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萨满教美术的艺术民俗学解析宋小飞 著《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萨满教美术的艺术民俗学解析:以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萨满教为个案》主要针对满族萨满教美术进行研究,在对满族萨满教美术做系统阐述、分类的同时,从艺术作品、民俗生活和文化持有者三个角度归纳其民俗学特点,在此基础上探求满族民众的审美追求及满族萨满教美术中透射出的满族民众的审美标准。本书将艺术学和民俗学相结合,并将满族萨满教美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背后的民俗文化意义进行解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
唐代礼制文化与文学于俊利 著《唐代礼制文化与文学》从唐代政治制度中的核心内容——礼制制度层面的描述入手,以丰富的史料和细致的考证分析,深入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由此生发的文学领域,较清晰地呈现了礼制、文人、文学在历史时间脉络里交互影响的复杂互动。作者还从文化与文学的结合点上,对吉、宾、军、嘉、凶五礼制度下唐代郊祀、封禅、挽歌、朝贺、巡狩诸礼的历史源流,及相关文学现象的演化趋势进行了条分缕析、洞微烛幽的考察,关注到礼制文化背景下文学发展的内在理路与多维价值。并以杜甫的“三大礼赋”、敦煌书仪《甘棠集》为个案,分别对唐代文学中所体现的礼制和作为文学的礼制作出了独到的阐释。《唐代礼制文化与文学》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实证相结合,学术史的反思与问题意识并重,既有唐代礼制与文学关系的总体考察,又有从五礼角度进行的系列专题研究,从而为唐代文学研究展开了面向礼仪制度的一章,为唐代制度与文学、唐代文化与文学这一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例证。
-
北京故事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编《北京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整合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北京文化、历史、人物与旅游的关系,向读者展现北京旅游的文化魅力。图书的核心并不是故事,而是解读北京文化。本书划分为老北京记忆、乐活老北京、味蕾上的北京、指尖上的北京、观看老北京、倾听老北京、老北京人的礼仪节庆等七大章节,每个类别之下由数个故事组成。通过故事说明每个章节类别的文化价值,展示北京特色旅游文化。同时,搭配精选资讯,具有实用价值。
-
哈佛家训斗南 著《哈佛家训(经典珍藏本)》汇集了哈佛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哈佛家训的精华,从人生哲学、优秀品质、杰出本领、人性弱点等多个角度,充分诠释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的精髓和哈佛家训的要旨,并挖掘出成长路上最丰富的成功内涵,为成长中的孩子提供适合其心理需求的精神养分。
-
妆匣遗珍杭海 著银饰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妇女最常用的饰物之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民国以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激变及女性妆饰的日渐西化,城市妇女不再佩戴传统银饰,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佩戴银饰的旧俗仍然遗存于中国的乡村生活之中。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国乡村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已发生了剧烈的改变,银饰自然也不能幸免,越来越多的银饰散落于各地的古玩市场。随着老一辈的离世,今天我们已越来越难分清它的原产地、种类及用途。 《妆匣遗珍(精装)》是研究汉族传统银饰的专著。从发饰、耳饰、项饰、手镯、戒指、佩饰几个方面,介绍明清至民国时期女性传统银饰的特点。书中收录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精美银饰,一篇篇翻阅,让人产生时光倒流、恍如隔世之感:一枚小小的银戒,不知曾穿过那位女子的玉指;一根长长的发簪,不知曾绾住哪位女子的青丝,曾凝结怎样的情怀与期盼……银饰依旧,朱颜不再,千件遗物,穿越百年,透露着无常的消息。作者将这本关于隔世旧物的册子看做是情与爱的遗存,以此见证中国女性曾独有的风姿与遗韵。
-
魅力独特的民族服饰王晶 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汉族外,还生活着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王晶编著的《魅力独特的民族服饰》是《流光溢彩的中华民俗文化》系列丛书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领读者用更多彩的目光来认识。
-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闻婷 著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闻婷编著的《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讲述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
喜庆热闹的民间婚俗王博 著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延续和社会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婚俗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王博编著的《喜庆热闹的民间婚俗》是《流光溢彩的中华民俗文化》系列丛书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的重要环节。
-
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王彦章 编民俗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会事象,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与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生活化的模式和模式化的生活;反过来,民俗也影响、约束着人们的生活,培养、塑造一代代人按照某种模式而生活,从而起着文化保存的重要作用。《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第2版)》通过对传统民俗的挖掘,以民俗的独特视角,生动展示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过渡过程中人们生活的深刻变迁,有助于加深对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及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
歙县里东乡传统农村社会柯灵权 著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大批市镇兴起,县区的频繁分割,使得乡镇志之编纂呈现出颇为繁荣的景象。在现存的乡镇志中,绝大多数反映的内容均集中在南方各省,尤其聚焦于太湖流域、宁绍平原、闽南滨海平原、珠江三角洲、皖南徽州这五大区域。这些乡镇志,是我们研究传统中国特别是县以下基层社会的重要资料。不过,虽然徽州具有编纂乡镇志(含村落志)的优良传统,但这些志书记述的地域覆盖面仍然相当有限,即使是在一县之内,文字涉及之外的地域,有的甚至处于几乎无文字记录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来自民间的口碑和文献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时代,歙县四乡风俗迥异,其中,东乡(包括里东乡、外东乡)毗邻绩溪,习尚俭朴。而里东乡一带地处僻野山乡,交通极为不便,所出的巨富商贾较少,总体上来看是个闭塞的地区。不过,由于当地的移民来源众多,民俗颇为驳杂,再加上外出的人群亦穷途远涉,前仆后继,特别是在江浙一带务工经商的当地人,也给遐陬僻壤的里东乡带来了显著的外部影响,这一点,与明清以来整个徽州社会的风俗移易与世事变迁亦并无二致……柯灵权广泛收集散落民间的各种史料,集数年之功,撰写了《歙县里东乡传统农村社会》一书,为我们了解僻野的“山里”与繁华的“山外”之间持续而频繁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不少新的资料。这些,让我们得以重新思考传统社会的实态与变迁。