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李广洁 谢琛香 编著,李广洁 王俊彦等 摄影中国古建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存,风格独特、技艺精妙,艺术价值、建筑价值、旅游附加值都很高。山西作为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山西的古建筑从唐代一直到清代,时序不断,遗存甚多,甚至有些是海内外孤品,具备独一无二的价值。《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以山西北部、山西中部、山西东南部和山西南部为地域划分,精选出形制最突出、艺术价值最高、建筑风格最独特的100处国宝级古建筑,从古建爱好者需求的角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将这些古建筑的看点准确、透彻地呈现出来,堪称古建爱好者按图索骥的“工具书”。
-
寻找祖先岳南 著1929年,裴文中等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震惊全世界。然而,在之后的战乱中,这些国宝却在转移途中神秘失踪。几十年来,关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下落,有毁在中国说,有被劫往日本说,有美国人调包说,还有随轮船葬身海底说.....众说纷纭。 本书以“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扑朔迷离的命运为蓝本,结合作者的调查和采访,讲述了周口店遗址发掘和化石从发现到转移、遗失以及后来各方寻找的曲折过程,再现了当时时局动荡的历史背景,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作者还对化石下落的各种说法,一一分析,为将来解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之谜提供了可能。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荣新江 主编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法方在1970年代以前制作35毫米缩微胶卷,向全世界发行,可惜为黑白图版。以往的出版也是基于黑白图版,对于文物原貌原色、批注、图画等的阅读和欣赏均造成一定不便。本次本社收录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在中国敦煌西域考察时所收集的全部敦煌文献,以伯希和编号为顺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采取最新的研究性定题,高清全彩影印完整出版法藏敦煌文献。本丛书预估100余册,中式翻身,8开特精装,布面,加函套。内文总体繁体竖排,以伯希和(Paul Pelliot)之姓“Pelliot”编号(缩写为“P.”)为编排顺序,对黑白版做彻底的校订修正,吸收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定题。凡题皆先列伯希和编号,后接定题成果,繁体横排于图版之下。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荣新江 主编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法方在1970年代以前制作35毫米缩微胶卷,向全世界发行,可惜为黑白图版。以往的出版也是基于黑白图版,对于文物原貌原色、批注、图画等的阅读和欣赏均造成一定不便。本次本社收录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在中国敦煌西域考察时所收集的全部敦煌文献,以伯希和编号为顺序,吸收最新研究成果,采取最新的研究性定题,高清全彩影印完整出版法藏敦煌文献。本丛书预估100余册,中式翻身,8开特精装,布面,加函套。内文总体繁体竖排,以伯希和(Paul Pelliot)之姓“Pelliot”编号(缩写为“P.”)为编排顺序,对黑白版做彻底的校订修正,吸收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定题。凡题皆先列伯希和编号,后接定题成果,繁体横排于图版之下。
-
何家坟墓地考古报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本书为石景山区何家坟墓地考古发掘报告。该墓地于2013和2016两个年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2060平方米。出土汉代、西晋、辽代、明代、清代等不同时期墓葬80座,出土陶器、铜器、玉器、铁器、 瓷器等遗物198件。考古遗存数量丰富,时代特征鲜明,区域特点突出,是一部浓缩的石景山区物质文化史,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北京地区考古学内容。
-
青铜时代的贺州胡庆生,余秀忠,孔庆芳,曾志《青铜时代的贺州》以广西贺州市出土的青铜器为切入点,图文结合,通过对岭南部族的族源、墓葬形制、出土器物、贺州与周边文化的比较、遗址、遗物和文献等方面的研究,详细描述了贺州市博物馆藏青铜文物的出土情况、形态特征、文化意蕴,梳理出了青铜时代贺州的历史发展脉络。
-
唐代日本国朝臣备书李训墓志深圳望野博物馆暂缺简介...
-
敦煌文化驿站敦煌研究院本书为 辑,收录了敦煌艺术与大唐文明、敦煌飞天艺术、丝绸之路与敦煌、敦煌莫高窟北区探秘、敦煌石窟保护的70年历程五篇文章。。图文并茂,深入挖掘敦煌文化与遗存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让读者在领悟“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同时,深刻理解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博大胸怀和精神品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
从器物到文化肖志慧《从器物到文化:中国古代照明》从中国古代照明器物的研究入手,梳理和挖掘其背后潜藏的传统文化,探寻照明器物与艺术史、社会史、生活史和技术史的横向关联,以照明 “器物”链接中国古代文化制度、日常生活和信仰世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昼夜秩序观、照明起源与灯烛流变、中国古代灯具制器法则、照明器物背后的礼法社会、中国古代照明科技思想、从信仰社会到俗世生活的娱乐景观、秉烛夜游的生命感怀等。
-
云冈石窟病害的无损检测技术孟田华《云冈石窟病害的无损检测技术》作为研究云冈石窟病害的一部论著,填补了云冈石窟病害无损检测专项研究的空白。该书约16万字,并配以大量图表,不仅全面展示了云冈石窟常见病害及其无损检测的成果,而且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太赫兹技术在云冈石窟的应用研究,对于促进无损检测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书也可作为文物保护和无损检测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生的教材,为他们提供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