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波斯拉施特《史集·中国史》研究与文本翻译王一丹《东方文化集成》为季羡林教授所倡导,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和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编委会负责组织撰写出版。这是一项迎接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复兴和再创辉煌的世界性文化工程。本书上卷介绍了拉施特的生平和著作,他在介绍和研究中国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史集·中国史》的价值及特点,等等。为了尽可能详尽而全面地把拉施特介绍给人们,作者查找和引用了大量文献,包括许多不为前人所注意的材料以及一些已是孤本的手抄本,其中还有拉施特本人所撰写的一篇小传。
-
中国学研究吴兆路本书内容分为:专家论坛;古代诗学纵横、古代文论漫笔、古代小说研究、古代戏曲研究、传统文化与文献等栏目。
-
周颖南论文集李宏伟暂缺简介...
-
良臣谏章奏本秦榆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面对昏聩的国君,曾经涌现出无数敢于进谏的贤臣良将,他们刚正不阿、清政廉洁、无私奉献、以巧智破解难题。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们冒着各种风险向国君进谏、奏本,希望能够改变自己国家、民族的命运。 编者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领略古代名臣谏章的风采,编了这部《良臣谏章奏本》,本书汇聚了许多贤臣名将的原著作品,风格不一。从每一篇谏章奏本中,我们发现,贤臣的志向远大、学识广博,有着敏锐的感觉和深邃的眼光,他们忧国忧民,向往国富民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他们深切的愿望。细读此文,读者将会收获颇丰。这些正直的贤臣,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死救国救民的进谏精神将永远活在世人心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贤臣的为官心态;不怕杀头冒死进谏,这是良将的为官之道;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自己又能得到君主的信任这是聪明臣子的谏章技巧。 中国的历朝历代中曾经涌现出无数贤臣良将,他们凭着一颗火热的爱心冒着各种风险向皇上谏章奏本,希望借此来改变国家的命运,他们的精神将永垂千古。 本书内容广泛,既有文臣武将所作,也有地方官员所作,虽然官衔大小不等,谏章奏本表达的意思也有所不同,但是,其情之真,其言之挚,令人为之动容。相信读者看过后,都会为贤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感叹。
-
中国历史文化要略徐学初,吴炎 编著本丛书在宣传中华民族悠久博大的历史文化、介绍丰富多彩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的基础上,力争更好地完成教育部关于在外国留学生培养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要“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工作要求,推动留学生教育向新的高度发展。本丛书作为教材形式的读物,基内容既有编著者多年来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课程教学研究的心得;同时也由于教材所应当具备的通适性,因而在若干具体观点和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采用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和解释。另外,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古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已经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其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许多领域皆非我们肤浅的学力所能把握,故在本丛书的编辑中,我们不可以避免地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征引和吸纳了学术界众多专家的研究成果。
-
汉学发达史莫东寅从传说中,欧洲人得知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中国,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对人类的童年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欧洲人被深深地吸引了,无意中形成了敬慕古老的中国文明的风气。于是汉学在欧洲出现并日益发展。从由耶稣会士的宗教精神支撑的汉字研究的雏形,到十九世纪学院式汉学的建立;从二十世纪初涌现的一批对今天的学者仍有深刻影响的汉学大家,到二战后美国汉学的厚积薄发式的后来居上和欧洲在先进史学带动下的汉学的反思与再升华,西方汉学留下了一条漫长而充满了生命力的发展轨迹,这也正是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轨迹。正是沿着这一轨迹,中国与西方的距离被拉近了……
-
中国历史文选周国林至于重视历史要籍的介绍,选文尽量考虑各类体裁,本是情理中事。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现在普遍开设有“中国史学史”课程,内容主要就是讲述史书编纂及其史学思想,对若干重要史书的介绍篇幅已经相当大。如果“中国历史文选”过多地涉及这些内容,必然造成课程间内容的重复现象,而且似乎是为“中国史学史”列举范例一般。这样,“中国历史文选”就难以说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了。“中国历史文选”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吗?这个问题我们考虑得很久了。就课程设置而言,“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教学关系到历史的基本钱索,无疑是历史专业本科生最主要的课程。此外的课程,则应该对通史课的教学有所补益、有所提升。换句话说,其它课程要能弥补通史教学之不足,使学生掌握在通史课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增进各方面的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每门专业课都应有自己的独特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历史文选课顾名思义,主要就是“中国历史文选”方面的教学,要以文章选读为主,其它内容为辅。要让学生多读一些历史上的重要文章,接触一定数量的原始资料,增加对历史文献的感性认识,了解古代历史的丰富多彩和传统文化的精致深邃。若干精选的文献名篇,还会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开拓胸襟,逐渐确立起厚实的历史观、进取的人生观。这是其它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借助这门课程,学生的古代汉语水平、史学史素养也自然会有所提升。只不过这已不是目的,而是结果而已。要达到以上既定目标,对具体文选篇目的确定,是颇费斟酌的。经同出版社和一些学者商讨,我们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历史的内容非常广泛,不能仅仅局限在以往关注较多的政治、经济方面,还要注意思想文化、军事和科技等方面。尤其思想文化本来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影响后世至深,不能使历史学科的学生在这方面有空白点。思想史上有创见的名篇,应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二是历史文选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文选,应该多收一些其它类型人物(尤其是亲身经历重大历史事件的人物)的文章,这样纔生动鲜活,纔有代表性,资料性也更强一些。对于一些涉及到历史关节点的文章,也要予以充分关注,安排一定篇幅。三是在强调资料性、思想性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可读性(或曰文学性),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体味古代语言文字的优美。四是尽量考虑兼顾各种体裁和类型的文章,以获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之效。全书的篇目,就是在这些认识指导下确定的。我们的最大愿望是,通过学习这些篇章,学生的古代文献知识有所提高,思想境界也能相应上升。不论他们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对他们今后的求学和人生之路,都是很有意义的。
-
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周纪文《中华审美文化通史:明清卷》为《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六卷本)中的一本。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时代大背景、心学与理学的对抗、近代浪漫主义的冲击波——李贽等人的美学思想等。突出的发展和反思,在美学思想中,就是对古典和谐美的总结和极端化表现。本书围绕着主体意识的加强和主体内涵的完善,理出一条近代崇高美的发展线索。本书从世界审美文化和中西方审美文化比较的视野,从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的视角,研究中国审美文化的内部构成、独特本质和总体特征,描绘和展示中国审美文化在明清两代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
-
史记故事王阳光 等编绘《史记》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对中国文化史极其宝贵的贡献,保存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真实而传神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生活。《史记》记载的许多历史人物。事件,成为后来小说、戏剧的题材;它简洁明了、通俗生动的语言,更是历代散文大家揣摩效法的典范。
-
古史辨自序顾颉刚一九二六年,随着顾颉刚先生编著的《古史辨》第一册出版,书首六万多字的自序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在这篇自传性的长序中,顾先生从时势、个性、境遇等方面畅言自己所以有“古史层累地造成”这一见解的原因以及研究古史的方法,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气势恢宏,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顾先生在晚年所写《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一文中曾说,这篇序“是我一生中写得最长最畅的文章之一”,“海阔天空的把我心中要说的话都说出了”。当年,胡适称此序是“中国文学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自传”,“无论是谁,都不可不读”;恒慕义(A.W.Hummel)称此序“虽是一个人三十年中的历史,却又是中国近三十年中思潮变迁的最好的记载”(均见《古史辨》第二册)。这篇序不仅成为研究顾先生学术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也成为研究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它问世之后,随即在海外先后被译为英文、日文,广为传播;同时在国内也被收入三十年代出版的《新文学大系》以及日后的多种文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年适值《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八十周年,中华书局特将该书自序手稿影印出版,以示纪念。当初,顾先生手稿中原有一部分内容是论述孟姜女故事如何随着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以作为他研究古史方法的旁证,由于有三万多字,似“犯了腹蛊之疾,把前后文隔断了”(自序语),只得从序文中删去,独立为《孟姜女故事研究》发表。现在,这份影印件又恢复了自序的原貌。《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后,顾先生曾亲手抄录若干来信,保存于“古史辨材料”册中,从未发表。鉴于这些信件的史料价值,故附于此书之末,一併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