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吉林旧石器时代考古王春雪、赵海龙、徐廷、陈全家、魏天旭、王家琪 著《吉林旧石器时代考古》一书是对吉林省1949年以来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根据吉林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阶段性,本书将吉林旧石器时代考古分为早期工作(1949~1980年)、发展期(1980~1999年)、深入发展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并分三个章节分别介绍了每个阶段的主要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以及相关探讨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吉林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做出总结及提出展望。
-
中国考古学 宋辽金元明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宋辽金元明考古学是中国历史考古学的最晚阶段,通常认为其始于北宋,止于明末(960—1644年,实际上辽朝应从耶律阿保机于907年建立契丹国起算)。其前段为宋朝与辽、金和西夏分别对峙,以及高昌回鹘王国(于闻王国只延续至五代宋初)、喀喇汗王朝、大理国、西藏的古格王朝等政权分立阶段;后段则为元、明形成新的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时期。宋辽金元明时期各种考古遗迹遍布现在全国境内(地域还涉及今境外邻近地区,如中亚北部地区的西辽遗迹等),是秦代以后中国历史考古学各断代考古学中时代跨度最长,涉及统一和正统王朝(包括辽金元民族政权)最多,覆盖地域最广,内涵最丰富,并形成古代封建社会各种文化类型终结模式的最重要阶段。如上所述,《中国考古学·宋辽金元明卷》则现在也只是以都城考古、帝陵考古、墓葬考古和瓷窑址考古等为重心,综合介绍20世纪、特别是1949年至今的宋辽金元明时期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重要成果的专著。同时也是第一部对宋辽金元明时期迄今已有的主要考古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探讨的论著,从而为今后宋至明代考古学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本书适合研究考古、历史、文博、古建筑和艺术史等专业人员及广大历史、考古、文物爱好者阅读。
-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方彝卷吴伟本书是第一部关于青铜方彝的学术专著。书中全面搜集了传世和出土方彝,梳理了自宋代以来著录和研究方彝的历史,探讨了定名和功用问题,通过细致地考古类型学分析,揭示出方彝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推定了各期年代,归纳了随葬方彝墓葬的特征,分析了方彝在墓中的摆放位置,从出土地点的分布出发,观察方彝的使用地域、人群及其变迁,研究了方彝和其他青铜器类的组合关系,探索了方彝出现和消亡的原因。
-
颐和园行走记秦雷暂缺简介...
-
辽墓初探冯恩学 著冯恩学,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田野考古实习、田野考古学、 宋元考古、西伯利亚考古教学与科研工作。2001 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 等奖(第三名)。主编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田野考古学》《宋辽金元考古》。 在《考古》《文物》《北方文物》《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60 余篇。出版专著《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 主编《巴东雷家坪》《奉节宝塔坪》《华瓷吉彩: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出 土文物》《磁县双庙墓群考古发掘报告》等考古报告和图录。
-
从这里驶向大海段燕飞 林瀚 陈颖燕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于2021年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从这里驶向大海——世遗泉州》系《丝路物语》书系第五辑,以中世纪刺桐港(即泉州港)的发展历程为轴心,通过独特的宋代沉船文化、高超的造船技术,以及外销瓷、宋元石刻、泉州名胜古迹等海上交通文物及遗迹,以故事演绎、考古场景还原等笔法,运用图文并茂的版面语言,展示海外交通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生动再现独具魅力的中国古代海洋外交文化,多维度揭示海上丝绸之路文明艺术精髓。图书形式新颖,既有大众普及读本的轻巧便携性,又以细腻唯美的文风、轻松时尚的设计、高品质的印制工艺,凸显庄重典雅的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俱佳,堪称中国古代海洋外交文化微百科。
-
论世衡史邱涛 著清季中央和地方权力格局,以及影响这一权力格局变化的内外因素,是学界讨论晚清权力格局和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晚清权力格局与变迁,传统学界常遵循罗尔纲所提出的“督抚专政”“外重内轻”的观点,以晚清中央权力下移,地方权力增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作为立论的基础。本书力图突破传统成说,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消长、民间和下层力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西内外互动作为研究路径,以同治、光绪两朝为时间节点,从多层面、多角度、长时段对晚清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的动态过程做出具体分析,提出晚清政治权力格局在地方有所分权的同时,清廷通过各种统治策略的调整,仍维持自身的控制力。其研究内容及成果,对于探讨晚清至民国长时段的历史走向和权力格局演变,有着重要价值。
-
让石头说话陈胜前石器是史前考古,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简称旧石器考古)最主要、最常见的研究材料。石器本不能说话,它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考古工作者的研究。让石器说话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研究石器,仅仅端详或凝视是不够的。我们从石器上所得的认识,都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方法与材料进行推理,建立完整的行为逻辑链条。本书通过对具体石器材料的研究,以点带面,一方面,把石器考古的理论、方法与材料结合起来,进而讨论史前人类社会的文化适应变迁,建立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试图以石器为视角,透视中国史前史。统合不同石器研究的是作者提炼出来的一套 “分层-关联的方法论”,研究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论是行之有效的。
-
建窑曜变天目研究李伟东,方肖鸣 著“曜变天目”是世人公认的中国建窑黑釉茶盏极品,具备艳丽多变的光晕和炫彩,享有“碗中宇宙”“天下神品”的美誉。2009 年,具备曜变特征的建盏瓷片在南宋临安城遗址(杭州东南化工厂原厂址)被发现,引起了考古和收藏界的轰动。2020 年以来,本书作者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对南宋临安城曜变残盏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解密“曜变天目”的制作工艺,阐释曜变现象产生的科学机制。这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对“曜变天目”进行的多方法综合研究,具有独创性和重大意义。建窑“曜变天目”,是人类智慧结晶和杰出创造,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高超的工艺水平,是中华优秀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
-
一本博物馆湖南博物院 编著本书是“*国博物馆通识系列·一本博物馆”中的湖南博物院分册,以“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和“马王堆汉墓陈列”为主线,精选近200件重点文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并普及了相关考古小知识。通过本书,既能了解到湖南博物院整体面貌以及博物馆珍藏的众多文物,也能了解到实地参观无法知晓的文物背后的故事,知晓漫长历史进程中的时代特征。本书语言通俗易懂,辅以精致的插画,可读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