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历史名人与宁夏张怀武主编本书的目的在于给广大青少年提供一本通俗易懂的乡土历史读本,以配合当今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宁夏地区历史悠久,距今三四万年以前,这里就已有人类在活动。在数千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宁夏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有“关中屏障、河陇噤喉”之称。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相互交错的杂处地带。本书收录了宁夏地区自秦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历史名人。本书收录的历史名人出现于宁夏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种领域。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他们中有些人属于学术上有争议的人物,有些人很简单地划分出好环,有些人是非功过参半,作者对他们均作了客观的评价。
-
哥伦布传(美)塞·埃·莫里森(Samuel Eliot Morison)著;陈太先,陈礼仁译哥伦布四次乘帆船横渡大西洋,开创了“发现”美洲的丰功伟业,他成了世界史上妇孺皆知的航海家、探险家和发现家。 所有世界近代史、美洲各国史都讲到了哥伦布其人其事。好些著名史学家指出:“南北美洲的全部历史都是以他的四次西航为开端的。” 美洲许多国家至今还把每年10月12日定为“哥伦布日”(美国从1971年起将这个日子改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人们就在这一天休假以纪念他首次在圣萨尔瓦多登陆。1982年联合国有36个国家联名提议要在1992年10月12日为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1492—1992年)举行世界性的隆重纪念典礼。 哥伦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是怎样建立丰功伟业成为世界名人,历数百年之久呢?这就得读他的传记。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部《哥伦布传》(原名《海洋统帅哥伦布的生平》)据英国百科全书介绍是20世纪出版的最佳英文本传记之一。它的著者是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散文作家、海军少将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 书中对哥伦布的身世、早年生活、为西航事业奔走呼吁的艰难历程、他的航海技术以及四次西航(连回程是八次)走的什么路线、到过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问题,取得了哪些成绩……都有详细的叙述。目录上卷著者序注释中常用缩语船舶与航海术最初的四十年第一章 楔子第二章 热那亚第三章 乐意海上航行第四章 卢济塔尼亚第五章 哥伦布其人第六章 印度事业第七章 在卡斯蒂利亚第八章 女王同意了第九章 “尼尼亚”号、“平塔”号和“圣玛利亚”号第十章 职员和水手第十一章 开航第十二章 海上一日第十三章 哥伦布怎样航海第十四章 横渡大西洋第十五章 前进!前进!第十六章 首次登陆第十七章 寻找日本第十八章 寻找大汗第十九章 奥连特第二十章 伊斯帕尼奥拉岛第二十一章 那个圣诞节第二十二章 返航第二十三章 亚速尔海上的痛苦挣扎第二十四章 在葡萄牙人的掌握中肖像、地图、海图及图解目录下卷 凯 旋第二十五章 水手回家第二十六章 外交插曲第二十七章 新闻传播 第二次美洲航行第二十八章 庞大的船队第二十九章 众多的玛利亚第三十章 圣徒们和贞女们第三十一章 锡瓦奥第三十二章 古巴和牙买加第三十三章 女王的花园第三十四章 回到伊莎贝拉第三十五章 伊岛的苦难第三十六章 拥挤不堪的越洋航行第三十七章 导致灾难的牧羊人 第三次美洲航行第三十八章 准备第三十九章 特立尼达第四十章 帕里亚第四十一章 地上的伊甸园第四十二章 人间地狱 第四次美洲航行第四十三章 最后的机会第四十四章 飓风第四十五章 探寻海峡第四十六章 贝拉瓜第四十七章 贝伦第四十八章 漏船航海第四十九章 困在牙买加第五十章 援救和结局附录一 哥伦布首次西航的书简附录二 哥伦布安葬在何处?索引外文书刊译名表译后记插图目录
-
中国方志学史陈光贻著方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在古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至今流传的方志约有一万种。这些方志不仅反映了我国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社会实际情况,而且对各个地区的气候、天象、地貌、山川、城镇、道里、矿产、动植物等分布情况也有所记载。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这部分文化遗产进行整理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它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国家四个现代化服务。整理旧方志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一种长期的事业。目前正在掀起纂修新地方史志的高潮,在这种情况下,整理旧志,为编修新志提供借鉴,尤为重要。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方志学,正待我们去研究。
-
旧上海风情录余之,程新国主编过去的上海令你想起什么?有人说,是十里洋场,是冒险家乐园,是纸醉金迷的不夜城,销金窝;也有人说是当日的远东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
刘少奇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老北京徐城北著文本丛书的策划、编辑,正是基于这一彻悟"之上,对图和文的采集、插接、修剪和编排费了不少心思,力图使图文在时空两个层面上结合,时而同步,时而分离,时而重叠,时而交错,时而观照,时而融合。目的只是一个,让读者在"眼花缭乱"中"迁想妙得",轻轻松松读完这套话题并不轻松的丛书。
-
康世恩传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中国历代文物鉴赏宁云龙编著暂缺简介...
-
老天津林希著《老天津》展现了百多年来在天津这块土地上拍摄的各种各样的照片,真是洋洋大观……有战事的、政闻的、史料的,也有社会的.市井的……如果只是因为一点点依旧情结,一张发黄的照片就未必那么珍贵。因为每一秒瞬间都是历史,每一个场景都是人生。旧照片留给人们的是无限丰富的人间冷暖,是天津这片我们生活的土地的历史风貌,每一个角落都系结着一段故事。说不完的风云苍桑,道不尽的世态炎凉。
-
刘庄百年罗以民著《刘庄百年》是罗先生以随笔形式来表现刘庄百年历史的史学读物,该书以刘庄为中心,把与刘庄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串连起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20世纪中国百年史,从一座庄园的诞生与历史变迁,揭示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刘庄的主人刘学询,光绪十二年考中进士,却没有走上升官发财的道路,他在吏部“待分配”好几年,见没有升官的希望,便毅然包办“闱姓”(“闱姓”是晚清两广地方利用科举考试进行赌博的一种方式),从此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一时声名鹊起,被人称为“刘三国”,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刘学询为名将后裔,且颇有壮志雄心,他一心想反清复明,由自己来当皇帝,这与孙中山倡导的民主共和实属南辕北辙,可他俩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想推翻清朝,因而两位香山同乡便在政治上结成了联盟。刘学询自命为朱元璋、洪秀全,却视孙中山为徐达、杨秀清。孙中山对此似乎也毫无异议,他在致刘学询的信中白纸黑字地写着:“主政一人,或称总统,或称帝王,弟决奉足下当之”,“兵政一人弟自当之”。不管孙中山这里是出于谦虚,还是出于策略,都可见刘学询当时是颇有势力的。可惜历史与刘学询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孙、刘联盟的密谋,都胎死腹中。刘学询不仅不能坐上皇帝的龙椅,而且不能算作辛亥革命的功臣,当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刘学询只是在刘庄做他的隐士。刘学询的政治主张与孙中山迥然相异,与保皇党康有为和梁启超也根本不同,他们虽然都拥护帝制,可康、梁保的是光绪皇帝,而刘学询则是要反清复明,自任皇帝。因而刘学询千方百计想借慈禧之手杀死康、梁,后来虽没能遂愿,却亲临南海监督,把康氏祖坟挖得七零八落。这下可惹恼了康、梁,梁启超不断写信给保皇党专管两广军事行动的澳门总局:“肥贼刘豚在粤,颇增我辈之阻力,宜设法图之(刘豚即刘学询)。”结果刘学询从澳门返回广州时,“甫登岸,即被凶徒以枪对面打中胸部”。刘学询虽没被打死,可也知道了康、梁的厉害,没有再轻举妄动。刘学询曾一度做两广总督李鸿章的幕僚,但他只把李鸿章当作他反清复明大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八国联军攻北京时,国内一片混乱,他建议李鸿章联合孙中山,策划两广独立,进而建国,李鸿章心有此意,却含糊其辞,静观时局发展。1900年6月15日,清廷电令李鸿章“迅速来”,担任议和大臣,李鸿章经反复权衡,决定赴任,以便将大权揽回自己手中。刘学询眼看自己精心策划的“两广独立”将付之东流,便通过香港参议局唯一的一名中国议员韦玉,转告港督卜力,暗示他乘李鸿章北上途经香港时将李扣留,逼他反清。正当这一计划就要实现时,卜力收到英国殖民大臣张伯伦从伦敦发来的电报“不准扣留李鸿章”。刘学询的妙计又告破产。刘学询几次谋事不成,遂心灰意冷,他决心急流勇退,把全部精力投向在杭州西湖畔建私家别墅,这就是刘庄。建国后,刘庄被政府接管,称“西湖宾馆”,80年代改建为“杭州西湖宾馆”。作者在书中还写了刘庄被查封,康有为“猖狂”进刘庄,毛泽东与刘庄,刘学询后代的命运等。书中还附有许多未曾公开的图片,使人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刘庄的历史变迁。罗以民先生遍查史料,到处走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那些残缺的史料断片,融合成一部有机的《刘庄百年》,相信读者朋友可从这部书走进一段独具魅力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