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金声玉振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编;陈伟、李天虹 主编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对郭店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大批楚简,是研究古文字学与先秦文献学、学术史、思想史无比珍贵的资料,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为纪念郭店楚简这一重要文献发掘出土三十周年,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合作,精选46篇历年来已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关于郭店楚简研究文章,涉及简文内容、古文字、思想特点等的考察与辨析,多为名家名作,反映学界对这批珍贵出土文献的认知和研究进展。
-
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暂缺简介...
-
丰都庙背后与木屑溪炼锌遗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丰都庙背后、木屑溪等炼锌遗址的发掘,从考古实物上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下火上凝法”的炼锌工艺,填补了中国古代冶金史中的有关空白,是三峡库区文物考古中一项独特的重大成果,被评为重庆三峡库区2003年度十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庙背后遗址和木屑溪遗址除了主体为炼锌遗存外,还发现了少量晚期巴文化、汉代至南朝时期、唐代遗存,以及丰富的宋代和明清时期遗存,为研究这一区域古代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重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本书是“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一本博物馆”中的湖北省博物馆分册,本书按照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顺序,*选了曾侯乙、越王勾践剑、楚国八百年等展厅的代表藏品,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读者通过本书,既能了解到湖北省博物馆的整体面貌以及博物馆珍藏的众多文物,也能了解到实地参观无法知晓的文物背后的故事。本书可读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
文化遗产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张景明著本书从考古学、民族学与人类学、艺术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理论阐释和个案研究。考古学篇,包括北方草原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汉代、十六国、辽代、金代、元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以及出土文物,并对此进行历史视域的分析;民族学与人类学篇,包括汉文古籍中的北方民族、契丹的饮食文化和人口特点、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北方草原饮食行为习俗等,涉及民族学、生态人类学、饮食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艺术学篇,主要是古代民族的造型艺术、民间美术的分类与特征、民间美术遗产的文化生态观等内容,通过艺术表象挖掘隐藏在美术背后的多样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篇,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具体的个案分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和传承保护及发展趋势,就其现象和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本书可供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文化遗产学感兴趣者参考阅读。
-
汝州张公巷窑遗址 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报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本报告是汝州张公巷窑遗址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的初步成果。其间先后四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83.3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建筑遗址11座、池2个、灶10个、灰沟4条、水井5眼和灰坑127个等遗迹,其中与张公巷窑烧造有直接关系的建筑基址(作坊)2座,陶洗池1个,灰沟1条,灰坑7个和较完整的地层堆积2处。出土张公巷窑烧制的瓷器、素烧器和各类窑具数十万件(片)。同时,还出土一大批与窑址烧造无关的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等不同时期陶瓷标本,为张公巷窑及张公巷周边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了一些研究线索。《BR》经过勘探,初步确定张公巷窑的烧造区域面积约3600平方米。通过对现有考古发掘资料的梳理、比较和综合研究判断,本次考古发掘认为,张公巷窑的烧造年代在汝窑类汝瓷之后,大约不早于金代,其性质应属于官窑。《BR》
-
风雅与生计姚灵本书在大量史料与图像的基础上,以乾嘉道时期突出的碑帖镌刻者钱泳为主要考察对象,讨论了钱泳的生平经历、职业选择、书法艺术,进而详述钱泳受托刻碑、受托刻帖、自发刻碑及自发刻帖的情况,并对其中重要碑帖产品的镌刻缘起、镌刻过程、镌刻质量及其中产生的人际互动进行了细致阐述。此研究既有助于认识清中期碑帖行业的大量细节,也有益于考察当世与碑帖相关的人际交往、书法风尚与文化生态。
-
稀见文献与宋元诗文辑考赵昱辑佚是古籍整理的重要环节,辑佚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重要分支。辑佚不仅仅是简单、机械地抄撮文献,而是需要综合使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编纂学知识和技能,方能胜任的学术事业。《稀见文献与宋元诗文辑佚》通过深入考察各类文献的成书、流传特点,展示不同类型的文献在辑佚上的特有价值;并考察清代四库馆臣根据《永乐大典》等典籍重新辑编宋人别集,以及当今在利用晚出的明清文献从事辑补和考辨的过程中发生的有意或无心之误,对相关文献学问题加以检讨。在辑佚大量《全宋诗》《全宋文》《全元诗》《全元文》失收作品的同时,总结了相关辑佚工作的方法,为辑佚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
玉耀长河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凌家滩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曙光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成为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实证,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年代再向前提早 300年至 500 年。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本书为“玉耀长河——凌家滩文化展”同名展览图录,共分为四个板块:“长江流域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中国史前治玉中心和第一个高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祥地之一”、“文明对话”四个单元,共有横空出世、饮食劳作、宗教信仰、琢玉成器、玉见文明、审美觉醒、礼法滥觞、社会分化、城市发轫9个章节。收录石器、玉器各类文物 100余件,包含玉龙、玉鹰、玉人等,文化种类囊括钺、锛、璜、镯环、碧等,蕴含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本书是对凌家滩文化面貌的一次全景式展示,再现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治玉文化中心凌家滩的繁华盛景,精美的玉器、高超的技艺、独特的造型,展示着久远的古国形态和文明的曙光。专家推荐 在凌家滩发现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和规模宏大的祭祀遗迹,说明早在 5300 多年前,中国出现了国家雏形、迎来了文明的曙光。凌家滩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点,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凌家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课题组 凌家滩的玉器有别于良渚文化、异于红山文化,彰显出强烈的自身个性,其显现的文化进程领先于同期的其他文化。回溯其所处年代,当谓中国只此一家,世界别无分店。凌家滩的总体文化面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可看作是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或可称之为凌家滩文化。——张忠培(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长江下游,凌家滩人是首先走上文明化道路的先锋队。虽然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后继者是一个什么情况,是不是曾经拿过接力棒进一步奔向文明社会。但从各种情况分析,在凌家滩之后,文化发展的重心可能有所转移。至少玉石业的重心转到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那里去了。——严文明(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深教授) 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凌家滩文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的代表,是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占有显著地位的代表性文化遗存,是我国玉礼器起源的首个中心。这种以玉礼器为主要特点的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肇始于凌家滩文化,是我国进入古国发展阶段的先导。——朱乃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在以陶器为代表的普通实物遗存中,凌家滩与大汶口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多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素。从总体上看,凌家滩墓地来自大汶口文化的因素多一些,相反的情况则明显较少。两者之间不仅在普通的日常生活方面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即使在不太好捕捉的思想、意识和信仰层面,也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栾丰实(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教授) 安徽南部的凌家滩遗址,是良渚文化前身——崧泽文化时期的安徽南部中心性遗址。——王巍(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 这是中国考古学胜利的成果,也是历史里程碑性的发现。——饶宗颐(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
陇东蒲河流域石窟及造像调查研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书是对甘肃陇东地区蒲河流域**发掘出土田园子石窟和调查新发现的薛李石窟、柳州城石窟及申家山石窟等几处石窟寺遗存的考古报告。基于传统石窟寺考古方法,运用数字化模型重建的技术来记录石窟寺,综 合展现石窟寺建筑和佛教艺术的内容,并通过对相关石窟寺遗存及出土佛 造像的对比研究,从宏观上探讨蒲河流域石窟及造像佛教艺术的交流和传 播及丝绸之路东段北线上古道支线交通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