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读物
-
隽永的说辞-战国策钟克昌编撰虚拔一下弓弦,只凭言响,就能叫飞雁掉下来;您相信这等事情吗?且看看本书“惊弓之鸟”一则的描述吧!战国时代风云人物的特技不只这些呢!他们只要轻耍一下嘴皮,整个国际形势就被扭转了。《战国策》一书,就是许许多多三寸不烂舌的展览会。您知道他们如何在战争频仍的军国主义夹缝中左右时局吗?这本改写过的《战国策》,去掉了冗长的论辩以及重复的情热,更能够情趣盎然地浮现出朵朵莲花。《战国策》自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钞本有多种,名称亦纷歧。西汉初犹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异称;内容编排亦多所出入,又或兼及楚、汉之争。到了西汉末叶,刘向典校秘书,接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的顺序,编订为三十三卷,共四百八十六章,始正名为《战国策》。
-
华夏的曙光-尚书李振兴编撰《尚书》,我们过去都称它为《书经》,在文字方面,是一部比较难读的书。唐代大文学家韩俞就曾经说过“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的话。虽然如此,但在专制时代,它始终被列为科举必考的书。因此,凡是想求功名的人,就必须要读它。可是到了近代,科举的制度废除了,所以它也就失去了时代应有的价值。又因为它“佶屈聱牙”,因之也就更加无人问津了。不过话又要说回来,它毕竟是我国从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一部宝典,是“二帝三王”施政、布德、教民、养民举措的纪实。就文化方面说:它是根源,在演进的过程中,它居于中坚的地位,没有它,我们对于先民上古时代的生活情景,就一无所知,即有所知,也只是一鳞半爪,这样以来,我们如谈文化的来源,也就成了问题。因此,我们如果要寻根的话,那就不能不读《尚书》。就文字表现方面说,本书则采取了力求浅近的做法,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使它大众化、通俗化,借以唤起国人研究《尚书》的兴趣,以期达到发扬固有文化的终极目标。
-
净土上的烽烟-洛阳伽蓝记王文进编撰当我们展读古籍,回顾到五胡乱华后的南北朝史时,也许会直觉地认为衣冠既已南渡,则中华历史文化的重心,将完全落在“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建康城上。至于北方,既然陷入异族的控制下,必定是笼罩在一片胡风蛮雨之中,在文化的程度上,绝对无法和人文荟萃的江南相提并论。如果用这种偏狭的眼光来看南北朝史,必然无法掌握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来权去脉,也无法了解大唐文化为何如此灿烂夺目的原因。事实上,在历史的演进中,北朝文化这股巨流的注入,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只要我们一翻开杨衒之的这本《洛阳伽蓝记》,一定会很快地将历史视野调整过来。因为我们在这本书中,发现到北魏鲜卑族,不但将荒废已久的洛阳城,重新建造成一座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都场面,并且在城里的各项活动中,更展现着极为缤纷生动的人文色彩。
-
通典:典章制度的总汇张荣芳编撰《通典》将我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分门别目,依照时代顺序编为一书,称得上是典章制度的百科全书。在唐代以前,虽然也曾有人试图编撰,但都没有成功;杜佑之前,唐人也曾有类似的著作出现,但体系不如杜佑《通典》的广博周纳,都比不上杜佑的成就。《通典》一书的旨趣是为当时的制度找寻历史的根源,说明古今的变迁沿革,希望从中看出利弊得失之所在。所以清朝大史学家章学诚推崇《通典》甚是“会通之旨”,今人钱穆先生认为杜佑是开创唐以后史学的第一人,都不是过誉之词。《通典》全书二百卷,分为食贷十二卷、选举六卷、职官二十二卷、礼一百卷、乐七卷、兵十五卷、刑八卷、州郡十四卷、边防十六卷等九门、每门又各分为若干子目。内容上溯于黄帝、尧舜,下迄唐玄宗天宝年间,同时因唐肃宗、代宗时期也颇有变革,故附于书里。
-
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周南京主编中国的华侨史是一部触目惊心的伤心史,也是一部光辉灿烂的文化交流史。北京大学、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全国侨联华侨研究所等十几个校所的研究华侨学的学者们,集三年多的心血,编纂了这部全面系统介绍华侨华人华历史与现状的工具书。共收词目7000余条,范围囊括世界华人埠概况、历史地理、文物古迹、人物社团、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事件与重大活动、各种法律条约政策、报刊著作,以及专有名词等等,可谓有关华侨华人的百科全书式词书。检索方便,资料翔实,重视科学性、学术性和客观性,并注意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
万历传樊树志著本书运用丰富的史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万历一生经历,功过是非,万历新政的展开,与张居正的复杂关系,从一度励精图治到怠于朝政,从多角度说明一代君主的面貌及其对明朝衰败的影响。本书的传主明神宗朱翊钧,人们习惯于用他的年号称他为万历皇帝。他是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没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构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事迹,在他的后半生由于疾病缠身,长期难于视朝,因而颇多非议。本书运用丰富的史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万历一生经历,功过是非,万历新政的展开,与张居正的复杂关系,从一度励精图治到怠于朝政,从多角度说明一代君主的面貌及其对明朝衰败的影响。
-
近代上海繁华录唐振常主编内容提要过去的上海令你想起什么?有人说,是十里洋场,是冒险家乐园,是纸醉金迷的不夜城、销金窝;也有人说是当日的远东金融中心和执全国牛耳的纺织业……上海,早已变成一个过余复杂的传说,叫人难以捉摸她的庐山真貌。故事的开始,是西方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一年——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南京条约签订,上海列为通商五口之一,欧美日本各国人士争相奔赴大展拳脚。上海是近代中国面封西方卫击的最前线城市,以其俯控长江的优越位置,由普通县城一而成全国金融工业中心,远束第一大城、洋凤华俗混生的国际部会。在故事今天仍然继续而迭有新章之际,且让我们听听曾经从事新闻工作,精研上海历史的中国近代史名家唐振党教授为我们细说从头,认识西风束渐下的近代以至现代中国最鲜活一章。
-
简明广东史蒋祖缘,方志钦主编暂缺简介...
-
晚清官僚派别派系研究苗长青 著暂缺简介...
-
四十年出土墓志目录荣丽华编集;王世民校订本书主要收录了1949-1989年来各地出土的历代墓志,兼及个别新发表的早年出土品等。 此次扩充的主要内容:一、吸收了我们近十多年来在石刻整理研究中的一些新思路和论述,如已出版的《中国的石刻与石窟》、《石刻叙录》、《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101册)、《墓志拓片目录》、《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北京石刻拓片目录》、《北京地区文字石刻》等;二、广泛吸收了近十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尤其是文物考古界的研究成果,如已出版的《中国古代石刻概论》、《语石校注》、《语石异同评》、《中国岩画学》、《石门摩崖刻石研究》、建国后《四十年出土墓志目录》、《汉代武氏墓群刻石研究》、《大足石刻研究》、《河北金石辑录》、《河东石刻研究》、《三晋石刻总目·运城地区卷》、《四川历代碑刻》、《云南古代石刻丛书》、《山东省志·文物志》、《陕西省志·文物志》、《中国文物地图集》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