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融合教育常熟模式陆振华,顾泳 编江苏省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与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域‘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使得常熟市在提高区域内特殊儿童入学率、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成绩。“特教班”融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仅让常熟市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也引起了国内特教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赞扬,被特教同行誉为“常熟模式”。《融合教育常熟模式:县域“特教班”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重点要谈的不是成绩,而是成绩背后的专业行动和专业行动背后的行动主体——人,以及这些特殊教育实践行动带来的三个教育启示。
-
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100年大事记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 著本书以两个历史决议为准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大事记的形式,全面记载1921年至2021年间,山西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走进新时期、走进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集中反映百年间山西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历程、成功实践。
-
凉山地方志文化资源研究花志红 著本研究以民国《西昌县志》、同治《会理州志》、咸丰《冕宁县志》、光绪《雷波厅志》、光绪《盐源县志》、光绪《越巂厅全志》、咸丰《邛巂野录》以及《宁远府志》等凉山旧志中的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文本阅读为基础,以凉山地方志文献资源考察、考见地方的文化风貌,洞悉时代精英所关注的问题,提供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等问题的系统资料,从地方性的角度对凉山地方志进行解读,阐述凉山地方志所具有的地方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本研究围绕凉山地方志中诸如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文学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特产资源、教育资源等展开研究,梳理凉山地方志中文化资源的表现,试图总结凉山地方志的文化价值,以填补地方志研究的不足,为凉山文化史研究中利用地方志资料提供借鉴。
-
光绪普洱府志校注龙麟,李昳华 编光绪《普洱府志》是保存至今的志书中记述普洱府内容较为完整、分类较为合理的志书,对我们今天全面研究、了解普洱的历史文化具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内容洋洋大观,全书对清代及清以前的普洱历史作了系统的记载,是研究普洱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重要文献资料。同时该书明确了普洱茶的历史地位,书中将普洱茶进贡和销售的历史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本书以普洱市方志办提供的光绪《普洱府志》抄本为底本为,同时参校道光《普洱府志》刻本、道光《威远厅志》抄本进行校注整理,并在校注的过程中,采用了本校、对校、他校、理校相交叉结合的方法,在进行标点、分段、校勘的过程中对大量字词进行了注释,以便读者阅读。
-
北京动物园园林文化与历史建筑王树标,陈旸,丛一蓬 编本书结合北京人文地理文脉进行分析,深入讲述北京动物园前身所处环境、人文景观以及各构成部分悠久的历史,并透过乐善园、继园样式雷图纸中所描绘的传统园林胜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曾两度成为皇家行宫的名园历史。北京动物园前身农事试验场的创办,曾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首善之区,为各省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它在近代农业发展、博物馆、动植物园、公园及公共文化养成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记述北京动物园这座历史名园的历史沿革、园林建筑、水系、附属构筑物变化等方面史实,展示园林文化及历史建筑变迁,裨益于公园历史文化领域的研究。
-
聊辽地名丁宗皓,刘玉玮 编《聊·辽地名》是《辽宁日报》大型系列策划“风物辽宁”的一个专题,以1.6万个辽宁村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为基础,用大数据思维发现辽宁地名中的高频字、高频词,从地名中看历史、说文化。在这些土里土气的、夹杂着少数民族语言的地名中,藏着绿水青山,藏着人间烟火,藏着辽宁人最浓郁的乡音,它们见证了辽宁的历史变迁,也成为背井离乡的辽宁人最浓郁的乡愁。
-
品读凉州柴多茂,张颐洋 著《品读凉州》以爬梳武威历史文化资源为出发点,截取凉州文化的精彩片段,以“时代”为纵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追忆凉州文化的高光时刻;以“多元”为基础,在绵亘千年的丝路上,重述凉州文化的辉煌;以“异彩”为亮点,在凉州古老的岁月里,打捞民间的文化珍宝;以“人物”为重点,在群星闪耀的苍穹,镌刻先贤们的丰功伟绩;以“胜迹”为特色,在多彩的凉州大地上,找寻历史的不朽印记。
-
中国地理标志成案研究赵小平 著本书除前言、结语、附件外,共分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概况、中国地理标志案件数据分析、中国地理标志成案评析、中国地理标志案件的特点与司法保护发展趋势、中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五个部分。
-
上海大学全史胡申生 著《上海大学(1922-1927)全史》的实际撰写,是从2021年7月开始的。在综合分析考订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确定《上海大学(1922-1927)全史》的主要框架为——上海大学是一所正规的大学、上海大学是一所爱国的大学、上海大学是一所革命的大学。在书中,每一句话、每一个结论都力求有相关史料为支撑依据,不虚妄,不溢美,但当肯定褒赞之处也绝不吝惜笔墨。著者之意是通过《上海大学(1922-1927)全史》的撰述出版,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上海大学,了解它为什么是一所“正规的”“爱国的”“革命的”大学。严格地说,《上海大学(1922-1927)全史》不是一部学术著作,没有按照时下通行的学术套路来写,也不求闻达于学术之林。由于老上海大学的革命性,导致在其存世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被帝国主义海军陆战队武力封闭在前,遭蒋介石反动新军阀武力解散于后,大量办学档案散失湮灭,幸存档案又遭兵燹之祸,所以在《上海大学(1922-1927)全史》写作过程中每每有史料不足之叹。因此,对已有之史料,即使一鳞半爪,亦觉弥足珍贵,不忍割舍。另外,著者也深知有读者并不完全认同老上海大学为“红色高等学府”之说,以“自我溢美”嘲讽者有之,以“自我抬高”腹诽者有之。所以,在行文中以“多引资料,少发议论”为原则,用史料说话。如老上海大学存世之时,舆论界就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和“北有五四的北大,南有五卅的上大”之誉。对这两句话的引用,为脱“孤证”之嫌,不惮穷搜之烦,查找其出处,并在书中各举两条书证。此举虽嫌累赘,却不失真实。这也是《上海大学(1922-1927)全史》的一个特点。
-
《申报》中的上海大学洪佳惠 编一、该书以上海图书馆馆藏报刊《申报》为资料来源,共收录了363条四种报纸上刊登的与上海大学相关的报道。二、该书以时间为排序依据,时间跨度为1922-1947年,涵盖学校在教学、师资、附中、学生社团、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三、该书以所在版面、局部放大图、转录文字为一般体例,务求从档案角度做到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样式和内容。四、该书转录文字,一律改用简化字并用现代汉语标点符号;具体内容尊重当时的行文习惯,除明显的错别字改在[]内、漏字增补在<>内、难以辨认的字用口代替以外,其余一仍其旧。五、每条史料均标注日期与所在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