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乌程汉简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编,曹锦炎 石连坤 周同祥 鲍强 主编2009年3月下旬,浙江省湖州市于旧城改造时,在市区人民路一处基建工地的施工过程中,出土一批有字木简,以木牍为主,后被拾荒中从基建废土之中发现后陆续捡出,经有识之士多方抢救征集赖以保存,近350枚。后经实地踏勘调查,出土地点原属湖州的子城范围,历史上一直是府署所在地,故这批木简与汉代的官方日常事务有关。本书收录乌程汉简350枚,年代跨度西汉初期至东汉晚期400余年,书体风格呈现多样的面貌,以隶、草为主,少量还带有汉初秦隶意味。全书分为图版、释文二个部分,其中图版分彩色照片、红外线照片两组。图版和释文编排,以内容为序,大致上按纪年简、公务简、信牍、抄书简、习字简、医药简、遣册、道教符牍、图画、文房用具分类。江南地区出土成批简牍,乌程汉简尚属首次发现,对两汉时期湖州的地方历史和地域文化,以及书法艺术,具有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
旧石器时代埋藏学曲彤丽埋藏学以研究遗址形成过程为核心目标,是当今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本书重点探讨为何以及如何研究旧石器时代遗址堆积形成过程中的人类行为因素与自然作用因素,识别遗址所经历的来自于不同作用力的不同形式的改造,为准确判断堆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复原人类行为过程奠定基础。埋藏学研究能够使我们对考古材料做出尽可能客观、准确和全面的解读,最大程度地接近人类真实的历史。
-
广州博物馆藏龙泉瓷器广州博物馆 编暂缺简介...
-
故事里的敦煌胡同庆本书为“故事里的敦煌”丛书之一。敦煌石窟艺术是一种佛教艺术,而作为佛教艺术,佛、菩萨、弟子的形象必然是敦煌彩塑和壁画中的重要题材内容,因此,要真正理解敦煌艺术,就应该对这些形象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本书分为三章,分别为觉行圆满的佛、自利利他的菩萨、断尽烦恼的弟子,有前言、后记,结合敦煌彩塑和壁画,对诸佛、诸菩萨、诸弟子的身世、职能、特长等内容作了比较全面、详细的介绍,有助于读者学习相关的图像和内容,对敦煌佛教石窟艺术真正有所了解。
-
吐鲁番出土文书补编朱雷 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编暂缺简介...
-
大成旧藏玉志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微观之作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大足石窟刘长久 著《大足石窟-四川省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石窟造像高精度图片150张,文献资料,线描手绘等图片150幅,结合石窟造像学术与艺术图注,对大足地区石窟造像的艺术价值、内涵与中原、北方等地区的石窟造行比较研究;以国际视野,全球范围搜罗同时期佛、道造像,对大足地区石窟造像艺术价行科学定位。
-
安岳石窟刘长久安岳石刻大量雕造于我国石窟艺术由北向南发展的高峰时期,其艺术风格逐渐趋于多元:或显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遗风;或展体态健美、面颐丰满的唐代风韵;或有雕工精细、璎珞缀身、装饰华丽的宋代特色……造型多依山依岩取势,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安岳石刻既是川中历史发展和风土民情的实物见证和典型代表,又是中华文化自信、开放、包融与创造的象征,特别是大量的保存较完好的唐、五代、北宋的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云冈、龙门被称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早期时代,大足为晚期石刻代表,而安岳则是从云冈、龙门到大足的渡口。众多的石刻单元与大规模的石窟造像,浓缩了中国石刻艺术的精华。正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刘长久先生在《西南石窟艺术》一书中所言:“安岳石窟在四川石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广元、巴中石窟中的盛唐之风,另一方面又开创了五代和两宋造像的新局面,使四川石窟进入到中国石窟雕塑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
三星堆王仁湘 著“沉睡数千年,再醒惊天下”。 2021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再次大发现,青铜神树、铜顶尊跪坐人像、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大青铜面具、金面具等文物出土,引发了对三星堆新一轮探索和研究。本书收录了王仁湘先生关于三星堆器物、纹饰等方面的研究和思考,这些文章都是首次公开发表,其中包括最新发掘的3至8号坑出土的青铜顶尊人像、神坛、屏风座、玉琮等珍贵器物。全书不仅图文并茂地勾勒了古蜀文化的神秘诡异,也展现了古蜀时代与中原文化及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正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我们希望能借此打开研究者和读者的思路,共同探讨古蜀文明和三星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