代官场陋史”、“古代民间陋史”为羽翼,前者为经,后者为纬,真实、全面地介绍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以及正史所未包含的民间丰富多彩的社会发展史。
-
史记全本(西汉)司马迁 著《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