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新疆史纲苗普生,田卫疆 主编《新疆史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探索新疆历史研究的真谛,对于远古时期至1949年之间新疆漫长历史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疏理和论述。真实的勾勒出一幅新疆各民族数千年历史演变发展的立体画卷。 该研究成果在中国历史演变的背景之下,以中国史传统的王朝变迁为纲,结合新疆历史发展的实际,将数千年的新疆历史简要地概括为九章,亦即章:先秦时期的新疆;第二章:汉代西域;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第四章:隋唐时期的西域;第六章:五代宋辽金时期的西域;第七章:元明时期的西域;第八章:清代新疆;第九章:民国时期的新疆。章节的安排既突出厂新疆历史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又将其与中国历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作者编写新疆历史过程中的政治立场的把握。该研究成果还摆脱了以往新疆地方史编写过程巾偏重于政治沿革史,或重点在于描述新疆少数民族发展历史方面,而疏于社会生活研究的缺陷和不足,在继续关注政治史研究的同时,将更多的笔墨用于对各族群众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变迁的探索,有点及面,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成果中运用*的考古材料肯定了史前时期新疆文化类型的东倾性特征,驳斥了所谓西域文化西来说的传统观点。该研究成果还从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密切的经济交往联系人手,在各章节里详细记述了西汉后中原历代中央王朝对于天山南北各地末间断的政治管辖关系的必然性,以及各个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对于新疆军政管辖的形式和政策特点,阐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组成部分的客观事实。对于不同时期新疆境内古代各个部落、民族的历史活动状况的记述贯穿于《新疆史纲》各章节的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近代新疆各民族形成和发展进程的探索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学术界的*成果。历史上新疆各个民族都为新疆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近代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反对外来人侵和沙俄的扩张,维护祖国西北边疆安全的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精神,对此,该研究成果中也都做了充分的展现和记述。此外,对于诸如古代族源问题、社会形态分期问题、屯田戍边问题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等问题,也都以事实为根据,客观地进行了具有创新性质的探讨,并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为正确阐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作出了勇敢的探索和实践。《新疆史纲》内容丰富翔实,观点鲜明正确,基本代表了二十世纪新疆地方史通史体著述的水平。
-
西域饮食文化史伊斯拉斐尔·玉素甫, 安尼瓦尔·哈斯木编著《研究丛书:西域饮食文化史》共分为八章,介绍了古代文化遗存与家耕文明、农业生产器具、农作物和石磨、畜牧与畜牧业经济、果类与园艺业、饮食习俗与饮食结构、饮食器具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
辽宁传祝勇这是一部关于辽宁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的书。辽宁刚好处于几大文化板块的衔接带上,像一个绳扣,把蒙古人的草原文化板块、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板块连接起来。辽宁就像从中国肌体上取下的一个切片,谈论辽宁,就是谈论中国。作者以地域为切片写就辽宁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的故事,从历史、文化、交融、发展、未来等多个维度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的辽宁。读懂辽宁,读懂中国。
-
唐安西都护府史事编年石墨林 著唐安西都护府管控西域的一个半世纪,是继承汉魏传统,在西域继续贯彻中央朝廷政令、维护西域各国安定的一个半世纪,也是唐王朝与西域各族各国保持患难相恤、荣辱与共的一个半世纪,史籍记载十分丰富。石墨林先生编撰的《研究丛书:唐安西都护府史事编年》,就是将这些散见于各类历史典籍中的丰富史事,搜集起来,进行比对考校,并逐年逐月逐日加以排列编纂的著作。对各种记载有矛盾的现象,石墨林先生则尽可能找出依据,作出考订;对无年月的材料,也根据相关内容作出了推断。
-
西藏自治区志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新疆百年1900-1999田卫疆 主编在“新疆百年”的大标题之下,本书中所记载的却大多是那个世纪里的小事情和平常人物,但可以讲都是那个世纪里生活的人们所十分熟悉的人和事,看着都是那样眼熟和亲切。可是有谁会否认,这些事情不是历史,不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新疆百年”,不谓不是新疆历*惊心动魄的精彩华章,新疆各族人民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建设祖国西北边疆,团结互助,前赴后继,不屈不挠,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其事迹动天地,泣鬼神,可与日月同辉。那些流逝的岁月值得回顾的史实很多很多,真值得史学家们大书特书。相比之下,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内容只是近代新疆百年历史的缩影。
-
西藏自治区志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中山传叶曙明本书是一部城市传记,以非虚构文学的形式追溯中山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三条主线贯穿整部书稿,一条是经济主线:中山从以渔业为主的海岛经济,转变成以农耕畜牧为主的农业经济,再发展为买办群体活跃、与世界通商的近代商业城市;另一条是政治、文化主线:明代以降,香山诞生了大批文化名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而近代以来,在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民主革命中,中山更成为革命的策源地;第三条是民间生活主线:从中山的人口、语言、饮食、衣冠、建筑、时令节俗、民间艺术等方面入手,描写了这些民俗活动的来龙去脉,再现其万众同乐的场面,探索南越文化在两千多年间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嬗变过程。
-
锦水花间浅夏等有读者问流沙河,在成都,您*愿意生活在哪个朝代?流沙河毫不犹豫地回答:前后蜀!《锦水花间》正是以千年前的成都前后蜀时期为主要背景,以前蜀王建墓的发掘为开端,以《花间集》所勾连的文人雅士为底本,精心爬梳史料,裘集信息,合多人之力,以一篇篇精心构架的佳作,还原出一个个鲜明的历史人物,不仅让文物、历史都活了起来,还将成都的文脉接续上了一千年前前辈们开拓的锦水花间。
-
中国省别全志东亚同文会战争结束, 40多年来该校始终让其学生对中国进行实地调查,前后约有4000名日本学生分成近700个小组参加了调查旅行,调查内容涉及中国各地经济状况、经商习惯、地理形势、民情风俗、多样方言、农村实态、地方行政组织,因为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其调查之精确,范围之广泛,统计数据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东亚同文会出版的《支那省别全志》、《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包括《支那省别全志》(18卷)和《新修支那省别全志》(9卷),其中《支那省别全志》始于1917年,完成于1920年,包括广东省(附香港澳门)、广西省、云南省(附海防)、山东省、四川省、甘肃省(附新疆省)、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贵州省、山西省、直隶省,基本每省一卷;《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始于1942年,止于1 946年,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省、新疆省、青海省、西康省。上述两种全志的编纂完全使用上述调查报告材料,没有对其他文献的转抄和引用,此外还科学地绘制了地图,包含了大量的图表、照片等,生动真实记录着风土民俗、水文地貌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民国史、经济史、社会史、地方史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