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吴云金石学丛稿吴云本书是“浙江文丛”之一种,收录清代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吴云的金石学著作刻本、稿本多种。凡刊本有《二百兰斋收藏金石记》四卷,清咸丰六年刻本;《虢季子白盘释文》一卷,清同治五年刻本;《惠山听松床题字》一卷,清同治五年刻本;《汉东海庙碑残字》不分卷, 清同治九年刻本;《汉建安弩机考》,清光绪六年刻本;《盘亭小录》一卷,清同治十二年刻本。稿本有《二百兰亭斋钟鼎款识》八卷、《两罍轩校汉碑录》六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两罍轩金石题跋》不分卷,南京图书馆藏。吴云所藏金石学刻本及稿本多稀见未传之本。此次汇编影印数种,皆学界翘首以盼而不可得见之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为还原底本真貌,此次以四色彩印出版,以飨学界。
-
广西石刻发展史蔡文静广西石刻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始于秦、勃兴于唐、鼎盛于宋、低落于元、复兴于明、繁荣于清的发展轨迹,形成了全面性、系统性、开创性、珍稀性的石刻文献,是广西文化中的重要的、系统的一类文献。广西石刻各时代的石刻数量、内容、形制等各具时代特征,其中唐宋石刻以摩崖居多,参与者众多,其形式、内容、体裁丰富,奠定了广西石刻发展的基础。广西唐宋石刻与地理、历史人文等各种因素紧密联系,形成了具有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的石刻景观、文学景观。本书旨在梳理广西石刻从唐前至民国时期的发展历史,在概览发展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从石刻的内容分别论述分析,概括广西石刻的创作者、作品内容意义、文学性以及传播影响等方面特点,探析广西唐宋石刻规律与意义。
-
麦积山石窟第4窟研究张铭《麦积山石窟第4窟研究》主要探讨了麦积山石窟第4窟佛教艺术和世俗文化之间的关系。麦积山石窟第4窟,是麦积山优选的洞窟和北朝建筑遗存,是北周李充信为其祖父所开凿的私家功德窟,对秦州及麦积山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麦积山石窟第4窟研究》运用文献法、考古学及图像学等研究方法,论证严密,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
浙江省石窟寺与摩崖造像病害调查报告暂缺作者本书基于2020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的工作成果,依据行业标准《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规范》分类方法,按结构失稳、渗漏、表层劣化等三大类主要病害,系统摸排和梳理了浙江省各地区石窟造像的病害现状,并初步分析和总结了各地区石窟造像的病害特点与规律。全书分为综述、正文和附录三部分。正文部分包含四章,分别以区域特点为依据进行分类排序,其中第一章为杭州地区石窟造像病害调查,以杭州西湖北山、杭州西湖南山和杭州余杭、临安、富阳、桐庐、建德石窟造像为顺序编排;第二章为台州、温州地区石窟造像病害调查,以台州地区、温州地区石窟造像为顺序编排;第三章为绍兴、宁波、舟山地区石窟造像病害调查,以绍兴地区、宁波地区、舟山地区石窟造像为顺序编排;第四章为金华、衢州、湖州地区石窟造像病害调查,以金华地区、衢州地区、湖州地区石窟造像为顺序编排。
-
宁波摩崖石刻李本侹这是一本关于宁波摩崖石刻的书。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系统地从文化内涵方面对宁波各地摩崖石刻的地域特色、种类、题材、选址环境、刊刻特点、保护状况和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梳理总结与研究,图文并茂,把一些重要石刻的拓本以及现状照片展现给读者,并列清各摩崖石刻的尺寸大小和刊刻文字,对宁波各地摩崖石刻的文物、艺术价值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宁波摩崖石刻及宁波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适合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文物考古研究者、兴趣爱好者进行阅读。
-
西南半壁黄乐生《西南半壁2022》是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管、宜宾市博物院主持编写的立足宜宾、面向西南的学术文集,内容涵盖博物、文物、历史和非遗文化等诸多领域,设置有博物馆建设、藏品研究、文史探索、非遗保护等章节,收录了包括宜宾开放大学教授凌授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大桥、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研究教授高大伦等在内的论文近二十篇。
-
樊锦诗文集敦煌研究院 编经樊锦诗先生本人审定,本书共选定106篇文章。 这些文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敦煌石窟价值与保护开放管理研究,具体包括敦煌文化的价值,敦煌石窟保护研究的历程,敦煌石窟的保护、管理与开放; 二是敦煌石窟及相关文物考古研究,具体包括石窟考古与敦煌学,洞窟分期与石窟考古报告,壁画内容考释,考古发掘与出土文物; 三是前贤纪念文及序言。
-
历史铸就统一体霍巍 主编本书研究的时间范围起自旧石器时代,止于清朝灭亡(1911);研究对象为反映西藏与中原关系的文物考古资料。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物条目,是对文物考古材料的基本信息及意义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概说,是基于文物考古材料对西藏与中原关系进行的综合性研究。第三部分为专题研究,是基于文物考古材料对西藏与中原关系进行专题性深入研究成果的汇集。三、本书概说部分按照时代顺序分为四编,分别是史前至吐蕃编、宋元编、明代编和清代编。文物条目部分按照史前至吐蕃阶段、宋元阶段、明代阶段和清代阶段进行收集和整理,各阶段选择的代表性文物按照类型、质地及时代先后进行编号列目。每一条目都自成一体,各条目间无统一、连属关系。摘编时为保持原貌,称谓等信息依原材料列入。使用的文物资料的编号分为两个系统。第一部分为基础资料卷,按照时代先后分成五个分卷,即:“基础资料史前、吐蕃卷”“基础资料五代、宋、元卷”“基础资料明代卷”“基础资料清代上卷”“基础资料清代下卷”。各卷依照时间先后将本项研究所获取的文物考古资料以条目的形式加以汇总,每一条目之下包括相应的图像资料与文字说明,并尽可能地标示出资料出处,以便检索和利用,成为本成果为社会各界和研究者提供的相关资料集成。第二部分为综合研究卷,此部分内容是课题组根据所获基础资料,广泛收集相关历史和考古文献进行的深入研究。大体上又划分为以下各分卷:即“史前、吐蕃时代”分卷、“五代、宋、元时期”分卷、“明代”分卷、“清代”分卷等。之所以采取这一总体框架和时代划分,是基于对西藏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汉藏关系和汉藏文化交流的总体特点、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线索这三个基本点来加以考虑和设计的,可视为对基础资料的总体概说。(1)《史前、吐蕃时代》分卷的基本框架本卷的年代跨度从西藏旧石器时代开始,直到公元9世纪前吐蕃王朝灭亡为止。这个时期是人类向着高海拔地区征服、开拓的开创时期和初期发展时期,也是西藏考古所取得成就最为突出、显著的部分。《五代、宋、元代》分卷的基本框架本卷的年代起止是从唐代吐蕃王朝灭亡之后五代、宋的吐蕃分治时期,直到元代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之内。之所以作这样的一个年代划分,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在吐蕃王朝分裂之后,五代、宋时期的西北吐蕃各族系在文化上并未切断与西藏本土和中原之间的联系往来,随着新的历史、民族格局的转换与形成,这种交流和联系反而通过更为广泛的区域间的民族融合、佛教传播、茶马贸易等多种形式得到基层化、世俗化、同质化的演进发展深刻影响到元明两代西藏与中原关系基本格局的形成。元代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之间一个最为重要的变化,是西藏从原来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再度走向以政教合一为特征的统一和稳定,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西藏的僧俗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各藏传佛教派别都通过积极寻求中央朝廷的支持、扶助来加强自身力量,特别是通过以佛教文化为纽带加强西藏与内地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从而使得西藏的政治统一与经济发展、佛教文化的兴盛与繁荣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这在文物考古方面也遗留下来大量的证据。《明代》和《清代》分卷的基本框架基于本课题的主旨是从文物考古的角度来观察西藏与中原关系,按照现下文物考古界一般的年代界定,其下限至清代为止,所以本课题研究的下限也没有包括民国时期在内。第三部分为专题研究卷,此部分内容是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文物考古资料所反映的某一方面内容(如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文物等)展开的专题研究,较之综合研究卷而言,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具体,研究也更加深入、细致。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古器物全形拓整理与研究党斌 主编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古器物全形拓整理与研究》是陕西省“十四五”古籍整理出版项目成果,共收录古器物全形拓本54件,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古器物全形拓本的首次系统集中公布。该书从器形、铭文、图案、题跋、印鉴入手,对全形拓的尺寸、铭文、题跋、钤印、流转收藏情况等重要信息进行全面著录和系统梳理,总结阐释了全形拓及其呈现内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字与图像的传承、立体与平面的交互、金石与文献的流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全书对以往全形拓本研究偏重技术表达的方式进行了逻辑结构的创新改进,通过器物追溯、铭文释读、题跋研究、人物考证、工艺技法、真伪辨别等多维度展开叙事,角度新颖、内容丰富、图文清晰,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
-
图像滇夷干小莉 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