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悲剧美学史
作者:谢柏梁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01
ISBN:9787532574018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悲剧美学史》从先秦之悲哀原则到现当代电影的悲剧批评,作者从美学角度叙述、剖析了中国戏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美学特质,并从发生规律、审美特征、美学本质三个层面总结了中国悲剧的发生规律。
作者简介
谢柏梁,男,1958年生,湖北天门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戏剧影视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学院教授,比较文学博士生导师。湖北师院学士(1983)、华东师大硕士(1986)、中山大学文学博士(1989)。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史论教研室主任,教授(1989-2002)。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客座教授(1993),美国佛萨大学、加州柏克莱大学、斯坦福大学(1999-2000)等校访问教授。上海市曙光工程学者。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等上发表约百万字论文,出版悲剧史、文学史专著10部。承担过国家社科规划、美国学术委员会等国内外基金项目共8项,艵获多种学术奖励。
目录
序一
序二
代序《红尘悲音》总览世间苦剧
第一编 悲剧精神演进录
第一章 先秦悲哀原则的逻辑秩序
第一节 先秦悲哀原则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先秦悲哀原则的主体根源
第三节 先秦悲哀原则的审美形态
第二章 汉唐悲怨风尚的审美认识
第一节 以悲为美的时代风尚
第二节 声无哀乐的批评反弹
第三节 悲怨机制的认识过程
第三章 近古千年的忧患意识与悲愤主流
第一节 忧国忧民,居安思危
第二节 尽忠报国,还我河山
第三节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第二编 宋元悲怨戏曲学
第四章 宋代演剧评论及其悲剧认识
第一节 演剧的起源、标准及审美判断
第二节 演剧所导致的社会悲剧和箴讽效应
第三节 演剧内蕴的逻辑清理
第五章 元代曲学中的生死命运观
第一节 元杂剧中的命运观
第二节 元代曲论中的忧郁悲怨观
第三节 《录鬼簿》中的生存价值观
第六章 佛法杂剧的救度理想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无边苦海
第二节 屡试不爽的冤业果报
第三节 大慈大悲的慈航救度
第三编 明代怨谱悲剧论
第七章 明代戏曲的悲剧观——怨谱说
第一节 动人论——怨谱说的审美效应
第二节 苦境论——怨谱说的形象主体
第三节 结局论——怨谱说的美学结构
第八章 卓人月的悲世曲论
第一节 流星匆匆亦灿烂
第二节 《新西厢序》酿悲音
第三节 卓氏其他曲序中的悲怨论
第九章 明代咏剧诗中的悲怨感慨
第一节 人生悲怨的诸多感慨
第二节 《鬼簿》、名公的怅然表述
第三节 悲剧苦戏之诸多命题
第四编 清代苦戏审美谈
第十章 清代“苦戏”风格论
第一节 “苦戏”立言之缘起
第二节 “苦戏”风格三境界
第三节 苦戏丰碑“兴亡戏”
第十一章 “金《西厢》”的典型论与悲凉感
第一节 此一个人——金《西厢》的典型论
第二节 极微说——金《西厢》的细节说
第三节 悲凉感——金《西厢》的悲剧观
第十二章 毛批《琵琶》怨悱评
第一节 戏文之难令人泣
第二节 妙在怨悱而不乱
第三节 悲欢互转补忧烦
第五编 20世纪的悲剧美学流派
第十三章 王国维的戏曲美学
第一节 戏曲断代史的开拓之功
第二节 戏曲意境的本质界定
第三节 戏曲悲剧的现代阐发
第十四章 民国时期的悲剧论辩
第一节 中国“无悲剧”论
第二节 左翼戏剧家论悲剧
第三节 熊佛西《写剧原理》
第四节 章泯《悲剧论》
第十五章 王季思及其弟子的悲剧学建设
第一节 王季思的悲剧学建树
第二节 焦文彬《中国古典悲剧论》
第三节 黄仕忠论“负心婚变”悲剧
第四节 杨建文《中国古典悲剧史》
第十六章 “前海学派”的悲剧学研究
第一节 “前海学派”的悲剧研究综述
第二节 苏国荣的悲剧美学
第三节 朱颖辉的《娇红记》研究
第四节 熊元义《回到中国悲剧》
第五节 傅谨的“无悲剧”论
第六编 话剧影视中的悲剧观念
第十七章 各地学者的悲剧学研究
第一节 陈瘦竹《论悲剧与喜剧》
第二节 周安华《深沉悲怆的生命旋律》
第三节 张辰、石兰《悲剧艺术论》
第四节 张法、邱紫华、王宏维的悲剧研究
第五节 台湾学者的悲剧学研究
第十八章 现代电影之悲剧批评
第一节 历史学角度的悲剧批评
第二节 社会和现实主义角度的悲剧批评
第三节 电影艺术角度的悲剧批评
第十九章 当代电影之悲剧学说
第一节 从题材角度看悲剧
第二节 从悲剧学角度看悲剧
第三节 从社会学角度看悲剧
第二十章 当代电视之悲剧述评
第一节 电视悲剧的精神内核
第二节 电视悲剧的冲突模式
第三节 电视悲剧的美学特点
第七编 中国悲剧美学系统
第二十一章 中国悲剧的发生规律
第一节 气候地理与悲秋
第二节 悲秋、悲怨与悲剧
第三节 乱世创痛出悲剧
第二十二章 中国悲剧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悲剧品位的世俗性
第二节 悲剧情感的中和性
第三节 悲剧结局的圆满性
第二十三章 中国悲剧的美学本质
第一节 悲剧起因的欲望性
第二节 悲剧冲突的程式性
第三节 悲剧意境的核心性
后记
序二
代序《红尘悲音》总览世间苦剧
第一编 悲剧精神演进录
第一章 先秦悲哀原则的逻辑秩序
第一节 先秦悲哀原则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先秦悲哀原则的主体根源
第三节 先秦悲哀原则的审美形态
第二章 汉唐悲怨风尚的审美认识
第一节 以悲为美的时代风尚
第二节 声无哀乐的批评反弹
第三节 悲怨机制的认识过程
第三章 近古千年的忧患意识与悲愤主流
第一节 忧国忧民,居安思危
第二节 尽忠报国,还我河山
第三节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第二编 宋元悲怨戏曲学
第四章 宋代演剧评论及其悲剧认识
第一节 演剧的起源、标准及审美判断
第二节 演剧所导致的社会悲剧和箴讽效应
第三节 演剧内蕴的逻辑清理
第五章 元代曲学中的生死命运观
第一节 元杂剧中的命运观
第二节 元代曲论中的忧郁悲怨观
第三节 《录鬼簿》中的生存价值观
第六章 佛法杂剧的救度理想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无边苦海
第二节 屡试不爽的冤业果报
第三节 大慈大悲的慈航救度
第三编 明代怨谱悲剧论
第七章 明代戏曲的悲剧观——怨谱说
第一节 动人论——怨谱说的审美效应
第二节 苦境论——怨谱说的形象主体
第三节 结局论——怨谱说的美学结构
第八章 卓人月的悲世曲论
第一节 流星匆匆亦灿烂
第二节 《新西厢序》酿悲音
第三节 卓氏其他曲序中的悲怨论
第九章 明代咏剧诗中的悲怨感慨
第一节 人生悲怨的诸多感慨
第二节 《鬼簿》、名公的怅然表述
第三节 悲剧苦戏之诸多命题
第四编 清代苦戏审美谈
第十章 清代“苦戏”风格论
第一节 “苦戏”立言之缘起
第二节 “苦戏”风格三境界
第三节 苦戏丰碑“兴亡戏”
第十一章 “金《西厢》”的典型论与悲凉感
第一节 此一个人——金《西厢》的典型论
第二节 极微说——金《西厢》的细节说
第三节 悲凉感——金《西厢》的悲剧观
第十二章 毛批《琵琶》怨悱评
第一节 戏文之难令人泣
第二节 妙在怨悱而不乱
第三节 悲欢互转补忧烦
第五编 20世纪的悲剧美学流派
第十三章 王国维的戏曲美学
第一节 戏曲断代史的开拓之功
第二节 戏曲意境的本质界定
第三节 戏曲悲剧的现代阐发
第十四章 民国时期的悲剧论辩
第一节 中国“无悲剧”论
第二节 左翼戏剧家论悲剧
第三节 熊佛西《写剧原理》
第四节 章泯《悲剧论》
第十五章 王季思及其弟子的悲剧学建设
第一节 王季思的悲剧学建树
第二节 焦文彬《中国古典悲剧论》
第三节 黄仕忠论“负心婚变”悲剧
第四节 杨建文《中国古典悲剧史》
第十六章 “前海学派”的悲剧学研究
第一节 “前海学派”的悲剧研究综述
第二节 苏国荣的悲剧美学
第三节 朱颖辉的《娇红记》研究
第四节 熊元义《回到中国悲剧》
第五节 傅谨的“无悲剧”论
第六编 话剧影视中的悲剧观念
第十七章 各地学者的悲剧学研究
第一节 陈瘦竹《论悲剧与喜剧》
第二节 周安华《深沉悲怆的生命旋律》
第三节 张辰、石兰《悲剧艺术论》
第四节 张法、邱紫华、王宏维的悲剧研究
第五节 台湾学者的悲剧学研究
第十八章 现代电影之悲剧批评
第一节 历史学角度的悲剧批评
第二节 社会和现实主义角度的悲剧批评
第三节 电影艺术角度的悲剧批评
第十九章 当代电影之悲剧学说
第一节 从题材角度看悲剧
第二节 从悲剧学角度看悲剧
第三节 从社会学角度看悲剧
第二十章 当代电视之悲剧述评
第一节 电视悲剧的精神内核
第二节 电视悲剧的冲突模式
第三节 电视悲剧的美学特点
第七编 中国悲剧美学系统
第二十一章 中国悲剧的发生规律
第一节 气候地理与悲秋
第二节 悲秋、悲怨与悲剧
第三节 乱世创痛出悲剧
第二十二章 中国悲剧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悲剧品位的世俗性
第二节 悲剧情感的中和性
第三节 悲剧结局的圆满性
第二十三章 中国悲剧的美学本质
第一节 悲剧起因的欲望性
第二节 悲剧冲突的程式性
第三节 悲剧意境的核心性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