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敦煌魏晋南北朝壁画艺术中的文化交流与视知觉研究兰兰《敦煌魏晋南北朝壁画艺术中的文化交流与视知觉研究》一书主要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将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样本与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相结合,探索敦煌艺术如何通过不同的知觉样式调动观者视觉主动性,从而使其参与艺术意义的整体构建过程。本书分别从形式架构规律、空间设计方法、色彩搭配原则、张力与运动的体现及象征与表现的意图等方面分析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视知觉特征;同时在对该期中外文化碰撞、交流与整合的研究基础上,展现出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风格流变历程。希望本书秉承的“总体空间”研究框架及跨学科视野能够为敦煌壁画艺术的研究带来新的价值与启示。
-
简述中国朱建军甘肃简牍博物馆珍藏有甘肃地域出土的近四万枚秦汉简牍及一万多件相关文物,总藏品数50073件,举办有“古塞奇珍——甘肃古代简牍昏汉简书法展”等系列专题展览。本书收录甘肃简牍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出的居延汉简、肩水金关简、悬泉汉简,放马滩奏简精品简赎100多枚,如《相利善弊剑册》、《元致子方帛书》、《过长罗侯费用紡》等,并附有简牍形制信息及释文。本书还收录有笔墨纸砚、粮食生活器具、衣物丝织品等相关文物近30件。
-
银雀山孙膑兵法临沂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本书收录银雀山孙膑兵法竹简文字摹本,展示汉简书体艺术,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汉隶书法资料。本书共两册,原文读本为筒子页平装,汉简摹本为经折装,外套纸质半函套,装帧精美,款式典雅,无疑是一件值得收藏的佳品。
-
岭南地区新石器化过程的考古学研究陈洪波全书共五章。 章作为学术背景概括介绍了西方新考古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全面梳理了 外学术界对于“新石器化”和“农业起源”等问题的观点和讨论,以期对于中国特别是岭南地区新石器化研究有所启发。第二章是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过程的整体研究,通过对岭南新石器时代文化形态特殊性的检讨,以及对西江中游文化区史前生业经济发展阶段及转变的讨论,揭示出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文化发展差异,以及产生此种区域特殊性的动因。第三章是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现象的个案研究,从酿酒的发生、石器功能和形制的演变、战争迹象等角度,对农业起源、生计方式演变和社会结构演进等文化过程进行解读。第四章探讨了岭南与大陆东南亚早期文化的密切交流和整体联系,核心在于分析岭南和中南半岛的“龙山化”现象,强调中国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带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第五章将岭南地区的新石器化进程概括为从“广谱革命”到“稻作农业”,系统总结了岭南地区新石器化进程的内容、阶段和特点,以及岭南在中国文化早期发展过程中的贡献。
-
灯盏千年韩钊本书所收录的灯具,均源自“儒室灯堂”的藏品,选择了不同质地与类型的灯具257件(组),兼顾时代,力图较为全面地展现出中国古代灯具的发展脉络及其时代特征。能为灯具研究者,提供一份详实的灯具图录资料。在叙述中国古代灯具发展的同时,旁征博引,涉及思想、制度、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诸方面的历史。语言深入浅出,叙事清晰有序,既为专业的学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又为初学或是历史爱好者提供了入门的途径。
-
千年文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考古博物馆本书是湖北考古博物馆配合“千年文脉——长江文明考古展湖北”展览编写的展览图录。分为“人类起源”“文明之路”“夏商南土”“周之南国”“江汉入秦”五个部分,时间线自距今200万年左右的湖北建始人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止,通过选取典型遗存出土的具有明确时代特征的成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等展品1000余件,揭示了“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历程,呈现了源远流长的长江文明汇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在传承中弘扬荆楚文化,唐续千年文脉。
-
武威海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藏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期齐家文化于是手工业生产遗址。其发掘工作是配合武威市海藏湖生态治理(湿地公园)建设而开展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项目,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西南距皇娘娘台遗址2.2千米,西距佛教圣地海藏寺0.5千米,早期出土器物组合与邻近皇娘娘台遗址中房址和早期墓葬出土器物组合一致。海藏遗址齐家文化遗存晚期主要为墓葬,从墓葬形制判断,海藏遗址墓葬与皇娘娘台遗址墓葬 一致。通过本次发掘,获取一批玉石器及玉石器加工的遗物,证实该遗址是一处玉石器加工聚落址,为齐家文化玉石器手工业生产研究和探讨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 为科学和丰富的材料。海藏遗址发掘出土了一批代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逮物,出土玉石器、铜器、动植物遗存为认识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技术传播提供了实证。
-
德寿宫传周膺 吴晶 著《德寿宫传》以德寿宫的兴建始末为线索,串联起德寿宫时期的历史时代背景、皇位更迭、帝王生平与逸事、宫廷生活、园林艺术、德寿宫遗址的考古开发等各个方面的历史、知识、故事,展现了南宋的士大夫生活美学、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奠定后世审美范式的文化艺术,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开发取得的成果。作者想讲述的不仅是德寿宫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想通过德寿宫这扇南宋的窗口,展示出南宋的政治、文化、艺术、生活美学,发掘这段历史蕴涵的文化精髓和宋韵精神,发掘其时代价值,让德寿宫成为一扇“宋韵文化传承展示窗口”。
-
馆藏合浦县望牛岭汉墓出土文物图录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望牛岭汉墓在1971年10月开始得到发掘清理。此次发掘发现墓葬2座,其中M1的发掘资料经整理后于1972年在《考古》期刊上公开发表考古报告,M2的相关发掘资料则将在本图录中说明。图录共分为两部分,首先为文字部分,包括墓葬概况、发掘者访谈、2号墓相关讨论及相关文物修复保护内容。第二部分为本书主体的图录部分,包括出土器物的照片及相关介绍。合浦望牛岭一、二号墓中出土了近300件文物。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有铜、铁、陶、漆、玉石、珠宝等各类材质,器类涵盖有炊煮盛食的各类容器、生活日用杂器、车马器、装饰品等,器物以具有多文化因素杂糅的汉代岭南风尚器物和海上丝绸之路商贸舶来品为主,随葬器物种类数量繁多且异常精美珍贵,是岭南地区汉墓中出土文物之珍粹。
-
莲花炉张强本书主题集中于“打开盖的莲花炉瓶”在古代造像中的视觉史考察。通过梳理我国境内现存的各地佛教造像中的莲花炉的形象,来考察莲花瓶\"型器\",莲花炉在中国佛教造像中的含义及其发展演变,使我们明白了在以本土视觉史经验系统之上,如何接受外来的新样式、新造型,并形成新的意义,继而说明中国古代造像史如何进行消融转化并 终形成中国特有的佛教造像视觉史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