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鼻烟壶鉴赏与收藏王金海编著暂缺简介...
-
印章鉴赏与收藏顾惠敏编著暂缺简介...
-
文物鉴定秘要戴海南,张懋榕,周晓陆著分:陶器、瓷器、书画、古籍版本、碑帖、青铜器、玉器、古钱币、印章、文房四宝等门类,附图500多幅。
-
中国古代钱币略说高英民,张金乾著第一章夏商周币制第一节货币起源货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初期,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情况下,人类劳动产品仅能维持自己的生存需要,根本没有剩余。产品既然没有剩余,自然也就不可能产生交换现象。大约距今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历史进入原始社会中期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在这个时期,氏族公社成员已经过着定居生活,生产工具由打制石器进步到磨制石器,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相继发展,人类劳动成果除满足自己生存需要之外,尚有一定剩余。而剩余产品为物物交易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氏族成员、氏族、部落各以剩余用品进行彼此交换。很显然,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存在诸多不便,以致影响交换,例如,甲方欲以牲畜羊交换农产品粟,乙方欲以粟交换生产工具石斧,结果甲乙双方皆因未有交换对象而不能成交。大约距今五千年之前,我国的一些先进地区业已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的父系氏族公社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工具得到进一步改进,男子在主要生产部门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随着劳动个体化和家庭私有制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而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于是,交换更加频繁,且交换范围和规模更加扩大。由于商品交换的扩大,原来实行的物物相易的方式已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用另外一种新的交换方式势在必行。先民们通过长期的探求,逐渐积累了经验,终于找到一种简单的交换方式,找到可以充当交换媒介的商品,也即“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不但可以直接与其他商品交换,而且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例如,按市面的实际行情,一件石斧可以交换两件陶罐,十件石斧可以交换一只羊,显然,石斧本身既可体现陶罐的价值,又可体现羊的价值。如果以石斧为媒介的话,那么,一只羊则可交换二十件陶罐。最初,许多商品诸如海贝、龟壳、兽皮、牲畜、生产工具、武器等都曾充当“一般等价物”。后来,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充当等价物的商品大部分被淘汰,只有少数受人欢迎的海贝、龟壳、刀、镈等从商品范畴中分化出来成为专用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即所谓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在贷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银行)中,以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最为重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因为它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换句话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第二节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指具有货币功能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制作物品。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这种原始的货币形式的鼎盛期,同时也是衰落期。
-
庐山名胜石刻徐新杰注巍巍庐山,天下名山,不仅秀色可餐,而且名胜如林。自晋以降,历代名人陶醉于其中翠峰泉瀑,吟诗作赋,题刻满山。这些石刻或记山水之美,或述人文之胜,或揽景抒情,或临风寄意,诗书合璧,翰墨留芳,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本书收集庐山及星子县境内的秀峰、观音桥、玉帘泉、醉石馆等处所见石刻,标明所在的旅游景点,考查原文作者、书写者、镌刻者的姓名、时代,以及游山事迹,并注出原文典故及含义。书中附刊重点石刻拓片多种。
-
中国石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等 编《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第2卷)》主要讲了图版、克孜尔中心柱窟主室券顶、与后室的壁画、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乐舞形象、图版说明、实侧图、龟兹事辑(二)等内容。
-
中国铁钱刘森著铁钱是中国货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自汉至民国初的两千余年中,中国铸行铁钱的时间断断续续大约有五、六百年左右。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铁钱的流通,较青铜及其他货币更能反映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商品货币的关系,更能反映诸行用铁钱的封建政权对币制的变革给社会政治、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一般说来,铁钱是以青铜铸币为主币的中国封建社会货币与商品经济的矛盾相对尖锐化时期的产物。但不同的时期,铁钱产生的原因,亦有其特殊性。如汉代产生铁钱的直接原因是私铸谋利;而宋代则表现为铜铸币无法满足商品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清朝则是因为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滇铜北运受阻,政府发生财政危机,筹措军费困难。在世界货币文化史中,中国并非最早以铁为货币的国家,但任何一个国家,历史上都没有像中国这样使用过这么长时间的铁钱,更没有像中国这样铸行过种类、币值等级异常繁多复杂的铁钱。可以说,中国铁钱不仅在东方货币文化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世界货币文化史中,亦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如果抛开中国铁钱,恐怕人类几乎就不存在铁钱货币文化了。因此,对中国铁钱的研究,既有丰富中华民族货币文化的作用、又是对人类货币文化这门学科的开拓和发展。中国铁钱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虽然具有自身内在的联系及规律,但其中制币形等,自始至终都受到铜钱发展演变史的影响,并以铜钱币制的变化为其币制变化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讲,铜钱与铁钱,仅仅是币材的更替。因为除了币材、币值和购买力不同外,二者本身的形制、币文、铸造等,总体上均无什么大的差别。铜半两产生后,铁半两始出现,五铢、开元钱制首先表现在铜钱上,然后才有铁钱。追随铜钱的铁钱,因之有补充或调解铜钱与商品矛盾的功能。而铁钱的特殊作用,只有在封建币制严重影响商品贸易活动时,才能较清晰地呈现出来。私铸铁钱早于官铸,官铸铁钱后又禁私铸及禁止使用私钱,看上去似乎是官、私之间围绕货币铸行权的斗争,但其中却隐藏着货币流通状况发生变化,需要调整或改进币制的先兆。行商坐贾,每日与商品货币打交道的逐“末”之流,较封建统治者先觉察到商品货币关系的变化,他们对货币购买力低昂的敏感,利益的诱惑,使其中“不法”之徒往往铤而走险,率先破坏原有币制而对钱币的轻重、金属成分乃至币值进行改造或“创新”。早期铁钱,即其在铸币恶劣、流通状况恶化的条件下“创新”的产物。后来,至南朝梁朝,由于铜钱币制的破坏,政府索性以铁钱代之,使铁钱跨上了法币的阶梯。唐以后,封建社会发展至鼎盛时期,商品货币贸易的发达,造成了严重的“铜荒”、“钱荒”,加之铜钱外流及封建割据的政治局面长期持续存在,铁钱便因此而得以兴旺发展,敲开了中国铸行铁钱鼎盛时期之门。商品经济的发展,本应创造出优越于铜铸币的货币,但中国却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达到空前繁荣的时候,大行铁钱,这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不平衡,说明封建政治、军事对其币制政策的制定有强大的干预力量,说明自然经济仍处于国家经济的主导地位,小商品交换仍为商品贸易的主要形式。尽管如此,笨重值低的铁钱仍阻碍着商品贸易的发展。于是,在信用、契约关系日见发达的情形下,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早产了。胡如雷先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钱币的交替变化,“是中国?饨ㄉ缁嶂芷谛苑⒄沟木锰氐阍斐傻摹保拔颐侵荒芨葜泄饨ㄉ缁岬奶氐闾教种奖也头豪牡母础薄O匀唬奖也母醇扔刑囟ǖ睦诽跫钟胨未抑贫蕴谝欢ㄇ蚰诘姆湃巍⑶啃惺褂糜泄亍7饨ㄉ缁嵝∩唐飞牟晃榷ㄔ斐闪松桃档牟晃榷ǎ哂止餐贾铝似浔抑频幕炻矣肓魍úǘ德实哪岩怨啦猓鸪闪颂魍ㄊ奔涞募涠舷窒蟆?
-
中国佛教文物精华鉴赏张健,万金丽主编暂缺简介...
-
中国石窟寺研究宿白著国家“六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
克孜尔石窟探秘姚士宏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