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历史记忆与考古发现李零 著《历史记忆与考古发现》讨论的祭祀遗址和遗物,恰恰是个与古代宗教有关的问题。古人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祭祀活动恰好是传递“历史记忆”的重要线索。如今的中国,考古学家的关注点不光是城邑,不光是官庙,不光是陵墓,还包括与山川祭祀有关的广泛分布的祭祀遗址。这是个日益引起关注且不容忽略的话题。
-
沈阳考古文集丛丽莉 著,丛丽莉 编《沈阳考古文集(第8集)》共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简报、学术论文等文章38篇,内容涉及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文物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梁红 编11类专题,36个细分类别,1035条词汇,高考常用的都有。高中古代文化常识记背,用这一本就够了!每个专题都会标注近8年高考出现的频次、易错问题、考查规律、考查趋势,明确学习方向,备考更高效。
-
越地藏珍周刃 编《玉器卷》阐释解读了良渚文化玉琮、战国水晶杯、五代吴越国时期玉童子等一批代表性器物,揭示了浙江在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玉器雕琢制作的中心,也展现了浙江先民崇尚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传统。
-
越地藏珍周永良 编本书为浙江省馆藏文物大典之一卷——绘画卷,主要收录浙江省内博物馆所藏的各时期绘画作品200件。《绘画卷》汇聚了众多先贤名家翰墨丹青的代表作,折射出浙江作为人文荟萃之地、翰墨书画重镇的别样风采,并讲述了书画背后的人事更替、历史变迁、风俗流变,展现了“纸寿千年”的文化奥秘、审美气质和生命律动。
-
汉画的世界王培永 著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 山东省是汉画像石的重要发掘地,其中沂南北寨汉墓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被科学发掘的汉画像石墓,意义价值巨大。本书作者以“汉画的世界”为题,从一座汉墓一个世界,汉代人的“世界观”,农业文化的基本形态,多神崇拜,儒家思想主导等五个章节,对汉画像石的整体轮廓及以北寨汉墓为代表的个案进行了深入梳理、阐释,将一个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汉画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一部方便读者了解、学习、研究汉画像石的力作。
-
深圳博物馆2020深圳博物馆 著时光不恋过往,历史滚滚向前。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站在新的一年回望,这不平凡的一年,铁马金戈而又柔肠百转。这一年,我们不愧时代之问。按照省、市部署,我馆动员全馆力量,抽调百余名业务骨干,高质量建成“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再次成功接待习近平总书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扛起新时代先行示范的历史重任,奏响了时代的主旋律。这一年,我们不移担当之志。我们联合30个省市自治区的46家文博单位,成立了改革开放博物馆联盟,搭建全国性合作平台,促进改革开放史专题展览的繁荣发展。这一年,我们不舍尺寸之功。“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高水平推进,古代艺术馆携完备展览体系惊艳回归;全年集体、个人各类奖项捷报频出,一跃跻身“中国博物馆热搜榜”前十行列。这一年,我们不停求索之步。我们的展览陈列、藏品工作、教育推广、参观接待、志愿服务、非遗活动好评如潮,各项管理、防疫、后勤工作扎实开展,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工作再创佳绩。
-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九店楚墓竹书武汉大学简帛中心 著本书是《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的第五册,主要收录湖北江陵九店墓地56号墓、621号墓出土的竹简。56号墓竹简共205枚,总字数约2700多个,记载内容较为丰富。621号墓竹简共127枚,字形可辨者有106个,从内容来看是古佚书。竹简保存情况较差,此前曾由中华书局出版过《九店楚简》一书,此次整理,以《九店楚简》为底本,参考诸家说法并核对红外图像整理而成。全书由图版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图版部分照片由常规照片、红外图像照片组成。由于这几批楚简比较零散,以往的资料发布十分有限,个别发表的字迹也不甚清晰。本书的出版,能够比较全面和清晰的展现这几批楚简的综合性情况和内容,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优质的材料和支持,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
古蜀金沙黄剑华 著本书在以金沙遗址出土的实际文物为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翔实的古今典籍之史料,辅以大量精美文物图片,向读者揭示介绍了金沙古蜀文明的真实面容和文化风貌。本书叙述手法通俗易懂,却也引经据典,作者利用已有的学术成果加以自己的思考而作出独具其思想的推论,这使得本书也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总之,本书兼具科普性与学术性,在向读者普及以金沙文明为主题的古蜀文化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较为深入地进行了学术探讨,并结合真实的考古挖掘和馆藏文物照片。
-
西丰西岔沟辽宁省博物馆 著西岔沟墓地是一处西汉时期东北民族墓地,这里是乌桓、夫余活动的交界处,匈奴势力也曾波及这里。墓地位于辽宁省西丰县乐善乡执中村,分布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岗上,面积约12000平方米。本报告整理发表1956年辽宁省文物工作队发掘的材料,包括63座墓葬,及562个墓葬被破坏后抢救清理的盗掘坑。出土的各类陶器,大量金属武器、手工工具、车马具,及铜镜、货币、牌饰、珠饰、石质工具等随葬品,显示出复杂的物质文化面貌,包含汉书二期文化、中原文化、匈奴文化、辽宁吉南地区的宝山文化、吉长地区与夫余相关的考古学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构成、地理位置、古代民族分布等方面都反映出西岔沟墓地的多元性,本报告将是东北地区民族考古研究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