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等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是我国水下考古配合港区基建、多种物探技术灵活运用的一个成功范例,同时也是我国“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调查项目。2014年调查工作启动并确认了沉船的位置及保存状况;2015年开展大规模水下考古调查及试掘工作,确认了沉船的身份为清北洋海军致远舰;2016年确定了沉船的详细保存状态并进行了水下保护工作。致远舰的考古调查正式开启了对大型近代钢质沉舰的调查工作,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调查范例,有助于未来深入开展近代沉舰的发掘与保护工作。
-
明中都资料钩沉王剑英 著王剑英是国内享有盛名的历史地图专家、历史地理学家和明清史专家,他撰写的《明中都研究》填补了中国古代史、都城陵寝史的空白,对明中都遗址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收集整理了王剑英先生有关明中都方面的学术论文及其在凤阳调查明中都遗址时的材料和部分相关信件,约40万字,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图文并茂,不仅为我们了解明中都遗址的历史、保护等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还对推动我国明代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
陈先行讲古籍版本鉴定陈先行 著作者陈先行师从顾廷龙、潘景郑先生,现为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本书稿内容涉及版本学起源,结合古人对古籍认知转变的考察,认为明人对古籍有了“文物的观念”进而有了“仿宋本”,得出版本学起源于明代中期的苏州的结论,这一学术观点有别于前人,但极有见地,论证过程也很有说服力。书中还辨析“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这句广为流传的对刻书等第的评论之句,介绍版本学术语,各个时期版本的特色、书目文献的重要意义,使读者明晰各种版刻本子的细微差别,在此基础上讲授鉴定版本的方法,图文并茂,语言通俗。书中既有作者治学多年的经验分享也有学术掌故,兼具学术性。作者秉持“信今传后”的信念,甄别前人说法,力求给想要了解古籍、接触古籍的入门者喂好“第一口奶”。
-
夏王朝(日)冈村秀典 著,秦小丽 译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文化是中国考古学上最引人注目的热点课题。对夏文化及夏王朝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研究,不仅对认识中华文明主根主脉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还对弄清中华文化的渊源、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冈村秀典先生是日本考古学界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权威学者,曾在北京大学考古系访学,参加过著名的焦作府城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夏王朝:中国文明的原像》一书是他对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问题研究的集成性著作,该书以二里头遗址为落脚点和重点研究对象,认同夏王朝真实存在、二里头遗址就是“夏都”,这与我国国内中华文明探源及夏文化研究的主流观点相合。作者以海外异域学者的身份和视角对夏王朝的真实存在和二里头文明的辉煌成就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是夏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
-
曾侯乙湖北省博物馆暂缺简介...
-
怎样让文物活起来任初轩 编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要让文物事业在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民日报出版社汇编《怎样让文物活起来》一书,期待帮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好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七至十世纪朝鲜半岛石刻碑志整理研究拜根興 著本书收录了七至十世纪朝鲜半岛相对完整的石刻碑志八十三件,分为“整理篇”“研究篇”两部分。“整理篇”首先对收录各篇石刻碑志断句标点,并依据现有研究做了相应的校注;其次,每篇石刻碑志都附有解题,阐述碑刻撰书情况、发现经纬、内容、收藏状况等,对一些重要的碑刻,此前研究者所写题跋文字亦在收录之列;最后,罗列各碑志相关收录情况与研究论著,完整地展示七至十世纪朝鲜半岛石刻碑志的最新研究动态。“研究篇”探讨朝鲜半岛石刻碑志涉及问题。书后还附有本书未收录的七至十世纪朝鲜半岛残缺石刻碑志目录与七世纪之前朝鲜半岛主要石刻碑志简目等。
-
匈奴平民墓葬研究[蒙] 策·图尔巴特 著本书作者选择近半个世纪以年来在蒙古国地区发掘清理的174座中小型匈奴墓葬资料(其中包括作者亲自参与发掘的额金河流域106座墓葬)作为主要基础材料,并参考俄罗斯外贝加尔、中国北方地区匈奴墓葬资料,在系统梳理匈奴中小型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对墓葬的分布特征与结构、出土随葬品及殉牲、埋葬方式与丧葬习俗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和阐述。与此同时,作者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和民族学资料,对平民墓所反映的匈奴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匈奴人的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丝绸之路考古罗丰本书是由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出版的系列辑刊,计划每年出版1~2辑。以介绍丝绸之路考古、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学术著作书评为主要内容。本辑收录论文15篇,书评2篇。
-
云南青铜时代李昆声 著云南青铜时代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质蜚声国际考古界、文博界。本书总结了云南青铜时代的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性或标志性青铜器及其年代、特征、渊源、文化关系。具体章节包括云南青铜时代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云南青铜时代文化的区系、云南青铜时代的农业经济、云南青铜时代的冶金术、云南青铜时代的艺术、云南青铜时代与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等,很多方面是前人未涉及的研究。本书稿还对云南青铜时代的区系作系统全面的总结,包括考古学上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分期和分区,均在本书中有全面详尽的论述。关于云南早期铁器时代,过去都笼统地包含在青铜时代里,没有识别出来,本书结合云南考古发掘的客观状况,将云南早期铁器时代从青铜时代晚期剥离出来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