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清代河北书院史料萃编朱鹏举 主编本辑文史资料,是教育史料专辑,定名为《清代河北书院史萃编》,从多年收集的大量研究成果和资料中选出七个地区的资料编辑而成。时间跨度为清朝(1636年-1912年),约276年。内容可大体由三类内容组成:一是创办较早影响较大的书院发展史料;二是书院中代表人物传记、书院章程、碑记、院志等深度资料的挖掘等;三是书院发展过程中代表人物的传记、日记、纪事述评。这样,从本专辑既可看出清朝河北地区书院教育的兴衰的总休脉络,又可了解到该历史时期有代表性书院的兴办和发展过程。同时本专辑还记述了此时期名望较高、违诣较深的先辈教育者、领导以及为振兴河北教育,培养人才,从教育体制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方面不断改革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本书是关于清代河北地区书院的史料汇编,将100多所书院的历史进行梳理和编撰,内容丰富、史料众多,考证严谨,对书院史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晋水之阳第一村刘铁旦古城营村是太原市属范围内最大的村社,常住人口逾万。该村南部毗邻晋阳古城遗址。名都晋阳的历史就浓缩在这一村庄2500多年的变迁中。作者联合多位太原市作家协会的作家,翻阅历史档案,追寻先人脚印,在古城营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采风,最终以散文的笔法各自成篇,详细记述古城营村的历史风貌、文化遗产、名人轶事、民间风俗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故土的热爱和期盼。该书是当代作家看晋阳的一次有主线、有规模的作品展示。
-
重庆市重要历史文献选编"中共重庆 市委党史研究室, 重庆市档案馆"本书为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市档案局(馆)联合编辑出版《重庆市重要历史文献选编(1949—2006)》多卷本文献集中的一本。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领导讲话、重点专题,重点整理公布了1988—1996年间的重庆市重要文献。书中收录的文献,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与时间赛跑”,努力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壮阔历史,为深化研究和宣传重庆改革开放初期历史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史料依据。
-
重庆党史人物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本书为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按照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关于加强中共党史及党史人物研究宣传有关工作部署,组织重庆党史系统和社科界专家学者编写的重庆党史人物研究专辑。本书编选遵循“各个时期在重庆地区党史上有较大影响的职业革命家、中央领导人在重庆的活动片断,也兼收少数与党亲密合作并作出重大贡献的党外仁人志士”的收录标准,有15位党史人物传入选该书,他们分别是邓小平、朱德、宋庆龄、杨尚昆、汤慕禹、杨克明、陈锡联、刘仁、王璞、何其芳、饶国模、陈然、袁崑、罗广斌、邓平寿。
-
鄞州宋史研究论文集陈志坚、张凯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浙江省委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 从思想、制度、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等方面,展示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的宋韵文化气象,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宋代鄞州,从王安石治鄞、王应麟和《三字经》到两宋名相、海丝文化,在宋史与宋学的学术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宝贵且丰厚的宋韵文化资源。本书稿收录近代以来,学界关于鄞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思想、中外交流等方面的代表性论著,系统全面的展现宋代鄞州的历史文化风貌。
-
德州历史与文化山东华宇工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编德州地处冀鲁交界,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因其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而成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作为运河沿岸著名仓储码头,更以“九达天衢,神京门户”而驰名中外。德州因河而得名,因河而兴盛,奔流不息的黄河、运河在给德州带来丰富水土资源的同时,也给德州人留下了十年九灾的血泪记忆,因此大禹治水的英雄史诗自古以来便在德州大地流传不息。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悠久的人文历史,造就了德州丰富的文化底蕴。本书对德州历史与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剖析,全面认识德州历史文化的主要特点,总结德州社会发展兴衰起伏的经验教训,对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德州大有裨益。
-
桥下村志李庆鹏本志记载了桥下村的自然环境、行政建置、人口姓氏、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发展概况,共分村域篇、经济篇、文化篇、社会篇、艺文篇、人物篇等六篇二十一章;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卷首设序、概述、大事记,后缀附录、编后记。 本志真实、系统地反映了桥下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突出时代特点。
-
百年红色记忆·浙江卷渠长根本书是“红色旧址手绘系列读本”中的浙江卷。该系列读本由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组编,以省为单位,遵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为主线,精选被列为国家或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旧址进行编绘。本书所选红色旧址手绘图是以红色旧址的外观造型及周边环境为主要绘画对象,兼顾内部的典型红色场景和红色器物,使读者获得完整的红色旧址印象。
-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资溪历史资溪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编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5月—1956年4月)章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节党政军领导机构建立和党面临的任务一、中共资溪县委、资溪县人民政府、资溪县大队的成立二、党面临严峻形势与重大任务三、城市接管工作全面展开第二节基层人民民主政权和人民团体的建立一、城乡基层人民政权的建立二、各人民团体的建立三、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第三节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一、建立抗美援朝运动领导机构二、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活动三、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第四节剿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一、初期剿匪斗争二、资溪事件三、吸取教训彻底肃清匪患四、开展反霸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第五节“三反”和“五反”运动一、增产节约和“三反”运动二、“五反”运动第二章土地改革和社会民主改革节土地制度改革一、土地改革前资溪农村的特点二、减租减息三、土地改革准备工作四、土地改革全面展开五、土地改革复查六、农村的巨大变革第二节社会民主改革一、城镇民主改革二、宣传贯彻《婚姻法》第三章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事业的初步发展节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一、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二、打击金银黑市和建立金融机构三、统一财经和加强财政管理第二节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老区人民重建家园二、农业林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三、城乡市场趋向稳定与繁荣第三节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改革与初步发展一、工农群众和广大干部开展大学习二、教育事业改革与初步发展三、卫生、邮电等事业初步发展四、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第四章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节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一、经济建设的思想和组织准备二、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一五”计划的制定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步一、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二、发展农业生产第五章过渡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建设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一、基层普选二、县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三、开展宪法草案大讨论第二节党的建设和审干肃反一、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的贯彻二、中共资溪县次代表会议的召开三、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四、审查干部和内部肃反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互助合作发展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第二节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社会主义改造前的手工业二、引导个体手工业合作化道路第三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第二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和经济社会的曲折发展(1956年4月—1966年5月)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节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中共资溪县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二、学习贯彻中共八大精神三、县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良好开端一、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二、省老根据地视察团再次视察资溪三、实施“一五”计划四、地方病的防治五、制定“二五”计划六、安置上海支内垦荒群众第三节工交水利建设一、工业发展二、交通运输业发展三、水利建设发展第八章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节整风运动一、人民内部矛盾的日益凸现二、学习和宣传贯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三、党内整风运动的初步展开第二节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一、从整风到反右派的转变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及其严重后果第三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二、“反右倾”整风运动第九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节“大跃进”运动发动一、宣传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二、县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三、中共资溪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第二节“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一、农业“大跃进”二、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工业“大跃进”三、其他领域的“大跃进”第三节“大跃进”中的积极探索一、国营综合垦殖场的创建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资溪分校的创办三、资溪民兵师成立第四节人民公社化运动一、人民公社化的快速实现二、“共产风”盛行三、创办公共食堂第十章从纠“左”到“反右倾”斗争节纠正“左”倾错误一、整顿人民公社二、压缩工农业高指标第二节“反右倾”斗争展开一、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二、“反右倾”运动全面展开三、“大跃进”继续四、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第四节“大跃进”期间社会主义建设的得失一、“大跃进”的得失二、第三次“三反”运动开展第十一章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关系全面调整节县委工作方针的转变一、农村整风整社运动二、贯彻中央“八字方针”三、大力倡导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四、第四届县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二节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和经济政策调整一、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二、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第三节工商业和城市政策调整一、工业政策调整二、商业政策调整三、精减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第四节政治思想文化领域调整一、开展干部甄别平反工作二、开展“右派分子”摘帽工作三、教育科技事业调整第十二章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全面完成节全县经济建设继续调整一、确定全县经济建设目标二、中共资溪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第二节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一、学习毛泽东著作热潮兴起二、群众性的学英模活动第三节调整后所取得的新成就一、干群积极抗灾经受严峻考验二、经济比例趋向协调三、第五届县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四、南昌城镇知青下放资溪第十三章“左”倾错误再度抬头节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二、城镇新“五反”运动开展三、第六届县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二节开展“兴无灭资”意识形态教育一、安置城市下放知青存在“形左实右”错误倾向二、在文艺领域加强“兴无灭资”教育第三编“文化大革命”与资溪人民的抗争(1966年5月—1976年10月)第十四章“文化大革命”运动和内乱开始节“文化大革命”初期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展二、全面动乱开始三、红卫兵运动
-
百年红色记忆·河北卷戴建兵本书提“红色旧址手绘系列读本”中的河北卷。该系列读本由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组编,以省为单位,遵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为主线,精选被列为国家或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旧址进行编绘。本书所选红色旧址手绘图是以红色旧址的外观造型及周边环境为主要绘画对象,兼顾内部的典型红色场景和红色器物,使读者获得完整的红色旧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