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思想家型的编辑家:章炳麟梁启超鲁迅研究
作者:蒋成德 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01
ISBN:9787511256119
定价:¥4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章炳麟、梁启超、鲁迅是我国晚清民国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同时又是最著名的报刊编辑家。章炳麟的排满反清,梁启超的变法维新,鲁迅的改造社会,他们各以其鲜明的编辑宗旨从事报刊编辑活动,在中国近现代编辑出版史上创下了非凡的“编辑大业”。“新思想界的勇士”章炳麟早在一百多年前即大声疾呼“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言论界的骄子”梁启超提出报纸应当“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一“文化革命的伟人”鲁迅更是主张以“思想革命”来办刊物,“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这些跨越时代的先锋性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编辑家中的思想家,思想家型的编辑家。
作者简介
蒋成德,江苏阜宁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徐州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徐州市委委员,原九三学社徐州教育学院主委,原《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副主编。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会员,徐州楹联家协会理事。出版专著《思与诗——郁达夫研究》(获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参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鉴赏》。曾在《江海学刊》《郭沫若学刊》《深圳大学学报》《苏州大学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 章炳麟:从排满革命“退居于宁静的学者”
第一节 从《时务报》到《民报》(1897.1~1910.3)
一、一年四报,相继编撰
二、今为报章,以开新政
三、发刊《民报》,成功最著
第二节 《国学商兑》等学术刊物(1912.1~1936.6)
一、辛亥革命的余响:创办《大共和日报》
二、创办学术刊物,弘扬国学
第二章 梁启超:“独任”维新派的“编辑大业”
第一节 “万木草堂”的编书活动(1891~1893)
第二节 从《中外纪闻》到《时务报》(1895.8~1898.9)
一、“报馆之议论,浸渍于人心”
二、创办书局,介绍“新学”,“转移风气”
第三节 从《清议报》到《新民丛报》(1898.11~1907.7)
一、“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的《清议报》
二、“丛报界魁首”的《新民丛报》
三、办小说杂志“鼓吹革命”
四、其他编辑活动
第四节 创办《政论》与主编《中国图书大辞典》(1907.10~1929.1)
一、“全然退伍”后的几个刊物
二、编辑丛书与主持编纂《中国图书大辞典》
第三章 鲁迅:以“思想革命”来办刊物
第一节 提倡文艺,“唤起我国人之精神”(1902~1909)
一、提倡文艺运动的先声(1902~1905)
二、弃医从文,“改变精神”乃“第一要著”(1906~1909)
第二节 辑录古籍,从现实转向历史(1910~1917)
一、辛亥革命的回响
二、转向古籍的沉默
第三节 “撕去假面”,文坛需要“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1918~1927)
一、以“思想革命”来办刊物
二、“撕去旧社会的假面”(1925~1927)
第四节 上海十年,全面推动革命文艺运动(1927~1936)
一、新文艺运动的一束《朝花》(1927~1929)
二、冲破黑暗的《海燕》(1930~1936)
第五节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从《时务报》到《民报》(1897.1~1910.3)
一、一年四报,相继编撰
二、今为报章,以开新政
三、发刊《民报》,成功最著
第二节 《国学商兑》等学术刊物(1912.1~1936.6)
一、辛亥革命的余响:创办《大共和日报》
二、创办学术刊物,弘扬国学
第二章 梁启超:“独任”维新派的“编辑大业”
第一节 “万木草堂”的编书活动(1891~1893)
第二节 从《中外纪闻》到《时务报》(1895.8~1898.9)
一、“报馆之议论,浸渍于人心”
二、创办书局,介绍“新学”,“转移风气”
第三节 从《清议报》到《新民丛报》(1898.11~1907.7)
一、“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的《清议报》
二、“丛报界魁首”的《新民丛报》
三、办小说杂志“鼓吹革命”
四、其他编辑活动
第四节 创办《政论》与主编《中国图书大辞典》(1907.10~1929.1)
一、“全然退伍”后的几个刊物
二、编辑丛书与主持编纂《中国图书大辞典》
第三章 鲁迅:以“思想革命”来办刊物
第一节 提倡文艺,“唤起我国人之精神”(1902~1909)
一、提倡文艺运动的先声(1902~1905)
二、弃医从文,“改变精神”乃“第一要著”(1906~1909)
第二节 辑录古籍,从现实转向历史(1910~1917)
一、辛亥革命的回响
二、转向古籍的沉默
第三节 “撕去假面”,文坛需要“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1918~1927)
一、以“思想革命”来办刊物
二、“撕去旧社会的假面”(1925~1927)
第四节 上海十年,全面推动革命文艺运动(1927~1936)
一、新文艺运动的一束《朝花》(1927~1929)
二、冲破黑暗的《海燕》(1930~1936)
第五节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