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宁夏明代长城 西长城调查报告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境内的长城分为西长城、北长城、河东长城、固原内边长城四部分,本报告是其中 重头的一部。报告按照概况、历史沿革、长城本体、结语等几部分,把西长城此次调查的成果完整翔实地公布出来。本体部分,按照地理位置从北到南的顺序,将墙体、敌台、马面、关堡和附属设施等逐项叙述,配以每段墙体线图,精选代表性的单体和墙体,配以照片和线图平立剖面图,为该段长城研究和保护留下珍贵 手资料。
-
古道秘踪李蓉,唐志工,黄家祥古蜀道历来受众多史学家热议的话题。对于古蜀道历来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青川阴平古道因三国时邓艾灭蜀而闻名,是古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金牛道相比,阴平道 险恶荒远,其中 险峻的路段就在位于 青川县境内的唐家河 自然保护区的摩天岭一带。为调查厘清古蜀道“青川段”交通线路, 好发挥古蜀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青川县文管所组织相关专家经过近半个月的田野考古调查,走遍青川县境内古道,对该地区的出土文物进行了仔细研究,并与平武、宁强、文县等周边馆藏文物调查对比分析,确定了古蜀道的准确位置,进而形成调查学术报告。本书是这次的学术考察的成果汇编。
-
敦煌 人间四味胡同庆,王义芝本书是“故事里的敦煌”丛书之一,全书主要以敦煌壁画中关于人生四味的图像为切入点,结合相关佛经和敦煌藏经洞的出土文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敦煌壁画中关于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方面的故事,特别是佛经中的相关描述直接影响到中古时期人们对于人生四味的理解,揭示了中古时期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引入一些哲理性的思考,尝试从哲学的视角去领悟和把握其中的内涵,洞悉人生真谛。全文研究扎实详实、分析细致缜密,以一个独特的视角,解读敦煌壁画。
-
闽人墓志拓本集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南洋研究院墓志,其上一般首先记载墓主的姓名、籍贯、家世谱系,再记其生平事迹、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 记其卒亡时间、卒亡地点,以及葬地等重要信息,内容 丰富。社会上稍有地位的人,去世后其后嗣会请文人学士为其撰写墓志,以表彰其先人,因此作为真实记载去世者姓名、家世和生平史略的文字性实物资料,墓志可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书法、艺术、民风、民俗等方面提供 珍贵的文字性实物史料,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石刻艺术和书法价值。本书收录的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南洋研究院所藏陈盛明辑录的《闽人墓志拓本集》四册为 正式公开出版,内容 大多数涉及闽南人士,其中属于华侨及侨眷的近二十种,可为研究闽南华侨提供基础性的资料,同时能够起到证史、补史的作用,有助于促进相关领域 深入的研究。函盒装,装帧精美,研究收藏两相宜。
-
张海书法艺术馆馆藏石刻选张永强十余年来,张海书法艺术馆先后征集散落民间的历代刻石二百余种,年代上 早是东汉刑徒砖铭,包括北魏、隋唐辽宋元明清的文字石刻,尤以墓志志石为主,其中又以北朝和隋唐的墓志颜为珍贵。这些志铭不仅是珍贵的石刻出土文献,也基本勾勒出目南北朝至隋唐宋元来文字和书法的演进过程,是一部生动的石刻书法艺术演变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这本馆藏石刻精品选集,按照古籍文献整理的方法,对馆藏墓志进行了全面鉴别、精选和梳理。
-
嘉树堂读书续记陈郁《嘉树堂读书续记》是曾出版的《嘉树堂读书记》《嘉树堂读碑记》的续编,内收作者陈郁先生近年在古籍碑帖方面的 文章20篇,内容涉及到晚清重要的金石学家刘喜海、吴大激、翁同稣等人。在考论金石版本的同时,还对金石学发展史、金石家的活动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普及价值。作者陈郁,是上海收藏家,近些年用力于碑帖收藏,有研究文章和图书相继发表和出版。
-
敦煌社邑文书常用动词研究姬慧敦煌社邑文書是敦煌社會經濟文獻之一,對它做常用動作語義場詞彙研究是基于詞義演變基礎上的研究,是關於詞彙史方面的研究,其内容包括詞語演變的具體考察和詞義演變規律的認識,對敦煌文獻詞語構成、近代漢語詞彙系統的構成研究有很好的解釋作用。具體來說,緒論部分主要介紹敦煌社邑文書研究現狀、研究價值及對社邑文書做語義場研究的意義、創新等。 章總述社邑文書中所現的西北地區民俗現象,如喪葬風俗、接風洗塵,總結分析西北地區普通民眾思想觀念,在此基礎上概括社邑文書語言特徵。第二章對社邑文書中的“宴設”類語義場做研究,從“宴設”類動詞語義場和“宴設”類名詞語義場分别展開討論,以同步引申、相因生義、義素分析等語言理論為指導,對各子語義場下的個别詞語做語義演變探究,如“屈”“看”“筵”“席”的個案考察, 後對各子語義場下的詞語做義素比較和分析。第三章對敦煌社邑文書中的“助贈”類語義場進行討論,主要涉及“救助”類語義場和“贈送”類語義場。在描寫詞語使用情况、分析語義演變的同時,得出諸如“救拔”“接濟”等語詞的構成與佛教的傳入和佛教義理“救渡眾生拔離苦海”有關係。第四章對社邑文書中的“償借”類語義場做研究,即“借貸”類語義場和“償還”類語義場。對各個概念場下的詞語做共時和歷時描寫,對“貸”“借”“便”“寄”“填”“還”等詞語做語義演變探討,并對以這些語素構成的雙音詞做研究,如“貸便”“填還”等。同時,還對與該語義場相關的其他語詞做分析和描述。第五章對社邑文書中的其他常用動詞進行歸纳,概括出“商談”語義場、“懲罰”語義場、“慫恿”語義場,對各語義場下的詞語做共時歷時描寫,分析其語義演變情况,并對相關語詞進行整理。第六章從理論概括角度對社邑文書中詞語的構成和語義演變進行分析,得出社邑文書中常用單音動詞的語義演變主要通過引申方式獲得;常用雙音動詞的構成方式主要是並列式複合詞,并對雙音詞的構成機制進行分析,以此說明社邑文書乃至整個敦煌文獻詞語的構成不僅和漢語雙音化趨勢有關,也與佛典在有唐一代大量翻譯有關。在此基礎上,我們對社邑文書中詞語的語義演變進行認知分析。綜上所論,本書主要以現有的詞義演變理論為指導,對社邑文書各動作語義場中各個詞語的使用情况進行共時歷時的描寫和追溯,對詞義演變軌迹、引申邏輯進行分析,對詞義演變的動因和規律進行揭示,進而探究敦煌社邑文書詞彙系統的構成及整個近代漢語詞彙系統的構成機制。
-
绿城出土西夏文献研究段玉泉绿城出土西夏文献,相对于俄藏、英藏,虽然数量偏少,但亮点颇多,是出土西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其他残卷提供了有益补充。本书为西夏学文库之一,通过四章内容研究了绿城出土西夏文献。
-
马圈湾汉简整理与研究张俊民 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本书以《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为底本,参校《敦煌汉简》,按照简牍整理格式,对1217枚马圈湾汉简做了进一步的释读与整理,主要涉及敦煌郡玉门都尉下辖玉门候官日常运作的档案文,可为学界研究汉代玉门关一带的边塞防御、戍守屯田、民族关系、西汉后期至新莽时期与西域的关系等提供了准确的材料。
-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孟蓬生本书为系列学术论丛,旨在推出有关甲骨文、金文、简帛、碑刻及敦煌文献等出土文献研究的 新学术成果。全书收集论文16篇,有关出土文献研究的学术成果包含诸多学科的研究内容,部分论文是 社科基金的阶段性成果,其观点鲜明,材料扎实,论证严密,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及出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