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会馆与地方权力网络梁勇明代以降,来渝民众为维系家乡关系、建立商业秩序纷纷建立会馆,其中八省移民所建的会馆最具有代表性。随着社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八省会馆不仅是一个地域组织,更发展成为拥有实际馆址、掌握地方权力的综合机构。清至民国时期,八省会馆不仅在协助本省民众营生、调解民众纠纷、制定商业经营规则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活跃于保甲、厘金、育婴、赈灾、办学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八省会馆其自身亦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如出省客长的选举条件、会产的争夺等,导致会馆与民众、会馆与会馆、会馆内部不断产生矛盾纠纷,威胁会馆发展。最终,由于外国洋行控制了重庆贸易,带有新式色彩的公益组织的成立,以及会馆内部纠纷不断,动摇了八省会馆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八省会馆陷入沉寂甚至分崩离析。学界以往对八省会馆整体关注较少,本书尝试对此进行全面、深入考察。全书分为八章,以八省会馆的起源、发展、衰落为线索,运用大量会馆研究个案,借助巴县档案资料、碑刻、契约文书、府县志等资料,详细勾勒会馆在清至民国,这一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挥的作用,以会馆的个体演变探究其与地域史、政治史的关系,厘清了八省会馆的发展历程。
-
苏东坡与黄州李林 著作者结合苏东坡在黄州生活4年2个月的经历,以客观真实、不失幽默及接地气的语言,通过居住、生活、文友、唱和等几个片断,全面介绍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在诗、词、文、赋、书、画创作及美食诸方面的成就,重点就苏东坡在黄州期间创作的“二词一赋”,从创作背景、特色、价值、影响、传播、传承等方面予以点评,人以城活,城以人兴,客观分析苏东坡被贬黄州的原因以及在黄州实现人生第二次腾飞的机遇,充分肯定了苏东坡在黄州期间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以及黄州城因苏轼的来临而产生的千年文化影响力。
-
挑战地铁之最王荃荃 著广州市地铁18号线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连接广州市中心城区与南沙自贸区,是中国国内第一条时速160公里的全地下市域快线,是大湾区乃至全国最快的地铁。该线创造了中国地铁建设史一次开通运营里程长,建设用时最短,开通标准最高,运营速度最快的奇迹!本书作者常年在地铁建设指挥部工作,他以外人不能深入的现场视角,纪录了3年来地铁建设的故事。通过画册,带我们进入一个深入地下40余米,热火朝天,惊天动地,神秘而又可歌可泣的地铁建设世界。
-
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温廷军 郗志群 点校《光绪延庆州志》是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明清延庆旧志,对延庆的历史地理、官制沿革、名山大川、村落田产、诗文碑刻等领域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记载。《延庆州乡土志要略》接续《光绪延庆州志》,保存了《光绪延庆州志》纂修完成之后、清朝灭亡之前的史料。上述两种文献不仅是研究北京与延庆史地风物、建制流变的重要材料,而且对于研究以长城为中心的边镇体系,以及相关的山川道路,都有着重要的文献意义。本书的整理出版,是对“北京古籍丛书”系列的进一步扩容和发展。本次整理出版,整理者还对两书做了充分的校勘和注释,进一步提升了本项目的研究利用价值。
-
苏州全书《苏州全书》编纂出版委员会 编一、《苏州全书》旨在全面系统收集整理和保护利用苏州地方文献典籍,传播弘扬苏州历史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二、全书收录文献地域范围依据苏州市现有行政区划,包含苏州市各区及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三、全书着重收录历代苏州籍作者的代表性著述,同时适当收录流寓苏州的人物著述,以及其他以苏州为研究对象的专门著述。四、全书按收录文献内容分甲、乙、丙三编。每编酌分细类,按类编排。(一)甲编收录一九一一年及以前的著述。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九年间具有传统装帧形式的文献,亦收入此编。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二)乙编收录一九一二年至二〇二一年间的著述。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三类编排。(三)丙编收录就苏州特定选题而研究编著的原创书籍。按专题研究、文献辑编、书目整理三类编排。
-
雄乘[明] 王齐 著,[清] 刘崇本 编,张社列 注《雄乘》是明王齐编纂的一部雄县志书,也是雄县历史上的一部方志。该志始撰于嘉靖十一年(1532),历经三月,始粗成。分上下两卷,设十纲,六十五目。该志在雄县方志史上影响极大,后来编修的几部志书均吸收了该志的材料,如清康熙十年(1671)姚文燮编纂的《雄县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刘崇本编纂的《雄县乡土志》、民国十九年(1930)刘崇本编纂的《雄县新志》等。尽管刘崇本编修《雄县乡土志》时称《雄乘》已经亡佚,但其中许多资料与该志相同,可能刘崇本当时没有看到该志,但其资料间接转抄于该志。关于该志的作者王齐,《雄乘》中已经有记录:“‘字’元修,号镜堂。贯江西丰城人。河南新蔡籍举人。宋内翰禹傅之后,嘉靖八年(1529)任。今任丘知县。”《雄县乡土志·政绩录》载:“字元修,新蔡举人。宋内翰禹傅之裔。嘉靖八年任雄县教谕,才高学博,工诗文,士之陶熔多赖之。雄无县志,齐乃托始,名曰《雄乘》。即学官旁隙地建镜堂,课暇以文酒会诸生,因自号‘镜堂’。‘镜堂嘉会’为本境八景之一。祀名宦。”从《雄乘》的记载推测,在该志即将完成之际,或修完不久,王齐即升任任丘知县。《畿辅通志》卷二十八载:‘雄县学在县治北,元时建于治东北夫子洼。明洪武八年(1375)知县程九鼎改创于此。嘉靖中知县王齐建镜堂于明伦堂后。“是言王齐曾任雄县知县,这与王齐自己的说法和《雄县乡土志》所载相矛盾,疑《畿辅通志》有误,或”知县’二字当作“教谕‘。另外,从《雄乘·人士,节妇》中的述评可知,王齐一岁时父亲就故去了,靠寡母养育成人。二十岁时,母亲去世。所以他感叹”树欲静而风不休,子欲养而亲不待’。鉴于《雄乘》在雄县方志史上的地位及其对研究雄县历史、风俗的重要作用,故予以校注。本次校注以明天一阁所藏嘉靖十二年(1533)的《雄乘》为底本。根据后面所附的嘉靖丁酉王世臣所作的题识来看,这个本子是经过王齐等人的增补的,主要增补了《河疏》和一些诗文,实际印成当在嘉靖十六年(1537)之后。《雄县乡土志》是刘崇本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编修的一部雄县方志。该志历时半年,粗具规模。共有十五例目,相当于前志所说的纲。纲下没有明确的细目,多依年代排列。因此结构相对简单,把许多以前志书的内容掺杂在一起,依年代,或先依类再依年代排列。该志序中虽言没有参考王齐的《雄乘》,但许多内容与《雄乘》相同或相似,而其体例与《雄乘》大不相同,二志可说互为表里,可互相比较参阅。
-
保定古城百年影像贾慧献.
-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唐力行 等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收入了20余篇论文。其中赵世瑜教授的文章围绕如何运用历史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江南史研究谈了自己的看法;邹振环教授的文章探讨了张元济知识观念所赖以形成的地域文化环境;蔡振伟与范金民教授合撰的论文则通过论述严嵩与无锡安氏家族的交往来考察朝廷权臣与地方富豪是如何建立起人情网络的;陈忠平教授的论文则对江南地方社会精英团体在近代革故鼎新之际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度研究;王健研究员的论文通过《张廷济日记》考察了19世纪初江南士人北上科考的路线、行程与费用,还原了科举史上以往很少有人关注的细节;王菡薇教授的论文则围绕晚清民初江南地域书画史的类型与撰写展开论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本期《江南评论》的作者既有老一辈资深学者,也有中生代新生代学者中的佼佼者,各位作者的论文新见迭出,给江南区域史的研究带来新的气息。
-
敕修两浙海塘通志龚延明本书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之《浙江地方史料丛刊》之一种。《浙江地方史料丛刊》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今、古、人、文”之文献板块,是浙江文献集成除大家全集之外,有关浙江地域文献的有规划、有系统的整理。本书汇辑了《敕修两浙海塘通志》。主要择取内容较完整、错误较少、校刻较精的版本作为底本,其他版本作为参校本。校勘以对校为主,校记力求简明扼要。正文酌情分段。本书即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为底本,并参校清乾隆刻本及翟均廉《海塘录》,进行点校。
-
海塘录龚延明本书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之《浙江地方史料丛刊》之一种。《浙江地方史料丛刊》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今、古、人、文”之文献板块,是浙江文献集成除大家全集之外,有关浙江地域文献的有规划、有系统的整理。本书汇辑了《海塘录》。《海塘录》为清代翟均廉所著。翟均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全书共二十六卷,首二卷。首卷一为诏谕,首卷二为圣制。次为图说一卷,疆域一卷,建筑四卷,名胜二卷,古迹二卷,祠祀二卷,奏议五卷,艺文八卷,杂志一卷。本书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为底本,并参校方观承编辑的《敕修两浙海塘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