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汉韵传承王玲本书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针对定陶汉墓第一期保护修复的13000余块出土彩绘文字陶砖开展的,新出土和正在进行保护修复的陶砖作为有力的补充,结合保护修复工作对彩绘文字陶砖保护修复的技术手段、新材料运用、新工艺探索与检测分析工作有机结合展开深入的研究。期待本书的撰写与出版发行,能对定陶汉墓 M2、定陶王墓地(王陵)特别是出土彩绘文字陶砖的保护与研究以及定陶历史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
狞厉与肃穆开亮君青铜器是先秦中国重要的礼器。青铜器上的典型纹饰包括兽面、龙、凤鸟等,这些纹饰在青铜器开始使用的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而在青铜器消失后的岁月里它们也继续存在,青铜器是它们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的载体,而它们则经久不衰,茁壮地根植于中国人的审美和精神世界中。 本书分早商、晚商、西周、春秋战国四个时期,共精选37件精美的青铜重器,300多张线绘,相对完整的呈现了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独特的“中国样式”。本书采用文物叠加纹样的形式,借助动漫的计算机描图形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复杂纹样清晰地勾勒出来,试图重新展现中国青铜器之美。并大面积应用无色荧光油墨呈现纹样,紫外光照射纹样显现,纹样叠加器物便于对照观察而不遮挡器物原图,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青铜器上的纹样形态及其内涵。在紫外光照射下,青铜器上的纹饰将被从锈迹中缓缓揭开。
-
典藏中国·中国古代壁画精粹杨平 主编本丛书以山西境内10座古寺的壁画遗存为主题,年代跨度从北宋至明朝,完美展现了山西地区民间古代绘画艺术的风貌,其内容主题多样,各处遗存均具有独特的美术风格。由于这些壁画绘制年代较早,部分出现残损,其图像质量日益下降,故此次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画的样貌,可作为珍贵的美术史料供读者鉴赏。本册所选壁画位于山西忻州岩山寺南殿,竣工于金大定七年(1167),是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代壁画,本是山西两座金代壁画之一,与永乐宫壁画齐名。岩山寺壁画内容为经变画,出自技艺精湛的宫廷画师之手,具有独具一格的沥粉贴金、界画画法的宫殿建筑群以及大量精细写实的生活细节,包括青绿淡彩的山水树木、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形象等,整体壁画艺术、历史价值极高,属山西壁画中的珍品。现部分画壁残缺,现存东西壁壁画亦有部分剥落。
-
大山前第Ⅰ、Ⅱ地点发掘报告赤峰考古队《大山前第Ⅰ、Ⅱ地点发掘报告》为1996年—1997年对赤峰地区发现的遗址发掘资料整理的报告。大山前第Ⅰ、Ⅱ地点的发掘是赤峰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田野考古工作, 为该地区的考古研究和大遗址保护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大山前属于坡岗型遗址, 其规模之大, 在半支箭河中游一带几乎是专享的。像第Ⅰ地点这样以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主、尚分布夏家店上层文化和战国时期遗存并呈现深厚堆积和复杂遗迹的还有第Ⅲ、第Ⅳ地点, 后者同样处于清水河与人工挖成的深沟所环绕的台子上。KDⅠ和KDⅣ东西并峙, 这样的格局在半支箭河乃至锡伯河流域的先秦时期坡岗型遗址中并不多见。大山前诸地点又和架子山这处山丘型遗址群隔河相望, 更说明大山前—架子山的重要性, 至少在半支箭河中游的调查区域内应具有中心地位。此项发掘也为深入探究夏家店下层文化一些主要陶器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大山前第Ⅰ、Ⅱ地点的发掘, 为研究赤峰地区先秦时期尤其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形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
平武报恩寺清源视野(北京)文化暂缺简介...
-
嘉宝书书谱 崔嘉宝书崔嘉宝暂缺简介...
-
汉服论李晰 著服饰从源起到各时代多样丰富的发展,绝不只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物品,它既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的物质条件,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精神表现。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ChineseHancosFame),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汉民族文明的象征及民族形象的代表之一。作为中华民族服饰组成部分之一的汉族服饰也在整个中华民族服饰目前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汉族服饰文化,不仅对认识汉族历史、了解中华文明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在西方时尚全球一体化浪潮席卷下的当今社会,梳理和探究汉族服饰文化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更替,汉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被束之高阁,从而造成了现如今一些国人在特定场合将汉服作为“仪礼之服”服用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制概念模糊及款型使用错等
-
蚌埠文博蚌埠市博物馆 编《蚌埠文博》由蚌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管,蚌埠市博物馆、中国社科院淮河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办,拟请在专业领域有显著地学术研究成果、做出突出贡献、有较高影响力的专家进行撰稿,是一本集文物、历史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文集。是面向文博、考古工作者和相关专业同仁的学术性读物。本辑分为淮河古代文明、馆藏精品研究、文博工作探究、蚌埠近现代史研究几个部分,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历史都有涉及,全面展示蚌埠历史与风貌。
-
国器之邦章宪法 编这是一本关于枞阳历史文化方面的专著。安徽省枞阳县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县名更迭频繁,唐代更名为桐城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为枞阳、桐城二县。全书共分九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对枞阳文化的发生、发展,枞阳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文化事件、文化世家等作以考释与综合论述,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介绍,既独立成章,又从整体上勾勒出枞阳历史文化的全貌。
-
吴云金石学丛稿吴云本书是“浙江文丛”之一种,收录清代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吴云的金石学著作刻本、稿本多种。凡刊本有《二百兰斋收藏金石记》四卷,清咸丰六年刻本;《虢季子白盘释文》一卷,清同治五年刻本;《惠山听松床题字》一卷,清同治五年刻本;《汉东海庙碑残字》不分卷, 清同治九年刻本;《汉建安弩机考》,清光绪六年刻本;《盘亭小录》一卷,清同治十二年刻本。稿本有《二百兰亭斋钟鼎款识》八卷、《两罍轩校汉碑录》六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两罍轩金石题跋》不分卷,南京图书馆藏。吴云所藏金石学刻本及稿本多稀见未传之本。此次汇编影印数种,皆学界翘首以盼而不可得见之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为还原底本真貌,此次以四色彩印出版,以飨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