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稀见文献与宋元诗文辑考赵昱辑佚是古籍整理的重要环节,辑佚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重要分支。辑佚不仅仅是简单、机械地抄撮文献,而是需要综合使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编纂学知识和技能,方能胜任的学术事业。《稀见文献与宋元诗文辑佚》通过深入考察各类文献的成书、流传特点,展示不同类型的文献在辑佚上的特有价值;并考察清代四库馆臣根据《永乐大典》等典籍重新辑编宋人别集,以及当今在利用晚出的明清文献从事辑补和考辨的过程中发生的有意或无心之误,对相关文献学问题加以检讨。在辑佚大量《全宋诗》《全宋文》《全元诗》《全元文》失收作品的同时,总结了相关辑佚工作的方法,为辑佚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
四川明代佛寺壁画的艺术民俗学意蕴杨小晋 刘显成 著 著全书分四章。第一章“遗珍慧命——四川明代佛寺壁画的民俗存在”,介绍四川明代佛寺壁画的图像内容,解析壁画艺术的民俗生命意蕴。第二章“寓物则乐——四川明代佛寺壁画之物质民俗与审美”,从物质民俗事项的角度解析这批壁画遗珍,力图还原壁画中对居住、服饰、饮食、生产等方面民俗事象的艺术记录。第三章“因心造境——四川明代佛寺壁画中混沌的民俗悟读”,包括壁画作者的附会传说、壁画的传说等内容,从民俗理解中看这批壁画所蕴含的复杂民俗心理。第四章“乡土本位——四川明代佛寺壁画与艺术民俗重建”,以田野考察的记录,管窥四川地区对佛教壁画艺术的承继,以及民间信仰的流变状态。
-
玉耀长河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凌家滩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曙光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成为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实证,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年代再向前提早 300年至 500 年。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本书为“玉耀长河——凌家滩文化展”同名展览图录,共分为四个板块:“长江流域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中国史前治玉中心和第一个高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祥地之一”、“文明对话”四个单元,共有横空出世、饮食劳作、宗教信仰、琢玉成器、玉见文明、审美觉醒、礼法滥觞、社会分化、城市发轫9个章节。收录石器、玉器各类文物 100余件,包含玉龙、玉鹰、玉人等,文化种类囊括钺、锛、璜、镯环、碧等,蕴含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本书是对凌家滩文化面貌的一次全景式展示,再现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治玉文化中心凌家滩的繁华盛景,精美的玉器、高超的技艺、独特的造型,展示着久远的古国形态和文明的曙光。专家推荐 在凌家滩发现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和规模宏大的祭祀遗迹,说明早在 5300 多年前,中国出现了国家雏形、迎来了文明的曙光。凌家滩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点,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凌家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课题组 凌家滩的玉器有别于良渚文化、异于红山文化,彰显出强烈的自身个性,其显现的文化进程领先于同期的其他文化。回溯其所处年代,当谓中国只此一家,世界别无分店。凌家滩的总体文化面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可看作是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或可称之为凌家滩文化。——张忠培(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长江下游,凌家滩人是首先走上文明化道路的先锋队。虽然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后继者是一个什么情况,是不是曾经拿过接力棒进一步奔向文明社会。但从各种情况分析,在凌家滩之后,文化发展的重心可能有所转移。至少玉石业的重心转到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那里去了。——严文明(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深教授) 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凌家滩文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的代表,是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占有显著地位的代表性文化遗存,是我国玉礼器起源的首个中心。这种以玉礼器为主要特点的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肇始于凌家滩文化,是我国进入古国发展阶段的先导。——朱乃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在以陶器为代表的普通实物遗存中,凌家滩与大汶口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多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素。从总体上看,凌家滩墓地来自大汶口文化的因素多一些,相反的情况则明显较少。两者之间不仅在普通的日常生活方面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即使在不太好捕捉的思想、意识和信仰层面,也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栾丰实(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教授) 安徽南部的凌家滩遗址,是良渚文化前身——崧泽文化时期的安徽南部中心性遗址。——王巍(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 这是中国考古学胜利的成果,也是历史里程碑性的发现。——饶宗颐(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
湖南拙岩摩崖石刻周欣拙岩位于湖南永州零陵(氵侯)滩沈家村,自明代零陵乡贤沈良臣开辟,之后成为文人士大夫结社吟咏之地。现存摩崖石刻共计32通,其中诗词类26通,记文类2通,题记类2通,榜书类2通。《湖南拙岩摩崖石刻》一书,在体例上融合众长,在文献上广征博引,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族谱与石刻史料的比勘,首次系统著录、校注现存拙崭摩崖刻石的内容,考证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期能很大程度呈现拙岩的人文内涵。
-
彩陶之路韩建业著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和早期亚欧世界体系的论文20篇。提出全新世以来亚欧大陆存在东方、西方和北方三大文化圈,三大文化圈为东西方文明的形成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认为距今5000多年开始的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可以分为三大阶段,正好对应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提出“彩陶之路”的概念,认为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还从亚欧世界体系和比较文明的角度,提出亚欧大陆的彩陶时代大致对应前文明社会。
-
陇东蒲河流域石窟及造像调查研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书是对甘肃陇东地区蒲河流域**发掘出土田园子石窟和调查新发现的薛李石窟、柳州城石窟及申家山石窟等几处石窟寺遗存的考古报告。基于传统石窟寺考古方法,运用数字化模型重建的技术来记录石窟寺,综 合展现石窟寺建筑和佛教艺术的内容,并通过对相关石窟寺遗存及出土佛 造像的对比研究,从宏观上探讨蒲河流域石窟及造像佛教艺术的交流和传 播及丝绸之路东段北线上古道支线交通等问题。
-
西陲屏藩郝园林本书基于对伊犁河谷清代“伊犁九城”、牛录城堡、卡伦、营盘等驻防城的考古学调查、测量和勘探,结合中外文献、图片资料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证和研究。伊犁驻防城体系的发展历经初建、高潮、完善、战乱、重建五个阶段。各城形制规整、特点鲜明,军事防御设施完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双核心”布局,互为掎角之势。伊犁河谷清代驻防城是在中央王朝的主导下,由各族兵员百姓共同建起来的,它们有效地稳固了边疆局势,维护了国家统一。以此材料和史实为本,作者还就城市考古学、城市形态学、“中心地”、边疆理论、“新清史”等理论范式做了深入反思。
-
北方民族考古 第十五辑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等《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迄今已出版十四辑。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收录论文25篇,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也包括一些重要境外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重要成果。
-
成都屈家山II号墓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本报告为新川创新科技园考古项目系列报告之一。屈家山Ⅱ号墓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和街道蒲草社区的一处低丘,墓地主要遗迹为各个历史时期的墓葬,包括汉晋崖墓24座、唐宋砖室墓和石室墓8座、明清岩坑墓和土坑瓮棺墓17座,出土遗物380余件。该墓地对于成都平原汉晋崖墓的分期断代以及唐宋至明清墓葬的形制、葬式与习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
九色鹿·声闻荒外徐弛巴彦诺尔唐墓是一处位于漠北草原的关中风格唐朝贵族墓葬,墓中发现了大量陶俑、壁画等初唐风格的文物,同时发现了中亚、拜占庭风格的器物。该墓葬和漠北其他铁勒考古遗址的发现,为唐代北方羁縻府州和草原丝绸之路等的研究提供了新史料。本书主要研究了巴彦诺尔壁画墓的基本形制、壁画、随葬俑、金器、金币等内容,还从唐朝羁縻统治时期的其他墓葬、城址、题记等方面,就唐朝在漠北的羁縻统治和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