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当代国外中国学研究何培忠《当代国外中国学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涉及18个国家有关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反映出当代国外中国学研究的全貌。《当代国外中国学研究》对“汉学”、“中国学”学术脉络的梳理以及对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中国学研究领域变化的分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
历史上的三种人綦彦臣研究历史是医治思想疾病的最好药方。在历史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人类经历的记录;在这些记录中,人们可以给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找到经验和教训,把好的事情当做典范而防止卑鄙腐败堕落事件的产生。本书历史逻辑清晰,理论概括精当,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叙事翔实,是一本近来少有的历史通俗之作,也是继《中国人的历史误读》之后又一部历史通俗化力作。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讲述老百姓看得懂的历史!本书是一部通史点评型的通俗作品,以社会学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历史上的特定人群及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如皇帝雇凶杀权臣、对妇女的摧残刑罚等等。通过历史描点,努力勾勒出一幅“温柔的血腥”画卷。在温柔,的君臣父子、勤政爱民、忠君报国的道德面纱背后,存在惊人的血腥:皇权集团在社会顶端同时奴役官僚与草民两大群体;官僚群体又在利益分配中表现为上欺皇权、下压百姓的贪婪本质;而草民社会总是在默默承受中等待着极限的到来,推翻皇权。
-
中国历史许海山 主编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领土广大、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在以往的数千年间,中国的文化不仅照亮了世界的东方,而且也为世界文化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学习祖国的历史可使我们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本书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记述了中国从原始社会至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全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生动、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科技文化的突出成就,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是一本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简明读本。
-
中国文化史论纲许结本书分“中国古代文化特征”、“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中国古代学术进展”、“中国古代宗教艺术”、“中国文化现代进程”五大部分二十二章,是2003至2004年度教育部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
-
品读资治通鉴盛启海暂缺简介...
-
《史记》编纂学导论赵生群 著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美誉的《史记》,无论是史学、文学,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本书从《史记》的成书过程、内容、体例、取材、史料运用、述史框架、《史记》书法、史学理论、编纂、《史记》纪传与传记文学等不同角度,探讨《史记》编纂学,研究《史记》的创作过程、方法等。视角独特,论证翔实,资料丰富,多可借鉴。
-
励耘书屋问学记陈智超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幼自学,曾习西医。参与创办广州《时事画报》及《震旦日报》。民国成立,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定居北京,后专意治史。曾自题书斋名“励耘书屋”。其著述宏富,先后在辅仁、燕大、北大、师大教学数十年,学生遍布海内外。他的学术著作成为中国现代史学的经典,其博学专深的治学道路和朴素、严谨的学术风格,为年青的后来人树立了楷模。 1982年《励耘书屋问学记》出版,辑入援庵先生的学生、助手或同事撰写的回忆文章。此次增补修订,新补郑天挺、单士元、史念海、周祖谟、杨志玖等陈氏门下弟子的问学记,讲述当年受业聆教的情景,娓娓叙来,历历在目,颇为感人。
-
资治通鉴7(宋)司马光 撰,柏杨 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鉴兴替。”《资治通鉴》可谓是一部中国人中古时代的编年史。它涵盖了中国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至公元959年)文化、政治、经济、人物性格的缩影,是一部足以了解中国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精于治道的必读史书。但是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读《资治通鉴》有一定的难度,文言文并不是一般读者能理解透彻或解得其中神韵的。柏杨先生以一己之力,先将《通鉴》吃透,加入了自己对历史的见解再呈现给读者,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位严谨的学者,柏杨译解出的白话版《资治通鉴》,可以说推倒了近千年来堆积在原著和现代读者之间的重重障碍,读这部书的心情,丝毫不会受到诸如文言、官制、历史地理、典章制度的影响,比看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还要畅快: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中期的历史政治舞台上一幕幕活剧,没有哪一位高超的编剧、导演和演员能够代替历史来策划演绎这一切。柏杨的历史观当然与司马光大不相同,他针对的读者不再是帝王宰相,而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所以他的译文的口气,与原文比起来似乎完全是两码事,但又完整地保留了原来死文字的原意,这可是白话翻译的最高境界,使得原本晦涩难解的文言文《资治通鉴》,从此有了平易可亲的一面。
-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常建华《中国社会历史评论》是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学术年刊。本书稿是此刊的第七卷,包括26篇学术论文和5篇书评。论文部分共分九个栏目,分别为:特稿、社会史史料学、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态与社会、法制与社会、身体与历史记忆、国家与基层社会、地域社会、社会结构。 收入本卷的26篇论文反映了近两年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学术动向,从中可见学术界关注当前关系国家总体发展的政治、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从理论层面上进行探讨,并提出独到见解。五篇书评所评之书均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社会历史的成果,从中可以了解外国学者的研究思路。书评的评论部分则显示出书评作者本身的学术造诣。
-
白话资治通鉴(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描绘了战国至五代十国,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轨迹,生动刻画了这些帝王将相的治国为政,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生死悲欢的个人命运。司马光的历史观未必能被今人苟同,但书中记人则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呼之即出,叙事则词釆纵横,汪洋恣肆,抒发心怀清风穆如,长歌慷慨,渲染征战则意气飞扬,一泻千里;辞彩华美逊于齐梁,文风骨气直逼两汉。其内容思想博大精深,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阙,考评兴衰得失于前世,镜鉴往昔当今于后人,实为一部皇皇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