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读物
-
一读就上瘾的夏商周史潇水 著不懂上古就不懂中国!趣味上古史,首推潇水! 本书为“清华鬼才”潇水的经典之作,用小说的笔法趣说上古史,从三皇五帝讲起,一直到周平王东迁结束。 原初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模样的?黄帝是怎么诞生的?舜是如何夺取老丈人尧的江山的?新商王为何总爱迁都?商纣王真的如《封神榜》中那般昏庸无道吗? 作者将先秦孤立以及互相矛盾的史料互为参比,考据辨析,再结合考古发现、遗风遗俗,推演为一个个有趣完整的历史故事,有理有据又兼具搞笑。将那些我们无比熟悉的历史传说(盘古开天地、黄帝造车、尧舜禅让等);经典战役(涿鹿之战、甘之战、牧野之战等);明君庸主(尧舜禹、汤文武、夏桀周幽王等)娓娓道来,文笔逗比又流畅,让读者在哈哈大笑中了解上古这段尘封、模糊且神秘的历史。 另外,清华才子的金句频出:当惯奴隶的人,看到别人身上奴性不强,就浑身不舒服。能让人不是一笑而过,而是坐下来沉思。尤其是对商周的解读很有趣,周文王、周武王未必仁义,商纣王未必残暴,清新幽默的笔法下暗藏着对历史的洞见,读完有种贯穿感。同时文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外围的文化常识:成语出处、俗语典故等,引经据典非常多。不管是学生还是成年人,只要你对历史感兴趣,此书不容错过!
-
好看到爆的大清秘史朝文社 著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近三百年间有波澜壮阔,也有风云诡谲;有盛世华章,也有屈辱经历。无论它的宫闱秘闻,还是历史真相,至今众说纷纭…… 本书通过梳理大清历史脉络,精选8大主题和71个重要话题,从百姓的日常到宫廷变革,从小人物到历史大事件,让原本严肃的历史,变得妙趣横生、平易近人。同时作者旁征博引,力求还原历史真相,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 本书语言诙谐,视角独特,让你一边会心一笑,一边走进真实而鲜活的大清历史。
-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林超俊 著本书以故事集结的形式,配以大量黄文秀生前工作、生活的照片,生动精练地讲述了时代楷模黄文秀成长求学、毕业回乡、驻村扶贫、青春奋斗等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并展现了黄文秀优良的家教家风,百坭村在脱贫攻坚事业上取得的新成绩和迎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全书取材独特、视角多维、可读性强,图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深度再现了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可贵品格,有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黄文秀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以昂扬的斗志砥砺奋进新征程。
-
半小时漫画论语卧猫 著本书以孔子的生平为线索,用漫画和文字搭配的形式,讲述《论语》背后的故事。从孔子的家族讲起,到孔子的身世,孔子的童年和少年,以及孔子成年后到四十岁之前的坎坷经历。这些经历大多与工作相关,所以副书名为“孔子求职记”。书中不仅涉及孔子的人生经历,也涉及到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从真实的历史故事中引出《论语》的内容,使《论语》更好地被读者理解。 本书风格轻松幽默,对《论语》、孔子以及春秋时代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有价值的趣味读物。
-
衙门口张程 著本书写尽了古代官员的一生。通过对古代官员的考取途径、走马赴任、身份证明、具体工作、薪酬待遇、日常花销,退休程序以及晚年情况的详细记述,使读者清楚了解古代官员如何通过科举走向官场,进入官场后如何工作、生活,如何退休、退休后的待遇,以及晚年的方方面面。读者通过了解古代官场的运转和古代官员的仕途生涯,可以以史为鉴,从社会史的角度看清中国历史变迁。
-
速读中国史李寅 著国祚绵长的大清帝国,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历史疑云。 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宫闱之内的皇家秘辛;恢宏盛世的天朝气象、衰亡破败的帝国之殇…… 当我们踏入一座座皇家坟冢,去窥探这些秘密的时候,又将听到怎样的历史回音呢? 清宫廷史专家、清东陵博物馆馆长李寅,带您深度发掘清代东、西皇家陵墓建筑群的59个清宫往事。
-
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杨智友,李宁 著,张宪文,朱庆葆 编本书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关问题。以日本侵占东北海关为起点,按时间顺序分述战时海关的结构调整、人员变动及关税存储状况,重庆总税务司署的建立与运作、汪伪政权对沦陷区海关的劫夺与控制,及抗战胜利后的海关接收。本书围绕抗战时期中国海关行政权展开讨论,试图将海关史还给海关机构本身,并据此展现十四年抗战历史中,海关这一特殊机构的真实境遇。
-
洋务与赈务朱浒在以往的盛宣怀研究中,他所从事的以洋务建设为主体的实业活动,被广泛视为其事功中重要的部分,也是其得以跻身历史舞台的根本;而在盛宣怀一生事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的赈灾活动,则向来未受学界重视。实际上,赈务不仅对盛宣怀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业,而且与其洋务活动形成了极为复杂的交织,并对盛宣怀一生中诸多关键时刻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考察洋务与赈务在盛宣怀事业生涯中的互动关系,来重新理解盛宣怀在晚清约四十年时间里的成长历程,进而反思如何认识历史人物及其生活时代的特性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研究,我们才能更为准确地理解盛宣怀能够何以成为盛宣怀,才能深刻领会马克思的著名教诲:“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盛宣怀是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他热心公益,积极赈灾。他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后世。
-
来自法国的上海人吴飞鹏 著吴飞鹏,现任上海海派生活美学促进中心副理事长、上海依众文化传媒中心秘书长之职。赉安(1890-1946,法国人)为被誉为建筑装饰派大师,上海近代建筑先驱(与邬达克齐名),为上海留下了一百多幢近代建筑(目前已知76处122件作品),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烙印和逝去的故事。本书是赉安的生平传记(他1920年来到上海直到去世),再现了一名外国友人上海传奇,见证近代城市建筑发展变迁,与“建筑可阅读”一脉相承,是海派文化的最好阐释。
-
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张剑,隋艳晖 著《“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讲好中国故事,延续生存空间”为主要设计理念,通过深入分析互联网介入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的方式及其影响,进一步明确互联网时代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纵横对比研究,揭示乡村文化景观遗产应对互联网影响的策略主要取决于村落发展阶段以及文化遗产属性两个因素。从乡村文化遗产中,凝练创意特色,提炼优秀景观文化,融人现代生活和创意设计,以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的目标需求为导向,分析互联网的理性定位,从而实现互联网的“工具理性”与传统村落的“价值理性”之间的有效统一,提出艺术设计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理念,助力文化振兴,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凸显了文化遗产的产业赋能价值。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乡村景观文化遗产不仅能够从容应对互联网和高科技所带来的影响,而且对内重视国家民族内部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形塑,对外维护其文化边界,破除阻碍本国民族特性认同的因素,加强民族国家文化空间统一性的建构。《“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旨在抛砖引玉,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